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知識介紹:宇宙起源

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也沒有物質和能量。大約150億年前,在這四大皆空的“無”中,一個體積無限小的點爆炸了。時空從這一刻開始,物質和能量也由此產生,這就是宇宙創生的大爆炸。剛剛誕生的宇宙是熾熱、緻密的,隨着宇宙的迅速膨脹,其溫度

原创 知識介紹:1898年7月3日京師大學堂在北京創立

1898年7月3日,京師大學堂在孫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創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東街(馬神廟)和沙灘(故宮的東北)紅樓(北京五四大街29號)等處。京師大學堂作爲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是中國近代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1912年5月4日,京師大學

原创 知識介紹:白矮星

白矮星(White Dwarf,也稱爲簡併矮星)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因爲它的顏色呈白色、體積比較矮小,因此被命名爲白矮星。白矮星是演化到末期的恆星,主要由碳構成,外部覆蓋一層氫氣與氦氣。白矮星在億萬年的時間裏逐漸冷卻、變暗,

原创 知識介紹:星雲

星雲(源自拉丁文的:nebulae或nebulæ,與ligature或nebulas,意思就是雲pl.)是塵埃、氫氣、氦氣和其他電離氣體聚集的星際雲。原本是天文學上通用的名詞,泛指任何天文上的擴散天體,包括在銀河系之外的星系(一些過去的用法

原创 知識介紹:超新星

超新星爆發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這種爆炸度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並可持續幾周至幾個月(一般最多是兩個月)纔會逐漸衰減變爲不可見。在這段期間內一顆超新星所輻射的能量可以與太陽在其

原创 知識介紹: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是指在銀河系以外,由大量恆星組成星系。因爲距離遙遠,在外表上都表現爲模糊的光點,因而又被稱爲“河外星雲”。河外星系與銀河系一樣也是由大量的恆星、星團、星雲和星際物質組成。人們又觀測到大約10億個同銀河系類似的星系。按照它們的形狀和

原创 知識介紹:宇宙

宇宙是所有時間、空間與其包含的內容物構成的統一體,包含行星、恆星、星系、星系際空間、次原子粒子等所有物質與能量。人類所觀察到的部分宇宙物件大約由4.9%的普通物質(構成恆星、行星、氣體和塵埃的物質)或“重子”,26.8%的暗物質和68.3%

原创 知識介紹:穀神星

穀神星(Ceres)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由意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並於1801年1月1日公佈。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穀神星重新定義爲矮行星,穀神星曾被認爲是太陽系已知最大的小行星。穀神星很可能是一個分化

原创 知識介紹:鬩神星

鬩神星(Eris,小行星編號136199,鬩讀xì)是太陽系中已知質量最大,體積第二大的矮行星。 2005年1月,由邁克爾·E·布朗(Mike Brown)領導的帕洛瑪山天文臺團隊發現了鬩神星,並在之後進行了驗證。 2006年9月,它以希臘

原创 知識介紹:妊神星

妊神星是柯伊伯帶的一顆矮行星,正式名稱爲(136108) Haumea。妊神星是太陽系的第四大矮行星,它的質量是冥王星質量的三分之一。2004年,邁克爾·E·布朗領導的加州理工學院團隊在美國帕洛瑪山天文臺發現了該天體;2005年,奧爾蒂斯領

原创 知識介紹:天王星

天王星(Uranus)是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18.37~20.08天文單位),其體積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小於海王星),幾乎橫躺着圍繞太陽公轉。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還包含較高比例的由水、氨、甲烷等

原创 知識介紹:海王星

海王星(英文:Neptune,拉丁文:Neptunium,符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已知太陽系中離太陽最遠的大行星。海王星的軌道半長軸爲30.1天文單位,公轉週期爲164.8年,質量爲17.1地球質量(第3位,比它的近鄰天王星稍大

原创 知識介紹:冥王星

冥王星(小行星序號:134340 Pluto;天文代號:♇,Unicode編碼:U+2647)是柯伊伯帶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體積

原创 知識介紹: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距離太陽第五遠的行星。它的質量爲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由於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爲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稱氣態行星)。木星是一

原创 知識介紹:金星

金星,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公轉週期是224.71地球日。金星,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有時候火星會更近)。它清晨稱爲"啓明"出現在東方天空;傍晚稱爲"長庚"處於天空的西側。在日出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