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入簡書5年,今天才好好端詳了一番

原本只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文集,將私密的不足800字的540篇文章重新修改歸納,該擴寫到800字的修改後再公開發布,一些情緒化的碎碎念直接刪除掉,不曾想在整理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自己的一些問題,也許自己不曾好好的瞭解過簡書,更沒有清晰地梳理自己與簡

原创 【食】炸蘿蔔丸子

人對食物的偏好就像人的性格一樣各個不同,即使像方便麪、炸油條,炸雞翅這樣的油炸食品一段時間不喫也會想,想得像思念一個人一樣。炸蘿蔔丸子也是其中之一……於是在小區的購物團裏買了一些天津沙窩蘿蔔,這個品種的蘿蔔很像山東的濰縣蘿蔔,生喫也少辛辣的

原创 簡書裏的“睡”後收入,何樂而不爲?

我有近36萬鑽和貝,從來沒有想過在簡書裏用它們賺取“睡”後收入。和錢有仇?不是。浪費時間?偶爾會覺得是。尤其是點開一篇質量不高的簡文,花費了一些時間,點贊吧覺得顯得自己沒水平,不點贊吧,時間成本也是成本啊……不做利益交換?之前一直這麼做,不

原创 簡書裏的自由生活

最初在簡書裏的生活是很自由的,因爲喜歡寫作參加了寫作培訓班。老師推薦了兩個可以變現的寫作平臺,其中一個便是簡書。簡書簡潔的扉頁上寫着:創作你的創作。“你的創作”一下子讓你覺得簡書是自己的簡書。2016年的時候簡書的要求很低:100字,配兩張

原创 【食】蒸蛋羹

兒子愛做飯,最初得益於我這個懶媽;上初中時某個暑假把他送到朋友家小住,朋友是個特級廚師,於是兒子從切土豆絲學起,那一週的時間竟學會了幹炸裏脊、麻婆豆腐、回鍋肉,待高中畢業時已經可以做一桌子拿得出手的菜招待我的朋友。出國留學回來,意麪、牛排、

原创 記錄日程,讓時間可視化

陶淵明詩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呼?”平公曰:“安有爲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

原创 【衣】一年四季需要多少件衣服?

一年四季需要多少件衣服?曾有整理大咖說她的衣櫥裏一年四季只有9件衣服,並出示自己的衣櫥給我們看,真的只有9件。那個數量離我的生活好像很遠,那時的我根本沒有衣服數量的概念。依稀記得有高品質的冬季大衣,有夏季長款連衣裙,有風衣、有毛衫、有褲子,

原创 貝殼小島的貝與樓前的大葉女貞樹

樓前的大葉女貞樹直到清明時節依然枯黃着葉子,年初有那麼十幾天零下十一度的日子,這樣冷的日子在這個城市是極爲罕見的。大葉女貞原本就是喜溫暖、溼潤,不耐寒的樹種,一年四季不黃葉子,冬天滿目蕭殺時節大葉女貞被凍壞了竟沒有發現,直至春暖花開才發現那

原创 自己的感受纔是真正的人生

坐在辦公室的窗前,如一株沐浴春日陽光的綠植,窩在舒適的辦公椅上,靠近窗子一側的身子,已被暖陽曬得有些發燙,索性再搬張凳子過來把腿翹在上面,在簡書上寫文的想法一出來,恐怕午覺要犧牲掉了……十指丹蔻,在陽光下閃着誘人的色彩,昨日開工前就應該洗了

原创 用美好的方式打開2021

打開簡書,心裏湧出的想法是:率性而寫。曾經爲了寫作而寫,爲了變現而寫,爲了那個執念而寫,忽然有一天發現,那些必須達到800字的簡文成了一種負累,與初心背道而馳,於是停止。停止對自己的苛刻,停止追求完美的步伐,讓自己慢下來,讓自己更自由些,讓

原创 “小雪”節氣,重新整理生命的秩序

那日睜開眼拿起手機看朋友圈,早起的朋友已發各種美圖和文字,“今日小雪”,不知何時“節氣”已然成爲必須表達的一種儀式。放下手機,再閉目凝神時依稀聽到窗外的冷雨聲,“不會真的下雪了吧?”腦子裏閃過這樣的念頭,一翻身從牀上爬起來,拉開窗簾向窗外望

原创 【食】糝

起初我是不喝“糝”的,走到“糝”館門前那濃郁的牛骨湯味總讓我掩鼻而過。引起注意的是那個“糝”字,不知如何讀,便笑稱它爲“米參”。前幾年朋友圈裏刷屏網紅美食打卡地,便下決心把本城的網紅美食一一打卡。從大衆點評上打上城市名,搜索評分最高的網紅美

原创 “雅賊”

“雅賊”大名叫許文彬,想必他的父母在取名字的時候希望他長大後成爲文質彬彬的君子,許文彬長得眉清目秀、皮膚白皙,細長的身形加上文雅的談吐,任誰一眼見的時候都會對他留下儒雅君子的印象,但他某些時候某些地點會“小偷小摸”,“雅賊”的綽號便叫起來。

原创 姚的

姚的姓姚,不知道他的名字,大家把他的姓後面加了一個簡單的“的”字,就這樣叫起來,我後來試過其他的一些姓氏,總不如他這個稱呼顯得親近和順口,我不想失了自己的文雅,開始喊姚師傅,後來相熟之後便叫他姚大哥,喊他妻子嫂子。最初認識他時他夫妻兩個在我

原创 還可以折騰就證明自己還不老

32歲成爲響譽全國的畫家,50歲學着考駕照,70歲跑去意大利遊學寫生,80歲給《時尚雜誌》做封面模特,91歲撩到女神林青霞,教她做野孩子,93歲還開着一輛紅色法拉利去飆車……2019年的年夜飯,他和太太吃了一隻半人高的龍蝦,他就是藝術大師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