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鄰居 原創 王昌海

我的鄰居是一家耄耋之年的老大爺和老大娘兩位老人。因爲日濰(日照至濰坊)高速公路輔路的修建,他們家的老年房被徵用修路,沒地方住了,整過鎮村兩級商定,臨時住在村小學的舊房子裏,和我成了鄰居。今天,我們家買了些火龍果,給了老人兩個,兩個80多歲的

原创 一年級期末數學試卷分析

2020年7月,縣教研室對各年級數學下冊,進行了考察和抽測,因爲疫情的原因,在考察中降低了試題難度,沒有設計選擇題和判斷題,重點考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根據本班測試情況,做如下分析。第一大題,我會填考察內容涵蓋了寫數,讀數,數的組成,比較大

原创 詩|娛樂致死,還活着 原創王昌海

在那個娛樂致死的年代裏我們齊心合力捧紅了本山大叔還有穿花褲衩的小瀋陽那一串串的名星,歌星像天上的星星熠熠發光有多少年輕人沉迷於網絡、遊戲盡享虛無縹緲的幻想一場病毒疫情打破了平靜和鳥語花香鍾南山的莊嚴李蘭娟的鏗鏘張文宏的吶喊恍如一聲聲驚雷蕩氣

原创 烏蒙行3|雲南大山包

從昆明驅車約4小時,便來到雲南昭通大山包旅遊景區。這裏是一個被埋沒已久的人間仙境。這裏是黑頸鶴理想又安逸的家園!這裏是世界翼裝飛行比賽的理想地!當你沿着那S形的盤山公路,向上盤旋14公里,海拔高度3100米以上,你會發現,有一段起伏平緩的山

原创 烏蒙行2|雲南會澤

從昆明驅車大約3小時,到達曲靖市會澤縣。俯瞰縣城,但見四周羣山環抱,雲霧繚繞,特像一個小型的盆地。這裏平均海拔2100米,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海拔高度的提升,那所謂的“亞熱”,也被拔沒了,平均溫度12.7度,即使燃熱的夏天,一到這裏,你

原创 烏蒙行,雲南曲靖宣威市

從昆明驅車260公里,行程兩個半小時,到達宣威縣城。在烏蒙山系中,宣威是一個較爲開闊的地帶。這裏是珠江的源頭,地下蘊藏着豐富的煤層,宣威的火腿馳名中外。離縣城不遠,有一個雲峯鎮。我們落腳在一個鄉鎮醫院的小區內。讓你難以想象的是,一個鄉鎮醫院

原创 2020,匆匆忙忙的遺憾 原創王昌海

從2月9日接到上級延長寒假的通知,那看似悠閒的“禁足”,卻掩藏不了內心的焦慮,作爲山區農村小學的孩子的一名班主任,我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上級要求,小學低年級,不準開空中課堂,不準開網課。只下載了市教育主管部門提供的幾個微課視頻,讓孩子在家看,

原创 人格的魅力 原創王昌海

尊重一個人,不是他的外貌,也不是他的地位高低,更不是,更不是ABCDEFG。不是你的高高在上,而是你的謙卑和低調。不是你的盛氣凌人,而是你的和風細雨。不是你的心懷叵測,而是你的光明磊落。不是你的自我吹捧,而是衆人對你的評價。不是你的剛愎自用

原创 【農民合同工】原創王昌海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民合同工】,比現在的明星還喫香。別看還帶着【農民】二字,卻是真正跳出了“農門”!拿的是工廠裏月月發的工資,喫的是“國庫糧”!但要當一個【農民合同工】,是何其難啊!像我們家鄉這樣的小山村,大概兩年也分不到一個【農民合同工

原创 “五·四”抒懷|共圓中國夢 原創王昌海

憶往昔,崢嶸歲月一百年前的中國:國破山河碎,災難萬丈深列強得猖狂,掠奪又瓜分封建王朝,風雨飄搖官僚資本,破敗蕭條三座大山遮蔽日東亞病夫受欺辱割地求和壯賊膽喪權辱國失江山救亡圖存路何在有識之士也悵然!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馬列主義,照亮東方北大高

原创 “五·一”放歌 原創王昌海

年年過“五·一”,年年有新義!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五·一”國際勞動節,時代有不同,同節不同義!“五·一”首先是戰鬥的號角!把時空上溯一百三十年(1889年),偉大導師費裏德里希·恩格斯,在第二國際巴黎代表大會上,爲勞動人民

原创 詩歌|愛是一種病 原創 王昌海

爲什麼每當想起你我禁不住怦然心動?你是一朵瑰麗的雲霞燦然地照亮了我的眼睛你是一縷溫馨的清風悄然地浸入了我的心中於是我心中的馬其諾防線轟然倒塌!我不知,你是否發現自己的瞳仁裏有一個謙卑的身影對你畢恭畢敬!也不知你是否接受這美好的祈願無私的奉獻

原创 【地瓜】情 原創 王昌海

自從下南洋的華僑同胞把地瓜苗從呂宋島傳到福建,又從福建傳至北方,地瓜(又稱紅薯)就成了我們家鄉老百姓充飢不受餓的主糧。秋收後的一個個大地瓜,可以煮着喫,熬着喫,最高級的喫法是烤着喫,那紅鬱郁,金參參的瓜瓤,冒着熱氣,喫一口,熱乎乎,甜蜜蜜,

原创 你若浮躁,處處有陷阱 原創王昌海

商品大潮中,你若浮躁,處處有陷阱!那每一個陷阱,都是你留下的腳印,欲進不成,欲罷不能!在禁足的日子裏,《簡書》給了我一個極好的平臺,讓我靜下心來,寫我所思,述我所想,謳我所歌,訴我衷腸!洗盡了鉛華,我要沉澱!看破了紅塵,我要歸真!於是,像極

原创 忘不了的一首小詩

實在想不起是在小學還是初中讀過的一首小詩。記得當時讀了這首小詩,只覺得太美了,就把這首小詩記在了一個塑料皮的日記本的扉頁上。如今,那個當時視爲珍寶的塑料皮本,早已被老父親賣了廢紙,變成了新紙,40年的時光,那本日記本估計被循環利用了n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