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教育中的兩大悖論

“我們必須妥善保護每個孩子,並在孩子成年時對他們放手;我們必須允許孩子玩耍,同時還要促進孩子工作;我們必須傳承傳統,同時還要鼓勵孩子創新。這就是養育存在的矛盾,新教育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是怎麼權衡對待這之間的矛盾的呢?”平衡二者間的關係確實需

原创 爲人父母,本質是愛

“在孩子剛出生或者很小的時候,我們會毫不吝嗇的表達我們的愛,對孩子的期望可能就是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長大。可是隨着孩子的逐漸長大,我們面臨的選擇、困惑越來越多,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你有多久沒有對孩子說一句我愛你,有多久沒有給孩子一個愛的

原创 大腦空白也是一種幸福

每天忙碌的工作,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想事情,想一會要做什麼?想還有幾項工作沒做?想着同事還交代一件事情沒有回覆,想着想着擔心忘記,趕忙停下車把想到的事情寫到本子上,工作時候大腦從不停歇,對我來說,偶爾的放鬆就是心無掛礙,大腦空白,無比輕鬆,坐在

原创 《用未來的眼光看孩子,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這是一種倒推的教育方法,看未來孩子們面臨怎樣的一種社會環境和他們自己的性格,再看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在這裏強調有意識地培養,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有目標才能朝那個方向努力,纔有可能達到目標,因此,先去明確孩子們在未來要具備哪些

原创 長大是爲了最終的分離

孩子是藉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作爲父母來說,不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人財產,想要完全控制孩子,讓孩子言聽計從,完全依附於父母,這是不健康的一種關係,父母就是陪伴孩子從幼小到成年的人,是幫助孩子們樹立自己獨立意識、正確價值觀、一個健康體魄的人,

原创 與童年和解,不把自己的陰影留給孩子

每個孩子都希望有快樂的童年,每個父母也希望給予孩子幸福的童年,可如果家長們在自己的童年經歷了不幸並且沒有得到療愈,那麼大部分父母會將自己與父母的相處模式傳遞給孩子,走上自己的老路,這裏需要的是父母的覺醒與反思,一旦父母們認識到了自己與父母的

原创 生病的時候才能知道你是否嫁對了人?

這兩天全家老少都生病了,症狀不太相同,卻都不舒服,我以爲自己已經“康復”,開心滴上了兩天班,突然又上吐下瀉,重新又躺平了,看來是自己小視了這次病毒,也高估了自己的免疫力,回到家後被老公好一頓絮叨,滿滿的擔心,絲毫不亞於我孃家媽,昏沉地躺在牀

原创 父母要承受的生命之重

女人本弱,爲母則剛,心中經常會出現這句給我們力量的話,這兩天,全家人陸續都出現了身體不適,兩個孩子,婆婆,孩子爸爸不在家,我也出現了症狀,趁身體好點的間隙,趕快給家人做飯,難受了就躺一會,有時候想一想,還是小時候好,有父母照顧着,無憂無慮,

原创 爲什麼孩子會閉上傾訴的嘴巴?

爲什麼孩子會閉上傾訴的嘴巴?我們回憶一下,一定有個時間是孩子想要傾訴的時間,在此時,我們如果不在乎;或是還沒等孩子說出想法,我們就急於駁回,不能共情,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尋找其他出口;還有就是每次孩子鼓起勇氣跟你說出真心話,你卻批評他,孩子從

原创 每個強勢的父母背後可能站着一個懦弱的孩子

如果父母過於強勢,孩子往往就會特別懦弱,沒有主見。孩子們會事事想看父母的建議,唯唯諾諾,言聽計從,記得以前遇到過一個孩子很是聽話,從小什麼都是父母替他做主,穿衣、喫飯、升學,後來他考上大學後,他失去了方向,他覺得終於努力考上大學,完成了父母

原创 《1次批評,需要24次表揚才能補償》

對所有父母而言,我們都要經常思考,我們總是有打孩子的衝動,是否是因爲對自己失望,是否是因爲我們童年埋下的傷痛還沒有得到治療,我們是否真的窮盡了除了打孩子之外所有教育孩子的方法?大部分父母每次有想打孩子的衝動包括以下幾點:1、自己內在沒有療愈

原创 《懲罰教育,傷害是雙向的》

對父母而言,掌控住自己的情緒不讓它失控,是對孩子和自己的一種保護。但孩子在犯錯時,必要的懲罰措施也是要有的。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時,會有幾個方式的懲罰:提醒、批評、冷落、斥責、剝奪、禁閉、懲罰,我們一個個看下這些懲罰對家長和孩子來說意味着什麼

原创 讓孩子在集體環境中多經歷和體驗

把孩子放在集體環境之中,所有的能力都是在實踐中學會的,包括人際交往能力。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過度焦慮,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很多在羣體中交往的實踐機會。雖然看似孩子在學校生活中有很多交往的機會,但其實學校的交往情境比較單一,基本只侷限在學習環境方

原创 棍棒教育:成效短暫,影響深遠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傳統諺語對中國父母影響深遠,在我們面對孩子的錯誤無計可施時,首先選擇的基本上都是棍棒教育。相信每一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的爸爸媽媽,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過這樣不堪回首的經歷,其實作爲父母用打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實屬下策

原创 “電子產品”家庭公約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孩子們不會使用手機、網絡,如同一個沒有畫筆的畫家,我們總是擔心孩子們深受電子產品影響,可是我們不能因爲擔心孩子沉迷電子產品,而不接觸、完全不讓玩,這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我們需要分析電子產品的利弊,讓孩子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