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與孩子溝通手機使用時間

家長要耐心和孩子溝通關於手機的使用時間,當孩子表達自己的對某些事情的觀點的時候,不論家長認爲是對的還是錯的,首先要認可孩子能夠把自己的想法觀點表達出來。那麼接下來,家長可以把自己的擔心和建議講給孩子,和孩子共同的探討。對於手機使用的溝通。家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假期孩子可以在家做的運動

這個假期,孩子們既然不能往外跑,那就在家裏,小區裏,安全的廣場上做做運動,推薦運動有:1. 每天:唱歌,跳舞,跳躍,快走,慢跑,奔跑,拋接球,踢球,爬樓梯,戶外活動,單腳平衡站立,扔沙包,變速跑,拉伸,彎腰,爬行,舉重。2. 每隔2-3天: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情緒緩釋法

情緒緩釋法,即在負向情緒還沒有堆積裂變的時候,不憋着,不讓它長大,看見並說岀來,慢慢放掉。可以分三步來進行:1.做“憋感覺察”。可以覺察到自己的感受,就打開了通往真實自己的大門。2.識別並接納自己的情緒。情緒不分好壞,都是正常的,應該被接受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父親教育,是男孩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教育。

特別是在男孩6歲以後,他身上會發生巨大變化。男孩開始變得“男人氣”十足,他們喜歡舞刀弄槍,他們的心裏住滿了一個又一個超級英雄。男孩們模仿着,談論着,也渴望着自己變得像英雄一般神通廣大。這個階段,事實上是男孩想要模仿成爲男人的敏感期。此刻,媽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承認孩子的主張並予以讚揚

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母親應該認真地聽,見解正確時要給予承認並及時表揚。老是抑制孩子的思維,不讓孩子的意見得到伸展孩子就再也不會提出什麼主張了。當然,孩子的意見不合情理時,母親要親切、認真地加以說明,讓孩子能夠接受,代之以其他的要求。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應對孩子的髒語氣期,有兩個建議

般來說,孩子在3歲以後會經歷髒語氣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經常會說一些比較兇狠的話,或者髒話。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爲在這個時期是很正常的。建議:1如果孩子在家裏說狠話,父母直接裝沒聽見,不去做任何反應。2如果孩子在外面對別人說狠話,父母依然不理會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批評有兩個原則:

第一注意情緒;第二,對事不對人。“注意情”很好理解,如果批評的方式已經讓孩子感到不舒服了,就先停止。這樣說下去孩子也聽不進去,批評的有效性爲零。還可能激發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對事不對人”的意思是,批評孩子的時候,聚焦在行爲本身,不要擴散到對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不要驕傲,考得好的不止你一個

有位3年級孩子媽媽說,孩子數學得了100分,老師發來消息時我都不敢相信,本來覺得95或者98已經很厲害了。後來才知道全班有6個孩子考了100分!本來我想誇誇孩子的,又在想不能讓孩子驕傲,就隨口說了句:不要驕傲,考得好的不止你一個,下次要考的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盯着孩子學習,是剝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有一個詞叫做“直升機父母”,形容的就是這樣的家長。他們像整天盤旋在孩子頭頂的直升機,盯着孩子的一舉一動,只要發現哪裏不對,立馬揪出來教育孩子。這樣的父母,不僅自己很累,也會讓孩子很累。而且,父母的這種行爲,就是在隱祕的告訴孩子一條信息:“你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越吼孩子好好學習,孩子越無法好好學習

《自驅型成長》這本書中講到了大腦決策機制:當人們遇到壓力時,大腦便會不斷地分泌皮質醇,這種皮質醇也被稱作“壓力荷爾蒙”,這時候人們會變得情緒化,容易發怒。糟糕的是,有時侯皮質醇可以在大腦裏持續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而長期過多的皮質醇會弱化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因爲焦慮,所以盯着孩子寫作業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我實現的渴望,如果我們能夠信任孩子,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那麼孩子必然會朝着好的方向發展。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願意相信我們的孩子。作爲父母,我們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信賴的權威。如果我們能真誠的相信孩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沒有迴應,家也是絕境

知乎上有個問題叫:“被父母忽視是什麼感覺?”有個匿名用戶的回答讓人扎心:“那種感覺就像有一把很鈍的刀,在身上不停地劃。明明父母雙全,卻感覺自己活得像孤兒,無人理解。”去年大火的電視劇《隱祕的角落》中,朱朝陽就是一個長期被父母忽視情感需要的孩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情感忽視,是一種無聲的家庭暴力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對孩子造成情感忽視時,往往都不自知。他們自認爲很愛孩子,給了孩子想要的一切,卻從未走進過孩子的內心世界。豆瓣高分電影《狗十三》中,13歲的女孩李玩在父母的情感忽視中,活得倍感壓抑。當父母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那麼孩子所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別讓我們的孩子活成一座孤島

及時跟孩子共情,可以讓孩子的內心變得豐盈堅韌,讓自己和孩子的關係變得融洽親密。這就是父母給予孩子情感迴應的正確模範,只要有心,每個父母都能夠做到與孩子共鳴,甚至那些曾經被情感忽視傷害過的孩子,也能得到補救。想要讀懂孩子的情感需求,做理解孩子

原创 【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父母說話不算數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國調查中發現:中小學生最不滿意父母的一種行爲中,“說話不算數”佔43.6%,排在第一位。生活中,家長有時候會很不走心地許諾孩子:看一場電影,送一個玩具,玩一次遊戲,也許你只當這是哄其孩子的一個策略,卻不知道孩子已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