原创 離終點越近,越怕死?

      不知從何時開始,小時候喜歡吃的肉,換成了各色的素菜;以前最愛的“葛優躺”,變成了週末早上也照常6點半起牀,跑步或者快走,順便到5公里以外的菜市場買菜。最近還愛上了傳統醫學,上班的早上6點起來練八段錦。        到超市買食品

原创 人到40歲+,找工作到處碰壁?

      隨處可見寫着帶有年齡段的招聘字眼,需要招的人大多都是20多歲到30多歲,鮮有40歲+,除非是清潔類或者保安類工作,連製造業的工人,僱主都期望是40歲以下。意味着如果處在這個年齡段,除了高管的崗位以外,大多數人都面臨着難找工作的

原创 人決定一切的結果

      如標題,蘊含着兩層意思,一是人可以主觀性的決定,從而導致不同的結果。二則由於人本身的特質,由於性格,從而導致大概率可預見的結果。人常說,性格定命運,就是這個道理。想分享一下後者對結果,乃至人生的影響。      企業招聘,選擇

原创 停下是爲了更好的儲備

      暫停日更後,有充分的時間看自己喜歡的書,更多時間思考和回顧自己的念頭。也有了更多時間去鍛鍊身體,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持續向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不想爲了日更而日更,希望有足夠思考和沉澱寫些有意義的文字。皆因我還是上

原创 你與老闆相處的感受,決定你當下職場的長度

      當與老闆一起相處的感受如何,已決定你與他(她)共事的喜歡與否,也決定了你做這份工作的時間長短,因爲你決定的離開的是這個不喜歡一起共事的同伴。據估計,65%的員工離職因爲自己的領導。      我也經歷過讓自己受益的領導和讓自

原创 思辨,可錯可對?

      在如今信息萬變的社會,有人對五花八門的信息轟炸顯得應接不暇,某公衆號說夜跑有益健康,另一健康報說夜跑有損健康;有人說孩子必須學國學纔是傳承中國的傳統;飯前還是飯後吃水果好?孰是孰非?      思辨,其實就是一直思考過程,無論

原创 工作日誌成了自我檢查的寶典

      爲了記錄日常8小時的工作和時間管理,決定做起了電子工作日誌,兩個月過去了,在工作上可清晰看到自己思路的路徑和緣由,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如何做的更好。        在結構上大部分內容屬於流水性的記錄,但是後面結尾一定是當天日誌的

原创 主動識別和被動接收,決定你是否高階職場人士

      今天開會討論一個即將要開展的任務,就是輔助業務部門開展新員工快速融入團隊的項目,由於是第一次做的項目,摸着石頭過河,參與的是全員HR。有同事提出如果是任務以外的問題,作爲參與者做到什麼程度爲止。比如有新員工要離職,是不是轉告領

原创 六一兒童節消費升級?

      今天在家窩了一整天,孩子,我,L先生在家玩耍,做飯,看書,刷手機,看電視劇…直到L先生臨近傍晚說,六一還是出去給孩子慶祝一下。我當然答應了,順便給自己懶得做飯找到藉口。傍晚6點才摸出門,到了A購物中心,還沒到,就隔着兩個紅綠燈開

原创 跨界能力在多變的未來有多重要

      在生產車間,如果你對所有崗位,或者對大部分崗位都能通過操作測試,就可以冠上“多功能工”的職位稱號,還可以多拿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技能津貼。      如果你具有多項技能,比如公衆演講能力,這樣可以從事產品推廣或者培訓工作;或

原创 備用技能,開啓機會的鑰匙

      最近某科技公司的新聞鬧得熱血沸騰,它也是我最敬重的公司之一。這個狀況猶如在高速中行駛的車輛,突然斷了電,如果沒有備用電池,在高速路上危險十分,除了想辦法安全停車,還要想如何蓄電。這時想求救?除了高速來來往往行駛的車輛,毫無依靠。

原创 覺知當下,調整身體能量

      你試過無精打采,早上特不想起來上班,鬧鐘響了一次又一次,然後工作起來毫無干勁,老闆如果不催,就工作先拖着 。      會議上,懶得發言,選擇最角落的位置坐下。與同事的工作討論也不積極。      在心理學上,就處於能量低潮

原创 職場小說(10)三天無人問津,竟然發現……

      最近公司發生了一家炸開鍋的事,員工宿舍A發生了命案,一位員工在宿舍蓋着薄毯子,三天後才被發現已死亡。同宿舍的其餘3人竟然在同一宿舍毫無發覺,這3人是同學,一起加入公司,平時一起出入。而死者卻不是,即使同一宿舍,他們平時也很少打

原创 那些文化差異的二三事

      (1)社會習慣:在美國,進入一家餐館,找位置坐下來,我正舉起手來想叫服務員,美國友人馬上拉住我的手,並且提示我,剛纔的行爲不文明!在中國,爲了儘快得到服務,招手找服務員是再不過的正常的事,在美國卻是不文明。友人解釋說:“因爲

原创 職場小說(9)職場中的瞎混沌—上

      T今天第一天剛上任,做高級工程經理。他已是這個崗位6年內第三任。平均2年一輪換。      已經郵件告知該部門文員和口頭知會需要提前準備文具和電腦,仍無動於衷,還說不是她的職責,以前那任經理都不是她準備的。人事經理Jane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