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道德經》06:花花世界的究竟面目

《道德經》06:花花世界的究竟面目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生養天地萬物的神明永恆不滅,可以稱作是深遠莫測的母體,深遠莫測母體的生養之門,便是產生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綿延不絕,似隱還存,沒有終了的跡象,無窮

原创 《道德經》11:有利,無用

《道德經》11:有利,無用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三十根輻條裝在一根軸頭上組成車輪,正是因爲軸頭上有空間供輻條穿過,才形成了車輪,有了車的遠行功

原创 《道德經》10:德性的神祕化與世俗化

《道德經》10:德性的神祕化與世俗化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爲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爲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靈魂與體魄和合爲一,能永不分離嗎

原创 《道德經》07:長生久治之道

《道德經》07:長生久治之道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起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天存世古長,地存世遠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爲它們的運行、存在不是爲了自己,所以能長久存在。

原创 《道德經》08:“好風水”——可安居

《道德經》08:“好風水”——可安居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至高之善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相爭。它總是留處在衆人不願去的低窪

原创 【幸福培育校長說】05:落實——是“讓美好看得見”的關鍵

【幸福培育校長說】05:落實——是“讓美好看得見”的關鍵2021年,學校的發展主題詞是——“讓美好看得見”。新生命教育要想“讓美好看得見”,首先要明確關鍵領域,在關鍵領域上下功夫、做文章。對於處在高質量建設美好教育階段的鄭州市二七區培育小學

原创 《道德經》09:長生久治的“大忌”

《道德經》09:長生久治的“大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不斷累積直至滿盈溢出,不如在適當的時候調整、優化;反覆錘鍊、磨銑出的銳利,是不能長久保持的。金銀珠玉堆滿廳堂

原创 學習材料2302:新時代,我們如何做教育

學習材料2302:新時代,我們如何做教育近日,按照中心校有關要求,認真學習了北京中學夏青峯校長的《好校長的修煉》一文(原文附後),深深爲夏校長的純粹與熱忱所折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背景下,還能如此篤定、純粹地就教育問題做如此深刻

原创 《道德經》04:無中之有

《道德經》04:無中之有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大道虛空無形,但它的影響卻永無止境。深遠莫測呀,儼然萬物皆出於它。磋磨事物的尖銳鋒芒,解除世間的複雜紛亂,與

原创 《道德經》03:不要撞偏別人的軌跡

《道德經》03:不要撞偏別人的軌跡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不過分推崇獎掖賢能,使民衆不爭名奪位;不

原创 《道德經》02:自知而後“知道”

《道德經》02:自知而後“知道”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

原创 幸福培育家訪質量品控標準

幸福培育家訪質量品控標準⦁ 家訪前:1. 班主任以反饋清單的形式徵集科任老師、部分學生對被家訪學生的評價(維度:在校學習情況,課堂專注度,作業完成情況,參與班級事務,人際交往情況,性格特徵及閃光點)2. 預設家訪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應對

原创 亂翻書2309:《八次危機》

亂翻書2309:《八次危機》(溫鐵軍等著)這本書的副標題是“1049—2009中國的真實經驗”。溫鐵軍是國內著名的“三農”問題專家,曾經在河北正定實驗新農村建設無果。這是一本大視野下的中國經濟歷程描述書,因爲視野很大,作者和他的團隊很難駕馭

原创 《道德經》01:創新的本質

《道德經》01:創新的本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道,講得出,就不是永恆的道了。名,叫得出,就不是永恆的名了。混沌

原创 《道德經》日課

《道德經》日課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ao:四聲)。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道德經》日課丨創新的本質)2.天下皆知美之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