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點微光,足以把周圍照亮

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地球上的一道微光,可以努力發出自己的光亮,把周圍溫暖和照亮。在我們年少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有宏大的夢想,希望自己能夠出人頭地,光芒萬丈。可是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我們終於開始接受自己的平凡。當然這個接受並不是放棄,而是認識到一

原创 青春逝去,我們得到了什麼?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爲我們留不住歲月,更無法不承認,青春,有一日是要這麼自然的消失。 而人之可貴,也在於我們隨着時光環境的改變,在生活上得到長進。 歲月的流逝,固然是無可奈何的,而人的逐漸蛻變,卻又脫不出時光的力量。 —— 三毛 ☆ 個人解

原创 劇本可以爛,但你一定要做自己人生的好演員

○ 金句摘錄: 如果命運是世界上最爛的編劇, 你就要爭取做你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員。 —— 撒貝寧 ☆ 個人解讀:命運當中,有些我們可以嘗試改變,而另一些卻無能爲力。這個比喻真好,一下讓我想到:我們不是經常遇到演員演得很棒,但片子很爛的影劇嗎

原创 生活是琴棋書畫詩酒花,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人在年輕的時候,莫不是希望這一生就是琴棋書畫詩酒花。 可終究,還是逃不過柴米油鹽醬醋茶。 —— 白落梅 ☆ 個人解讀:年輕時想法比較單純,只有到了獨立、尤其是成家以後,纔會意識到,再浪漫的心也要喫喝拉撒。但這也並不是說,日子就一定是雞飛狗

原创 千萬別把‘準備’當成浪費時間

人們常覺得準備的階段是在浪費時間, 只有當真正機會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 才能覺悟自己平時沒有準備纔是浪費了時間。 ——羅曼.羅蘭 ☆ 個人解讀:這幾乎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爲急功近利,我們執著於尋找各種資源、各種工具、各種捷徑……

原创 相比於“明天”,請珍惜“今天”的太陽

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 林清玄 ☆ 個人解讀:未來可期沒錯。但對於我們來說,每天盯着遠方,很虛無,還容易焦慮。不如珍惜眼前,過好每一個“今天”,這樣,“明天更美好”纔會成爲現實,而不僅僅是期望。

原创 別人的眼光並不可怕,可怕的是……

比世人的目光還要可怕的, 實際上是你自己那顆在意世人目光的心。 ——山本文緒 ☆ 個人解讀:說得真好呀!因爲我們控制不了世人的眼光,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只要我們所做的事沒有妨礙別人、傷害別人,就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眼光。

原创 爲什麼我們總認爲成長是件糟糕的事?

○ 金句摘錄:我們之所以覺得成長是一件糟糕的事,是因爲我們沒有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盧思浩 《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個人解讀:確實是。不過好在,只要活着,我們一直有機會做新的嘗試,新的改變。願你終能成爲自己喜歡的樣子,而不是自己討厭的樣子

原创 別把“喪”當個性

○ 金句摘錄:喪太簡單了,頂着一切依然熱愛生活纔是真的酷。——來自網絡☆ 個人解讀:今天在網上撿了一句話,覺得特別好,送給大家。也許因爲壓力太大,也許因爲今年確實與衆不同,所以“喪”的人很多。誰都有低落的時候,這很正常。但如果打着“喪”的招

原创 你眼中的世界不是真實世界,而是你內心的投射

有成就感的人會把世界看成一個友好的世界, 並樂於看到它照原樣保持下去, 但失意者卻會樂於看到世界急遽改變。 ——埃裏克·霍弗 ☆ 個人解讀:最終還是個人心態決定了我們看世界的眼光。一個自信、快樂的人看世界也是陽光,溫暖的,一個充滿怨念的人

原创 想要活得好,就要相信……

○ 金句摘錄: 將來的我比現在好, 這一點我已經有了把握。 —— 王小波 ☆ 個人解讀:抱定一個類似這樣的鼓舞自己的信念,我們纔有力量不斷向前,哪怕眼下有諸多困境,畢竟,人是靠着希望活下去的。只要希望不滅,生命之火就不滅~

原创 父母和我們都錯了……

父母總是以爲我不會長大,他們錯了。 我總是以爲父母不會變老,我也錯了 ——《藍魚手繪日記》 ☆ 個人解讀:正因爲如此,所以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長不大的,他們爲孩子一心牽掛。而在孩子眼中呢,父母則是在瞬間變老的。我們習慣於一直被呵護,直到

原创 要想生活變美好,你應該接觸哪些人

去交會讓你開心的朋友,去愛不會讓你流淚的人,去向自己想去的方向,去完成不論大小的夢想。生活應該是美好而又溫柔的,你也是。-- 《美好事物》☆ 個人解讀:去接近美好的事物,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我們的心情就會變好,人也因此溫柔和善了,看待世界也

原创 人爲什麼渴望陪伴

人總有這種時候——希望有個人陪在身邊,哪怕什麼用也沒有。 —— 吉田修一 ☆ 個人解讀:所謂沒用,可能是指幫不上什麼具體的忙。可是,如果你內心有需求,就證明有用,而且用途還不少。這用途就是——強大的精神支持。這東西看不見、摸不着,卻是人在

原创 聰明人別踩這個坑

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錢鍾書 ☆個人解讀:聰明人不喜歡循規蹈矩,總想走捷徑。可事實是:這世間很多事情,如果你想做好,都需要積累,需要持續地重複。如果不能接受這一點,做什麼都想走超近路,極有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