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博物館觀看之道

美國盲人作家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曾這樣說:“這一天,我將向過去和現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類進步的奇觀,那變化無窮的萬古千年,這麼多的年代,怎麼能被壓縮成一天呢?當然是通過博物館。”在博物館裏,人類文明被高度濃縮,這的確

原创 讀書的嗜好

昨天和小夥伴聊起關於讀書的事,我說我是個老派的人,用不慣kindle,買紙書對出版社也是挑剔得緊。不是我這個人矯情,實在是現今的圖書巿場太過繁華,書籍的質量良莠不齊,所以選對出版社也意味着選對一本好書的概率最大化。總結最適合自己口味的幾大出

原创 閱讀張愛玲

張愛玲應該是現代中國作家中一道很特別的風景,在她過世後的20年裏她的小說銷量一路攀升。據說80%的中國讀者書架上都有1~3本張愛玲的作品。張愛玲就像是青年男女的戀愛導師,《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以及搬上大熒屏的《色戒》,即便沒讀過她

原创 我的青春之書《紅樓夢》

第一次讀《紅樓夢》,我16歲,那是中考後的暑假,正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紀。第一次深刻地經歷着與同窗的小別離,而《紅樓夢》正是一個要好的小夥伴送給我的臨別贈禮。那時候看《紅樓夢》,覺得它吸引我的不是"四大名著"的聲望,而是它展現出了另一個異彩

原创 《三十而已》的富太圈

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有一些關於富太太圈生活的描寫。她們揹着限量版的名牌包包,在豪華的宅邸舉行着私人定製版的聚會。那場顧佳在蛋糕party結束就英式下午茶的內涵,給王太太小小地上了一課。可見,表面的奢華和熱鬧下面,還真是一些空

原创 昆德拉與托爾斯泰

幾乎每個大師都會厭惡某些大師。例如:梅里美不喜歡雨果,托爾斯泰看不起莎士比亞,羅素厭惡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麼米蘭·昆得拉對列夫·托爾斯泰,又是存着怎樣的感情呢?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裏,米蘭·昆得拉讓他的女主角特蕾莎出場時手裏拿着一本

原创 觀貓記

早上站在陽臺放風,看見一棵廣玉蘭樹的枝椏上掛着一團白色的東西,定睛細瞧原來是一隻小貓。它伏在樹杈上不停地變換着方位,偶爾還發出幾聲撒嬌般的叫聲。看它在樹上的樣子並不舒服,有幾次,它還試探着想要爬下樹去,但好像剛伸出兩個爪子便害怕了,就又回到

原创 徐志摩與凌叔華

提起民國的大才子徐志摩,人們經常聯想起的是林徽因、陸小曼、張幼儀這些才情出衆的女子。但其實真正被徐志摩信任的女性朋友,並不是她們仨。在登上那架再也沒能返程的飛機之前,徐志摩曾將一個手提箱交給了凌叔華保管,那裏邊有他的私人信件和日記。可以說,

原创 《詩經》裏的酒文化

作爲禮儀之邦的中國,關於飲酒的禮儀早在《詩經》中就有非常詳細的記載。在《小雅·瓠葉》篇中有這樣一些詩句: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這裏賓主互相敬酒

原创 低頭弄蓮子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這詩句雖然熟悉,但生於東北的我從未真正見過採蓮是怎樣的一種情景?一直以爲那不過是一種生活中的閒情雅趣。來到江南才知道,其實不然。採蓮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勞動、平平常常的生活。新鮮的蓮蓬在東北只有在花市裏偶爾才見得到。

原创 閱讀的讀與選

爲什麼要讀書?這是一個有點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卻也是一個直指內心深處的問題。我記得臺大一位研究紅樓夢的教授曾說過:讀書不就是爲了學習知識嗎?如果你只是想從書籍裏得到驗證你本人價值觀或生活經驗的東西,那就根本不必讀書了。這段話我覺得說的極有道理

原创 《城堡》讀完了

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卡夫卡的《城堡》,昨晚終於殺青了。讀這本《城堡》就像是在一場大霧中行走,總覺得恍恍忽忽的。起初很費解那些無聊的小人物們的言行究竟隱喻着什麼,也許是與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吧,從一篇作品中提煉不出"中心思想",就好像這部作

原创 席慕蓉和我的青春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爲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這首《一棵開花的樹》是我高中時期閱讀的席慕蓉詩集《時光九篇》中的一首,也是整部詩集中給我留

原创 有個會彈鋼琴又會做飯的老公是什麼樣的體驗?

鋼琴家趙胤胤是國家特一級大廚嗎?他對美食瞭解到這個程度也真是沒誰了。在"鮮廚100"裏看到趙胤胤起初有點好奇,難道是爲蹭好喫的而來?聽了他在節目中隨意的幾句點評,我就服了。挑幾個金句來一起感受一下:切酥皮的刀是豎下的;鱸魚改刀要45度角切下

原创 初夏的一抹紅

昨天回周莊看望老爸,走到巷子口,被鄰居家爬了滿牆的"春色"給吸引住了!一大簇開爆了的喇叭花從牆裏伸出來,搖曳生姿。它的花瓣很厚,又是鮮紅色,這種"喇叭花"我在東北真的沒見過。見院門開着,阿婆正坐在院子裏曬太陽,便打招呼聊了幾句。果然,此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