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結婚二十一年紀念日有感

文/美峯  2020.10.2在祖國母親五十歲生日那天你我攜手走進婚姻殿堂經歷風雨二十一個春秋體驗過人生百態感受過世態炎涼踏過萬水千山走過田間地頭汗水浸透過衣衫淚水模糊了雙眸共享雨露的恩賜沐浴日月的芳華體味白手起家艱難孕育生命的喜悅送別父母

原创 雙節同樂,喜事臨門

文/美峯  2020.10.1今天可以說是一個快樂的日子,中秋節與國慶節相遇,剛好婆家弟又喜添狀元郎一枚,可以生是一個喜事連連的日子。今天上午,我和先生趕去鄭州一趟,婆家弟喜獲狀元郎一枚,事業有成的弟弟喜得貴子,作爲長嫂的我當然得去賀喜,這

原创 致青春,扶貧日記(16)

文/美峯  2020.9.29今天早晨,天微微亮,我們就起牀了,今天的任務很重,需要加班加點進行,也許還不能按期完工。喫過簡單的早飯,我們就來到辦公室,按照昨天整理出來的思路開始工作,爲脫貧攻堅戰打好最後一丈,做好年度脫貧總算賬。一個貧困

原创 致青春,扶貧日記(15)

文/美峯  2020.9.28秋日的天空特別的藍,秋天的原野一派豐收景象,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玉米杆的香甜,花生的清香沁人心脾,愜意的秋風略過臉頰,一陣微涼,特別的舒暢,儘管今天很累很忙,但心裏美滋滋的。我最愛鄉村的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原创 酒的力量

文/美峯  1    2020.9.26今天一天的很忙碌,也很充實,但是休息不好,就借用酒的力量,來讓自己睡個好覺。今天晚上,第一次對自己這樣。放蕩,和張書記一起喫飯,稍微的對酌一杯。一小口下肚,感覺到有點微微的熱熱的,從口到胃,一股暖流

原创 致青春,扶貧日記(13)

文/美峯  609      2020.9.22今天秋雨綿綿下個不停,淅淅瀝瀝的秋雨如一個個活潑可愛的精靈,跌入大地母親的懷抱,打溼了青紗帳似的玉米林,淋溼了一碧萬頃的花生地,也催熟了金黃金黃的黃豆粒,碩果累累的秋天在秋雨的懷抱裏悄悄來

原创 勞累過度的孩子

文/美峯  600  2020.9.13今天下午,帶着兒子出去撒歡,以至於讓孩子勞累過度。我們三點多出去的,騎車到置地公園門外,把車子停放好,就帶着兒子去公園裏玩。對於置地公園,兒子很是熟悉,哪裏好玩,哪裏適合他玩,他也是一清二楚。還沒有

原创 課文學習中的微寫作

文/美峯  595  2020.9.8今天上午聽餘映潮老師的《課文學習中的微寫作》一課,感觸頗深,對我的教學也是一個有意的啓發。餘映潮老師以“威尼斯之夜景”爲例文,讓學生讀短文,感受短文,提出“語感  寫作”的話題,讓學生說出讀完短文後的

原创 關於語文課堂教學的幾個方面

摘文/美峯    593  2020.9.6提高教學理念與設計“戰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高效閱讀教學六要素,也就是關注語文核心素養。1.關注語言學用2.關注技能訓練3.關注知識滲透4.關注集體活動5.關注審美教育6.關注時間效益二

原创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資源提煉和教學創意

摘文/美峯    591  2020.9.4今天繼續聽餘映潮老師的《單元整組備課思路和教學建議》,繼續感受餘老師對課文內容的解讀與教學創意,記錄如下:課文教學資源提煉:1.文意概括《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在人生道路上,艱難險

原创 《紀念白求恩》課文教學資源提煉

摘文/美峯    589  2020.9.2今天聽餘映潮老師有關《單元整組備課思路及教學建議》的講座,以七上第四單元爲例,其中餘老師講到了《紀念白求恩》一課的教學資源提煉,我認爲比較實用,就做一記錄。《紀念白求恩》一課是毛澤東爲紀念白求恩

原创 《植樹的牧羊人》課文教學資源與教學創意

摘文/美峯    590  2020.9.3聽餘映潮老師的《單元整組備課思路和教學建議》,進行一次聽課的筆記整理,感覺到深受啓發。餘老師就《植樹的牧羊人》一課,提煉出如下的教學資源。一、起筆與收筆(抒情與議論)想要真正瞭解一個人,要長期…

原创 秋天的原野

文/美峯  586  2020.8.30秋天的原野,碧綠中有着一絲成熟,橙黃中有着金黃,深紅,是一副五彩斑斕的圖畫。今天下午,我感覺到無聊,心情鬱悶,於是決定開車出去走走,放鬆放鬆心情。下午四點多,我們驅車出市區。來到新修的開源大道西段,

原创 確山留莊稻田公園半日遊

文/美峯    574    2020.8.19今天下午,我們來到確山留莊,去觀看那裏遠近聞名的稻田公園。天氣炎熱,我們走的有點晚。大約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鄉間彎彎曲曲的水泥路,又被曬花生的佔去了三分之一,只能一輛車單行通過,走的有點慢。到

原创 “美”“巧”“活”“實”———歐陽代娜老師《岳陽樓記》研習

文/郭欣美  572  2020.8.15摘錄:《聽王榮生教授評課》語文教學,從觀課評課的角度即可以從“先怎麼教、再怎麼教、後怎麼教”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從“先教什麼、再教什麼、後教什麼”的角度來審視;即可以側重在教學方法,也可以側重在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