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慢性病其實就是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長期積累所致

前段時間看了臨牀營養科的夏萌醫生寫的《你是你出來的》這本書之後,我就已經全面調整了飲食結構。書中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使我們清楚地瞭解了營養學與健康管理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可以把這本書當作營養學入門級通識課來學習,看完後,你會了解作爲亞健康

原创 如何才能越喫越健康?

前段時間發了多篇有關健康管理類的文章後,有同學留言說想要可以照着做的食譜。可是原本我就是奔着瞭解各種營養學方面的原理選擇的書單。我個人也沒有看現成食譜的習慣。儘管我之前仔細閱讀了兩本關於營養學的書(即《戒糖》、《你是你吃出來的》),但前面的

原创 《養老,從20歲開始》,“金錢再生計劃”讓你擺脫債務,養老無憂

一個有儲蓄習慣的人,並不會希望把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錢都拿來爲看似光鮮的物質生活買單。而一個持續透支未來財富的人,也不會有理財或是攢錢的概念。因爲提前享受的那一刻,讓他們覺得很爽、很酷。在《養老,從20歲開始》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觀點,只要是

原创 只有對生活深度參與、觀察及思考,才能收穫幸福感

智能時代的到來,使我們原本生活中的碎片變得不那麼瑣碎了,許多明明需要我們花時間、精力去細細體味和感受的事物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一方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和容易了,一方面人的感知力也變得越來越弱了,因爲太多的事都不需要我們實際參與了。有了掃地

原创 養老,需要提前規劃

前段時間在逛書店的時候,我同時購買了《老後破產》和《養老,從20歲開始》這兩本書。原本我並沒有想太多,這也只是我逛書店、買書的一部分日常行爲而已。但是當我看了《老後破產》(即日本NHK電視臺對於獨居老人現狀的採訪記錄)之後,我第一次思考養老

原创 長壽,未必就是福氣,也有可能是噩夢

今天提到的這本書《老後破產》是我在逛書店時偶爾發現的,光是看到書名就已觸目驚心,它其實是2014年日本NHK電視臺推出的一檔叫做《老人漂流社會——“老後破產”的現實》的特別節目的譯文紀實。我們都知道人正變得越來越長壽,而在節目錄制之前的日本

原创 平衡膳食,全靠營養素

《你是你吃出來的》一書中提到“疾病的發展,就是細胞損傷和細胞修復之間的博弈。”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日常習慣在不斷損傷細胞,那麼細胞的修復速度將是非常慢的,因爲許多慢性病或是炎症都是由於長期攝入不健康的食物,缺乏營養素等導致的。那麼要想真正提升

原创 全面開啓沉浸式學習狀態的方法 關於學習 關於生活習慣 最後

用了半天的時間看完了這本乾貨滿滿的學習之書《如何成爲一個會學習的人》。作者粂原圭太郎在大一的時候就已經看過500多本書了,也是在這個時候他開辦了專門針對應試的一對一學習指導班。他把自己學習的經驗傳授給學員們,並且得到了非常驚人的收效。作者將

原创 如何把控糖落實到行動上?

最近我一直在看《戒糖》這本書,看得速度很慢,爲了自己能喫得更健康,我這幾天一直在一邊看書一邊按照書中的原理來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之前分享了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控糖方面的知識、爲什麼要控糖的原因,以及控糖控的是哪些糖,如果不做“控糖”這件事,會

原创 獲得穩定的情緒的方法,即瞭解、接納、提升積極率 瞭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從何而來,然後去接納它 自我認識 收穫好心情的方法 重塑和諧的人際關係 如何開心地工作

導讀今天我來爲大家解讀8月上旬看完的一本書,叫做《好心情手冊》。書名看上去有點膚淺,不過內容質量還是很高的,但前提是你得能看得進去。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個時代有太多能讓人瞬間就轉移注意力的娛樂項目了,然而這些娛樂方式卻始終無法給人帶來持續穩定的

原创 健康管理,需要我們對入口的食物進行一些基礎探尋

我們日常入口的食物,一種是能明確看到配料表及營養成分配比的帶包裝的食物,如乳製品、麪包、餅乾等,一種是無法確認其成分配比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主食等。其實更加天然的飲食方式也是健康管理的首要條件,而不是照着各種包裝上的配料表來購買入口的食物

原创 控糖,已經成爲一種自我管理的方式

看了《戒糖》,才知道,採用一刀切的方式去戒斷帶有甜味的食物,並不是合理的做法。在糖的衆多形態中,只有葡萄糖直接進入血液、被細胞利用,併爲機體提供能量、提升免疫力、抗病毒等。書中提到的戒糖實際上是控糖,並非戒斷,而戒掉的其實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

原创 古代文人的決策及經歷,遠比詩詞更值得研究

詩人是否都是性情中人?真實狀況我們總是無從知曉,不過在文學作品及人物傳記、或是古人自己的作品中,獲取的有關時代背景及同一個人物的信息越多,我們就越是會對人物的瞭解逐漸加深。陶淵明自20歲開始便多次爲謀生而一腳踏入仕途,但期間卻又因自己的國家

原创 高效辦公,從整理辦公物品開始

記得前段時間在《呼吸·後退一步》一書中得知在室內養綠植可以提升我們15%的專注力,而在我看過的有關極簡主義方面的書籍中也看到過打造極簡辦公環境來提升專注力的方法。而兩者我都在嘗試,最近幾年的時間裏,我的書桌上基本只有電腦、電腦支架、書籍(有

原创 接納現狀,才能感知到真實的快樂、痛苦

消極、自我設限的想法,令人們每天都受困於恐懼、焦慮和煩惱之中,很難覺察身邊原本已有的幸福。人們不論處在何種狀況之下,永遠都會有正在經歷的焦慮感以及即將要面對的(下一個)煩惱。值得開心的是,在如何看待這類問題方面,總是有許多智者願意爲人們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