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青松路上的銀杏樹

大概是六年前吧,我感覺身體不舒服,去青浦中山醫院做了一次檢查,並做了一個穿刺手術。主任醫師姓高,他告訴我,我的肝部有炎症,得服抗病毒的藥,並且不能飲酒,不能喫腥辣的食物,少喫或不喫海鮮。那是初夏,我獨自一人在醫院住了好幾天,家裏人都忙,只有

原创 落葉(隨筆)

停車等紅綠燈的片刻時光裏,一片落葉悠悠然,悠悠然從車窗的縫隙飄進,越過手臂,緊貼在方向盤上頁的平板上,嵌成了一幅畫,烏黑的塑料板變成了它的背景。指示燈牌很快調色。我來不及多看它一眼,就如同來不及我送它到應該落下的地方。它就靜靜地趴在我的面前

原创 當對學習有了興趣

孫子喜歡上學,前一陣子感冒休了幾天假。禮拜五早上,他說感冒好了,可以上學。吵得很。他上學時我還輕鬆一點,大不了早上送過去,下午接回來。中間有大把的時間任我支配。不上學的日子,他喜歡纏着我。八九點就在樓梯上喊我抱他下來。我說你自己走下來唄,他

原创 一盆綠

說一盆綠,是指四隻盆子,其它三隻空了,至少是我眼睛瞄上去只空的,黑色的盆沿擋住了我的視線,盆內泥土裏隱藏不住時光。只有靠近圍牆的盆子長冒出一絲綠色,淺淺的,不夠一拃高,那是生命的顏色。綠是吊蘭。四隻盆子都是吊蘭的新家,它們曾經擺在東邊圍牆的

原创 生活是一盤餃子

喫過午飯,孫子跟他媽他奶奶一道要去嘉定的郊野公園玩。當時他奶奶正在廚房完成了晚上包餃子的餡,慌忙蓋上電飯煲的鍋蓋,兩隻筷子也來不及抽走,還斜靠在鍋的沿口,留着一道縫,像扔下一架竹梯,那些芹菜、蔥香,姜味,蹬着梯檔紛紛爬了出來,直撲我的鼻孔。

原创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疏遠了

找同學羣,向上推得手痠,方纔找到,就像現在許多羣裏潛水的人,炸彈也炸不醒一樣。這個羣有四十來人,剛建的時候很熱鬧,整天有人,尤其是每當進來一個新人。新人也是舊識,分別近四十年,像一個流落街頭的人突然找到了家。那種熱情,那種尋找記憶中的點點滴

原创 記憶深處的老屋

老屋倒塌已有二十來年了,但在我的夢中以前的樣子卻時常還會出現,像張畫家的素描畫,線條不粗印象卻是那麼清晰。彷彿我還能輕易地打開那扇有點發黑的大門,去那張鋪着黃燦燦稻草的牀上美美的睡上一覺。記憶中村子裏的房子差不多,泥坯牆,大青瓦,有木窗卻沒

原创 與鳥爲鄰

屋後是一片橫豎百米的空地,也不算太空,有三三兩的樹立在上面。東北拐是兩蓬香樟,樹根幾乎挨着的,到了樹幹就開始傾斜,像玩雜技的造型,樹冠連成一大片,分不清你我的面目;在我家屋拐後方是五六棵水杉;正對着我房間的是棵一個成年人抱不合攏的泡桐樹,還

原创 大江大河(中)4

天氣越來越熱,桃紅也越來越忙了。每天早上去掀開磚堆上的薄膜,晚安再去蓋上,弄得像蓋醬鉢子似的,不蓋不放心;要是那天看看空中顏色不對勁,磚堆兩邊還得靠上竹簾。全指望上面的薄膜是沒用的,它是斗笠,起風下雨只能遮遮頭部。忙着的還有地裏,桃紅分的土

原创 入簡書四年所思

去青浦,選擇了坐公交。沒到發車時間,人也不多,掏出手機就收到簡書發給我的消息,才知道今天是我入簡書四週年的日子。時間真的很快,似乎是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逝,一千多個日子就這麼沒了。二O一七年是我開始“寫作”的元年,在入駐簡書前,我QQ裏,在微

原创 大江大河(中)3

走過斜坡,上了江堤,堤面雖說還是泥土但經過無數雙腳的踩踏變得結實,平整。從上坡走到平路,桃紅並沒感到輕鬆,因爲她忽然就看到一直在二椿前面閃爍的電筒光,漸漸移到了左邊,二椿的腳步也慢下來。桃紅循着光圈,一條三尺多長的赤練蛇罩在光圈中,好像是在

原创 又聊動遷

午後,準備休息。接到阿榮的電話,他客氣了一番,說我不去他那邊走動走動,還要他請我。我問他什麼事,他說去辦公室。阿榮是隊長,也是村委。我不是他的社員,他管不了我,但他管得了我的房子。在他的辦公室裏,談的就是房子的事。他說鎮裏有了指標,願意動遷

原创 大江大河(中)2

這一天有序又緊張,天氣熱起來了,幹活的人補充水份就多。桃紅腳不沾灰家裏窯場兩頭跑,收工的時候,有人數了數磚坯說比別人家一天打的多兩千多塊。桃紅也不清楚夠不夠一窯,想問問,時間一到人都跑光了。看着碼得一條一條有肩膀高的磚坯,再望望老天,四周沒

原创 大江大河(中)1

日子過得快,一睜眼一閉眼的功夫打磚的日子到了。桃紅扳扳手指恰巧是大椿外出一個整月。這天桃紅比太陽起得還早,她穿過微弱的光上街買了點心,回到村莊天依舊陰暗。燒了一大鍋開水,泡了大半桶茶,挑到窯場放下擔子時,太陽像個剝了殼濾了清的大蛋黃,軟綿綿

原创 九~十月發文小結

沒有了日曆,但時間仍舊在一頁一頁翻過,又到十月底了。在微信裏翻翻發出的文章,就是在翻翻過去的時光。留下的也就是記錄的一些痕跡,就像遺留在口袋裏一粒糖,含着嚼嚼還是有點味道。一,平臺1父親的炒米粉~《同步悅讀》徵文作品2花橋印象~《西橋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