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2 讀書總結

今年開啓新的讀書方式:以章節爲單位作停頓,記錄讀後感受。這感受有時候可能是一段話,有時候可以是大量摘抄;總之是曾經觸碰過心靈的那個點。它可能不會給你一個籠統的內容介紹,但是它會展示出我和作者之間,在剎那間的共鳴。現在看看那些顱內高潮,覺得這

原创 記憶真是神奇的東西

記憶真是神奇的東西。它如此不留痕跡,卻滲入心脾。像暗湧一般,在難以察覺的表面之下,潛藏着潮水般起伏的情感。我在踏上北上的火車前,擡頭看着天空,深吸了幾口氣。眼淚就這樣被抑制了下來。趕個火車還哭鼻子簡直是太奇怪了。然而我就要被隆隆作響的拖行李

原创 懂得 — 那心靈深處的連結

到底什麼是懂得?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人都會追求一種叫做歸屬感的東西。這種東西幾乎人人都擁有,或曾經擁有;它爲人們向需求層次中的尊重,自我實現的前進提供了一層帶着溫度的保護層。在青少年時期,人們對它的追求尤爲強烈。我對自己的經歷印象深刻:在

原创 女性獨立的未來在哪裏

我們可以不帶入身份的看待一個娛樂八卦嗎?肯定不能。所以造成大家吵成一片的,其實不是什麼三觀不合,身份不同而已。張蘭和她兒子最近和世界盃拼熱度的事兒,有以下幾個陣營:1. 小菲哥雖然是媽寶男,但是錢沒少付,電費催人家真是過了(自己有兒子的“婆

原创 新人類屬性

對未來可能性的推理能力,是新人類的一種屬性。這個推理能力可能還包括:種種預知,做事的成功率,對他人的共情是否只停留在憐憫層面,而無法真正施予實際意義上的幫助,等等。所謂預知,是指:是否能脫離眼前的實相,穿越到未來,和那個期待中的場景做視覺連

原创 靈脩十年

這是一個十年的尾聲,也是另一個十年的開始。我坐在英格蘭薩里郊外的老宅裏,一筆一畫地給這個將要遠去的十年劃下最後的幾筆。落筆繼而封存,開始向記憶庫上傳。*** 而立時的彷徨還猶然在目,我那時許願:想成爲一個更好的自己。我不知道這個“好”的定義

原创 寫在四十歲到來的這一天

說宇宙中沒有奇蹟,我是不信的。說宇宙不會回覆你的許願,也都是謊話。宇宙如此慷慨,心誠 則靈。宇宙對我說,大膽地設想,放下思想負擔勇敢的要,我不能保證滿足你提出的所有時間線,我只能給你最適合你的結果。我說:我想要以真面目示人,和同類人做連結;

原创 一段話讀後感之 -《新人類》

《新人類》- 李 卡羅著/ Lee Caroll這是我讀的第一本克里昂的傳訊書,克里昂訊息自成體系,信息量巨大。它整合各種宗教靈性信仰的精華、延伸至人類所知文明前幾乎萬年,由李卡羅作爲通道傳給世人。本書提到新人類會擁有的幾個屬性:與神的關係

原创 一段話讀後感之 - 《希塔療愈》

《希塔療愈》-  Vianna Stibal /維安娜 斯蒂博這是一本拿起來就放不下的神奇寶典。它重新詮釋了人在不同狀態腦波所處的波頻,在我們所知的阿爾法、貝塔和伽馬波之上,那個介於版催眠狀態的希塔波。希塔波讓人有深層放鬆的感覺,是在清晨

原创 一段話讀後感之 - 《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極其簡單的文字,讀過就不會忘記的故事。不知道快到中年纔讀到你的文字,是萬幸還是不幸。家書式的娓娓道來,原來也在風趣中充滿力量。我們清晰的透過文字看到你嚮往自由的靈魂和對生活熱愛的心。讀過書後不禁搜索你真實生活中的經歷

原创 一段話讀後感之 - 《寂靜之書》

《寂靜之書》- 薩拉 梅特蘭/ Sara Maitland好像找到了靈魂伴侶。真的有人會追求並實踐着我理想生活 的樣子。薩拉所感受到的,觀察到的對寂靜的渴求,被她強大的深入思考能力和深厚的研究功底所視覺化、顯像化。這是一本能帶來很多延伸閱讀

原创 一段話讀後感之 - 《一切境》

《一切境》- 慶山 / 安妮寶貝很不想讀完的一本書,每一頁、每一段都有療愈的效果。 不忍心在書上做筆記,不想打破其自帶的靈性光圈。在工作超負荷、思維轉動停不下來的時候;在急需腳落實地、迴歸本心的時候,讀上一頁兩頁、哪怕一段兩段,都能讓人立刻

原创 一段話讀後感之 - 《人類心智能》

《人類心智能》- 格雷格 布萊登 / Gregg Braden一本“道理都懂”然而仍被震撼的作品,Gregg Braden布萊登以科學家的身份爲背景,小心翼翼地指出:進化論並未被證實。那個哲學家們所關心的“我是誰”的問題,仍然未被解答。就好

原创 一段話讀後感之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一本衆所周知的 暢銷讀物,竟然如此充滿了靈性和哲理。故事緊湊精短,樸實的語言富有哲理。關於天命、內心、世界之魂,正是古老智慧給我們留下的種種暗示。如果你也深信宇宙無敵之吸引力法則;如果你也明白對事情的詮釋其實取決於觀察事物的人,那你便會繼續

原创 一段話讀後感之 - 《頓悟與啓迪》

《頓悟與啓迪》- 卡羅爾·希爾茲這是加拿大女作家卡羅爾·希爾茲的一本談寫作的書。她並沒有像伍爾夫形容的那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和足夠用的錢。她是在瑣碎生活中踮起腳尖,輕步起舞的大多數人。她用帶着溫度的筆尖、樸實的語言帶我們走出那“光陰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