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漫隨流水21-01-01:關於認真

元月一日,冬月十八,週五,晴,-3至7度又開啓新篇章。自2018年7月1日起改手寫日記爲電腦寫作。以每半年一本書的字量(十五萬字以上)要求自己。現已有五本日記文稿,其中兩本已印出。僅第一本是十六萬餘字,其餘四本皆在十八萬字以上,甚至超過二十

原创 漫隨流水20-12-31

12月31日,週四,晴,2至一3度5點起牀,今早做燒麥。糯米、香菇幹昨晚就泡下了。因面得醒發、餡得放涼才能動手包。故一起牀先炒餡。將糯米上鍋蒸。切筍丁、香菇丁、醬肉丁,將三丁放鍋內,用豬油拌炒,加入生抽、老抽、白糖和水燉上十分鐘。糯米飯也蒸

原创 【論語集解69】刷刮淨了那心後去看

【論語·里仁】4·3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大意】孔子說,“只有仁者,才能本着無私之心去愛人、憎人。”翻譯確爲難事,因爲在文言轉換白話過程中,有些字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找不到意思完全相符的字詞來對譯,有時需得用一句話或一段話才能講清其

原创 漫隨流水20-12-30

12月30日,冬月十六,晴,3至-6度今天降溫,並沒感覺特別冷。可能心理準備過了頭,就覺得是可承受範圍之內的。小時候去打針,會先將那疼痛想象得很恐怖,或者將針筒擠藥水的時間設想得很長,待打完,就會覺得沒那麼痛,一下就打完了,簡直像賺到什麼似

原创 漫隨流水20-12-29

12月29日,冬月十五,週二,雨,-1至15度變天了。如果變天就是老天生病,那還真是與生物之理相通。變天的時候,天色灰濛濛的(臉色很難看),久違的霧霾深鎖大地(病毒肆虐,沒精打采),雨細碎地下着,像被什麼憋着似的,不能下得透爽。風聲咆哮,欲

原创 漫隨流水20-12-28(續):叉燒包失敗的原因

心難靜,與書如隔着玻璃,看得清,卻聞不到氣息。遂思考今日的叉燒包,爲何不會開花。我原在網上找的兩個視頻,是美食記錄片,而不是博主的現場教學,沒有食材的具體配方。我是依據發麪書上提供的配方,然後看着記錄片,自己感悟的。今日終於在“噼哩噼哩”網

原创 漫隨流水(20-12-28)

12月28日,冬月十四,週一,陰,9至17元旦前後,氣溫要降到零下四度,山區零下七度。這在南方是不多見的。記得前一次發生在孩子出生那年。零下六七度給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坐着黃包車抱着兒子上防疫站打預防針。那日的黃包車與往日不同,座位前後用棉

原创 漫隨流水20-12-27

12月27日,冬月十三,週日,雨,6至14度晨六點起,坐於餐桌前誦經,今日不作早飯,時間從容,就背一首長的吧。《詩經·小雅·小明》,讀到“歲聿云暮,採蕭獲菽,心之憂矣,自詒伊蹙”,我亦是將近年關,自尋煩惱,滿心憂傷。又背《論語·公冶長》十八

原创 漫隨流水20-12-26

12月26日,週六,晴,8至15度昨晚幾乎一夜未眠,口裏說放下,心裏仍放不下。又想到另一件事,恐又落到同樣結局。單位書法興趣班長年外聘老師教學。今年工會財務制度改革,文體活動只允許以比賽的形式報銷,一年不超過四次比賽。老師的指導費不屬於比賽

原创 這個總結有誤

我光今年的日記文檔,上半年185622,下半年截止今日185033,已37萬字,另加論語集解,少說也40萬字。簡書侵吞10萬字。說我打敗了所有人,深表懷疑。

原创 漫隨流水20-12-14

12月14日,週一,雪,0-3江南的雪太難得了。只在半空中揚揚灑灑,落地便不見了顏色。時而又細碎如雨絲,落於發稍上,才見其晶體形狀,或用肌膚去感觸,糙糙的,與雨水的溫潤不同。爲了看雪,有人專門趕往龍南第一高峯一綠蔥湖,山頂白皚皚的世界,才真

原创 漫隨流水(20-12-15)

省考報名人數今天下午17點截止更新,接下來只能蒙着眼睛押寶了。晚上聽了一節省考報名課,傳授幾點經驗:1、有設男性的崗位,競爭相對小。近幾年公考,男女“上岸”率基本三七開。2、設有多個熱門專業的比單設專業競爭小。不要以爲專業設得多報名人數多,

原创 漫隨流水20-12-20

12月20日,冬月初六,週日,晴,0到9度自讀“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便常謹慎在人前立誓。可有時仍忍不住嚷嚷一聲。這嚷嚷的用意與以往已大不相同。以往主要是嚷給別人聽,以求喝彩。而今則是對自己怒呵,大有指責和警告的意味,相當於“

原创 漫隨流水20-12-22

12月22日,冬月初八,週二,晴,3至12度讀《朱子讀書法》,如學醫,給自己望、聞、問、切。方知昔日讀書健忘,非生理功能退化,實是讀書不得法。又知今日遲遲不開《論語》之卷,非畏難,非怠惰,而是放心久已,先得將此心收回,方能靜得下心做學問。故

原创 漫隨流水20-12-16

12月6日,週三,晴,4至6度朱子說,循序漸進的序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博覽羣書的先後順序,二是讀一本書的先後順序。博覽的先後順序,一是先讀四書,再讀六經。四書,又應先讀《大學》,而後《論語》、《孟子》,最後讀《中庸》。《大學》定學問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