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國文學的演變淺議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代中國人經過長時期的文明積累,終於在週期時期打造出第一代文人。孔子(前551~前479),魯國陬邑(山東曲阜)人,就是第一代文人的傑出代表。周朝的首都有兩個,一個是陝西的西安,另一個是河南的洛陽。周朝傑

原创 完美的作品是修改出來的

一篇文章是不是寫完之後就結束了,事實並非如此,文章並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寫好的,還要有一個不斷修改的過程。文章只有改到無處可以修改時,纔可以說是真正完成了這篇文章。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很少有作者能夠一氣呵成地寫出一篇完美的文章,即使是一些寫作高

原创 激揚高尚情懷, 拒絕低級趣味

文藝要通俗,但決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藝要生活,但決不能成爲不良風氣的製造者、跟風者、鼓吹者。文藝要創新,但決不能搞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東西。文藝要效益,但決不能沾染銅臭氣、當市場的奴隸。創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實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

原创 寫作時選擇題材技巧漫談

所謂的題材,就是根據題目而選擇的材料。題目是主人,而題材是居室。題材應該是主人認爲最適合的和最好的。在對寫作的評分標準中,題材的分值佔了相當的比例,你應該高度重視。要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選擇能夠說明主題、突出主題的題材。與主題無關或者關係不

原创 爲什麼現在的文學寫作者很難寫出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自1949年至今,作家之多,多如牛毛,——而卓有成效、橫空出世者不過“九牛一毛”罷了!……陳忠實執筆窮及一生,只留下一部墊棺材底的鉅著《白鹿原》;路遙以42歲韶華賭押以殉情,杜鵑啼血,脫穎而出《人生》與《平凡的世界》……等,其苦行僧自殘式的

原创 民國校服,最美的校服爲何如今不沿用了呢

民國時期,風起雲湧,新舊思想發生了劇烈的碰撞,無數人才湧現出來,年輕人們紛紛追求屬於自己的自由,求學,成了他們最基本的訴求。當年許多國家革命領袖,都有過留洋經歷,故而帶來了許多西方文化,並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其中民國校服,便是代表之一。不過

原创 文學工作者要守住匠心和文心

(轉載)近日,中國作家協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文學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的意見》,“加強文學隊伍職業道德建設”的話題引發熱議。千百年來,對於作品與作家德行之間是否存在關聯的探討從未斷過。有人說“言爲心聲”“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調趣味與寫作者的品

原创 民國時期的學生校服是什麼樣子呢

在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女性上學只能進女子學堂,不能和男子同校讀書,後來,在教育學家陶行知的倡議下,一些學校開始招收女生。學校混合招生的消息傳出後,全國震動,於是,遭到了許多當權人士的反對。但是,在陶行知等人的堅持下,克服了種種困難,一些

原创 民國小學教材相比於晚清有哪些進步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建立了以孫中山爲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對教育進行了一系列適應資產階級的改革,廢止了“讀經講經”科,提出設立國文科,在國文教材內容上也廢除了清末“忠君”、“尊孔”的說教,提出對學生實施資產階級的道德教育(自由、平等、博

原创 晚清時期的小學生教材有何特點

衆所周知,隨着近些年中小學教材的不斷深化改革,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如今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終於實現了統一,自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國的孩子們都統一使用了“部編版”新教材。有的人說,隨着小學語文教材的不斷改革,從最開始的“一綱多本”到“一綱一本

原创 民國初期的小學改革的意義

1912年1月3日南京政府任命蔡元培爲教育總長,1月9日成立教育部,教育部的重要任務就是爲教育發展規劃藍圖,教育方針的制定是其中最具意義的。蔡元培於1912年4月發表《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對清朝政府頒定的教育宗旨進行批判,主張對青少年進行道

原创 請給胸懷夢想的人點贊

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抱怨生活。抱怨生活好像成爲了一種時尚,你若不去抱怨生活就是與時代不合拍。其實你抱怨的今天,正是昨天死去的人再也回不去的明天。誰都知道,時間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是一樣的,一天24小時別人不多一分你

原创 五卅慘案的起因及歷史意義

  五卅慘案是1925年5月30日,上海學生二千多人,在租界內宣傳聲援工人罷工鬥爭,被英帝國主義逮捕一百多人,激起萬人羣衆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門口集合,要求釋放被捕學生,英國巡捕竟然開槍屠殺,死十多人,傷數十人,被捕十人的慘案。五卅慘案的

原创 土地革命的意義

土地革命時間是1927年8月到1937年,歷經10年。土地革命戰爭又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其實就是十年內戰。  土地革命時間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還歷經了10年的內戰,也就是“土地革命”,是國內爆發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主要發生在1927

原创 民國時期的社會生活變化

最近幾年,社會上興起了民國熱,似乎民國一切完美無缺,充滿了美好,影響了一般讀者和部分研究者的認知。《民國社會生活史》客觀公正地爲讀者呈現了一幅社會生活變遷的途徑,有效地冷卻了部分讀者心中的民國熱,讓他們以冷靜的眼光重新審視歷史,尋找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