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家族往事》創作隨筆三

2018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相遇《簡書》,我便有了一塊創作園地。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本該退休賦閒在家,然而我卻選擇了一條苦行僧般的生活。我們這茬人,那幾年一到50歲便退居二線,賦閒在家,即使上班也是喝茶看報,來去自由。因爲在體制之內,坐享其

原创 《家族往事》創作隨筆二

作品的框架基本確定,估計10萬字以上的中篇,採用紀實性文體寫作,以第一人稱講述爺爺奶奶的家族往事。公司在呼和浩特租了一套辦公室,我的家在鄂爾多斯。爲了這個公司只能遠離家鄉喫住在呼市。由於初辦,公司的喫住條件都比較差,白天要狂熱而緊張地開展工

原创 《家族往事》創作隨筆一

我從來不認爲自己是文人,更不是作家。我的前半生從政,後半生從商,只因工作之需,常寫一些八股類的文章。偶爾,忙裏偷閒,寫點小文,發點感慨,或記錄生活的酸甜苦辣,或傳遞人性的真善美醜,煮字療飢,自賞自嗨,也上不了大雅之堂,更稱不上文學。所謂文人

原创 《家族往事》外一篇 媽媽改嫁後的日子

一)公元一九五九年的春天, 那年我剛過兩週歲。母親與父親辦完離婚手續回到家,面對即將離開的、曾經讓她夢幻迷離,獨居了八年的這個沒有愛意的老屋,八年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一齊向她湧來,淚蛋蛋像斷了線的珍珠“撲啦啦”地往下掉。在我的去留問題上,奶

原创 《家族往事》40 永遠的傷痛

奶奶的身體一直很硬朗,到了晚年也很少有頭疼腦熱的毛病。一天,父親突然給我打來電報,說奶奶病重住院。我把手頭的工作放下,從達拉特旗青達門公社坐班車就往旗府所在地樹林召跑,徑直去了旗人民醫院,一看奶奶躺在病牀上昏迷不醒,不省人事,頓時淚水傾盆而

原创 《家族往事》39 我的守護神

三歲時,我的生父生母離異,母親帶着我遠嫁他人。九歲時,奶奶導演了一出“毛驢換孫子”的大戲,將我“贖回”送入校園。父親再婚後,三個妹妹相繼出生。爲了不影響父母工作, 斷奶後便先後送到鄉下,託付給奶奶,這一託前後便是十多年,直至上學才被父母接走

原创 《家族往事》38 我的祖宗 我的上帝

我九歲離開媽媽,“迴歸”到了奶奶家。奶奶送我念了書,識了字。 十五歲的時候,因爲我的“罷讀”,唸書中段。爺爺奶奶勸說無效,以爲我確實不想不讀書了。因此,他們對我的人生安排也就提上了日程,按照當地婚姻習俗,開始給我物色對象。那時候,他們本不打

原创 《家族往事》37 故土情深難捨離

爺爺奶奶在巴嘎淖爾那個沙巴拉爾住了多半輩子,對那裏的一草一木,一沙一水都有特別的感情,什麼地方長什麼草,什麼地方種什麼苗,什麼地方過去怎麼樣,現在怎麼樣,就像自己的十個指頭兒,閉着眼睛都能找到。聽爺爺說他們爲啥能在巴嘎淖爾住下來,就是因爲巴

原创 《家族往事》36 西口驛站與王家銀行

爺爺奶奶走西口,爲什麼選擇在巴嘎淖爾灘落腳?如果再走的遠一點,走到號稱“海海漫漫米糧川”的黃河畔,我們也不用忍飢挨餓!這些問題一直困擾着我。他們也曾說,因爲巴嘎淖爾是一塊“插花地”,還說解放前,緊鄰巴嘎淖爾的通格朗還立過神木縣政府。對這些概

原创 《家族往事》35 奶奶智闖批 鬥 會

我的《家族往事》在《簡書》連載後,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詢問曾經栽贓陷害爺爺的劉八八結局如何?這一問正好問出了爺爺奶奶在歷次zheng 治 yun動中的態度及表現,還有在“文ge”中流傳很廣的一段佳話。一九五零年冬,全國開展了鎮 ya 反

原创 《家族往事》33 廣闊天地好作爲

公元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樹林召街頭紅旗招展,鑼鼓喧天。在隆重的歡送大會之後,一批朝氣蓬勃的知識青年身背掛包,胸戴紅花,意氣風發地穿過夾道歡送的人羣,奔向無限廣闊的天地。”這是聽同伴們的描述後自己補寫的日記。這麼隆重的場面,可惜我未能參

原创 《家族往事》32 流淚的黃板凳

爺爺一根扁擔挑了全部家當,攜妻拎子,越過明長城,穿越大沙漠,一路北上,最後在毛烏素大漠的北端巴嘎淖爾灘安營紮寨。那時的巴嘎淖爾,如一輪明月鑲嵌在大漠深處。巴嘎淖爾的前半部是嘎勞圖和石拉駒兩大溼地草原,草原上長滿了馬蓮、寸草。草原的四周屬於典

原创 《家族往事》29 王衛東罷讀始末

面對民辦小學這樣一個混亂的局面,父親想讓兒子上個好點的學校。四年級的下半年,居然把我轉到了他生活和工作的那個城市—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阿勒騰錫熱鎮(簡稱“阿鎮”)的一所完小去上學。父親是偉人的鐵桿粉絲,出於對領袖的敬仰,又給我改了一次名

原创 《家族往事》34 差距就是動力自卑同樣美麗

說句實在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文壇曾經興起的“知青文學”,把下鄉視爲下獄。我在張鐵營子苗圃所體驗到的一切,讓我常想,如果知青下鄉是下獄,那麼過去和現在仍然還在土地上拋鬧生活的那些人們,他們的命運該不該算是一種災難?在我看來,凡是知青下鄉

原创 《家族往事》31 生命極限的挑戰

我淚流滿面逃離阿鎮那個魔窖,輟學回家牧牛勞動。爺爺奶奶以爲這個孩子是確實不想讀書了。雷起貴回去後不久,遠在河北柴溝堡學習的父親寄來了一封意味深長的信。父親說如果不願意到阿鎮唸書,就在附近也要把初中讀完,並給我在納林希裏學校找了劉山海老師,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