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高瞻遠矚,本心篤定:做大事的人,總是能選定一個正確的方向

高格調、大格局是一種王者特質,但並不是只有想當領袖的人才應該擁有這兩者,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這兩種素質。也許有的人覺得自己是個小人物,做着簡單的工作,過着平淡的生活,似乎與格調、格局這種高級玩意兒沒啥關係,其實這種思想是非常錯誤的。任何一件

原创 縣令上書不合情理的諫言批評唐太宗,沒想唐太宗卻這樣做

要學習、進步,就一定要願意聽真話,能聽到真話,身邊要有講真話的人。有很多人是不愛聽真話的,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如此,影響倒也不大,但如果是一個企業的老總或者是一定層級的領導,不愛聽真話往往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善於納諫,其實

原创 讀書雖可長智慧,但也可能變成負擔。如何讀書是一門大學問

前赴後繼,興趣使然一個人要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最關鍵的是要善於學習。善於學習要做到兩點,一個是要有空杯心態,一個是要有進取心。有空杯心態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長處,有進取心纔有動力去改善自己,這叫“找到差距,努力趕上”。在具體的實

原创 (6)自我修煉也講虛實結合,曾國藩修身堪稱典範

《中庸》裏面講“極高明而道中庸”,很多人理解這句話都把重心放在“中庸”上面,其實沒有理解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極高明”與“道中庸”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達到“極高明”,就無法踐行“道中庸”。所以平常我們看見的一些把“中庸”通俗化、庸俗化解釋

原创 (5)格調之於成功:劉邦、項羽一勝一敗間顯露格調高低

我有一個比喻,成功對一個人來講,就好像動物長出了翅膀,能夠從地上飛到天上。如果一個人的特質就像個老鼠,那麼長出翅膀了也就是隻蝙蝠,飛不過十數丈高而已;如果一個人的特質如同一隻老虎,那麼長出翅膀來就是翼虎,可翱翔於九天之上。所以對一個人來講,

原创 秦王嬴政生性多疑,良將王翦如何巧妙打消秦王疑慮?

王翦請田《孫子兵法》中說:“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意思是說戰爭要善於掌握主動權,能夠支配對手的行動而不被對手所支配。在軍事上這一點最常見戰術叫“圍點打援”,攻其必救,然後伺機殲滅援軍,以順利達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目的。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

原创 (4)大格局高格調: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孫猴子立志長生不老

悟空學道我非常喜歡《西遊記》中悟空學道的那一段,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這一段有很深的含義,給大家分享一下。孫悟空在旁聞聽,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師看見,叫孫悟空道:“你在班中,怎麼顛狂躍舞,不聽我講?”悟空

原创 養精蓄銳,蓄勢待發:成功只是偶然,失敗纔是常態

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不全對,應該說失敗之後的反省纔是成功之母。真正智慧的人不會在同樣的地方摔倒兩次,但世間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錯誤的大有人在。據統計,凡是創業成功的人在過往平均有四次以上的創業經歷,而所有創業的項目中,最終取得商業

原创 (3)王重陽門下學道者逾三千,得真傳者有七人,即後來的“全真七子”

七子參道回山東的途中,馬鈺(yù)給丘處機講起了重陽真人的來歷和他與師父的緣起。王重陽自小受異人點撥指授文武藝之後,中文武科舉人,並奪得武科第一,號稱“天下無敵”。後因時局的動盪,王重陽毅然棄官,在甘河鎮遇仙人點化,學得內丹祕訣,後到南時村

原创 (12)一個成功的領導者管理團隊的根本原則,可謂字字珠璣

在治國方面,管仲還提出了幾個根本原則,深得法家思想之妙。《管子·任法》雲“聖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數而不任說,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後身佚而天下治。”管仲認爲聖明的君主治理國家,重法度而不恃智術,安於天命而不妄言強行,一心爲公而不私

原创 高瞻遠矚,本心篤定:做大事的人,總是能選定一個正確的方向

高格調、大格局是一種王者特質,但並不是只有想當領袖的人才應該擁有這兩者,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這兩種素質。也許有的人覺得自己是個小人物,做着簡單的工作,過着平淡的生活,似乎與格調、格局這種高級玩意兒沒啥關係,其實這種思想是非常錯誤的。任何一件

原创 (2)有格局識變化:柯達、諾基亞只做錯了一件事卻被時代和消費者

有格局、識變化悟大道一要有格局,要有全局視野。要懂得從社會的整體發展層面來理解一時一地的現象和事件。比如成立於1881年的柯達公司,然而在2012年,這個歷經了131年曆史的老牌攝影器材企業,因爲21世紀初沒有認清數碼技術發展即將帶來的劃時

原创 養精蓄銳,內外兼修:自我修煉也講虛實結合,曾國藩修身堪稱典範

《中庸》裏面講“極高明而道中庸”,很多人理解這句話都把重心放在“中庸”上面,其實沒有理解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極高明”與“道中庸”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達到“極高明”,就無法踐行“道中庸”。所以平常我們看見的一些把“中庸”通俗化、庸俗化解釋

原创 (3)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如何擁有把握全局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如何擁有把握全局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首先在於人要有“定”——你是誰?你能做什麼?你想要什麼?這是自我認知,自我定位。一個沒有自己思想,沒有主見的人,談不上智慧,自然也無關於胸懷和眼光這種高層次的玩意兒。“定”的產生一源自於

原创 (3)齊桓公拜相管仲建不世功勳,爲何卻只能雄霸中原短短三十多年?

一日,齊桓公欲拜叔牙爲相,鮑叔牙誠懇地辭謝說:“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齊國,有高傒和我就夠了。如想建樹王霸天下的不世功業,那非用管仲不可!”桓公在管仲的謀劃下,對內政、經濟、軍事都進行了有效地改革,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桓公和管仲依據中原形勢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