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Day3‖閱讀中會遇到的問題

問題一:閱讀後的實踐難題。 在閱讀中會常遇到實踐難題,這時可以用強關聯閱讀法。 什麼是強關聯閱讀法呢?就是爲了解決當下問題而讀的閱讀行爲。 我們在讀過書之後,經常會發現沒有實踐的機會,或者說去實踐的行動力。 那麼我們這時候需要怎麼做呢?就是

原创 Day2‖你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閱讀系統

在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怎麼去讀書,讀什麼書,即使我們知道了如何讀,讀什麼書,但我們又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容易遺忘,實際上還會有另一個問題會困擾我們,就是時間上的碎片化。 我們要知道什麼東西是通過讀書可以變得長久的,其實就是能力,今天談到

原创 覆盤‖閱讀是一種能力

今天是閱讀訓練營的第1課。 首先,讓我對自己的閱讀能力做個自我評價,我的理解能力還OK,思維辯解能力很一般,深層次的探索能力很很一般。由此,我的閱讀能力可能只有小學生的水平…… 因此,我參加了這一期的閱讀訓練營。 今天是第1課,也是開營儀式

原创 隨筆‖靜默

火車在行進,腦子裏忽然盤旋着《天道》裏的那一首《天國的女兒》都旋律,幽怨而又倔強,哀而不傷的曼妙聲姿,悠長深遠~ 還記得第一次在電視劇以外的地方聽到這首曲子,頓時無法自拔,無數次的回聽,以至於在凌晨兩點的時候寫下了內心的感觸後才安然入睡,那

原创 詩歌—我的七夕

《爲的七夕》夜是那麼的黑掩蓋了一切的顏色星星閃着光亮爲夜帶來了希望你的眼,像星星忽亮忽暗你的心,像夜那麼的幽深誰能懂你深邃的心底是否埋藏着我的希望?風輕輕的吹着撫摸着你的發帶着你的味道向我撲面而來心~爲之一顫蟬吱吱的叫着穿過你的耳傳入我的耳

原创 隨筆‖我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當用勤奮掩藏愚笨的時候,就會陷入到━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的怪圈之中。 在反思之中發現自己總是會把學習的時長和學習的效率混淆或是等同。這直接導致了每天都處在忙忙碌碌之中,但其實質卻是機械、倒灌式的。 “我該怎麼學?”是接受學習的思維定勢。 而“

原创 隨筆‖累

昨天,我停止了《論語》的閱讀。我想集中精力把業餘的所有精力去準備10月份的自考。 超長的上班時間加上自我學習的壓力,讓我感覺很累!但我並不氣餒,只是想抒發一下情緒。 幸好年輕。累也熬得住。 謝謝朋友們給我的鼓勵,感謝你們!因爲你們我依然留

原创 隨筆‖當晚睡成爲習慣

每天都在12點後入睡,而且總是在12:30到1:00之間入睡,睡得太晚了要糾正一下,希望自己今天能在12:00到12:30之間睡覺。需要慢慢的糾正。 雖然時間很緊張,要利用晚上的時間,但如果睡得過晚,白天就會疲乏,大腦也會不聽使喚。 因此

原创 隨筆‖自考古文選又掛科了

昨天自考成績出來的時候,心裏很忐忑,看到成績的那一刻感覺好崩潰 我的古文選二又掛科了。我覺得掛的莫名其妙,難以理解,我以爲我一定能過。因爲其中的7道主觀題,我背到了6道。竟然不如我上一次,只記得只有印象的三道題目的成績。太難受了!難道我沒有

原创 讀書‖跟着《論語》學做人做事4.26

—1—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集。之所以叫《論語》,是因爲它是在孔子去世之後,由孔子的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通過記錄言語的方式,匯聚成冊,集腋成裘,因此稱爲“論”;《論語》主要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爲“語”。

原创 讀書‖跟着《論語》學做人做事4.25

—1—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集。之所以叫《論語》,是因爲它是在孔子去世之後,由孔子的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通過記錄言語的方式,匯聚成冊,集腋成裘,因此稱爲“論”;《論語》主要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爲“語”。

原创 讀書‖跟着《論語》學做人做事4.24

—1—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集。之所以叫《論語》,是因爲它是在孔子去世之後,由孔子的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通過記錄言語的方式,匯聚成冊,集腋成裘,因此稱爲“論”;《論語》主要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爲“語”。

原创 讀書‖跟着《論語》學做人做事4.23

—1—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集。之所以叫《論語》,是因爲它是在孔子去世之後,由孔子的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通過記錄言語的方式,匯聚成冊,集腋成裘,因此稱爲“論”;《論語》主要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爲“語”。

原创 讀書‖跟着《論語》學做人做事4.22

—1—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集。之所以叫《論語》,是因爲它是在孔子去世之後,由孔子的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通過記錄言語的方式,匯聚成冊,集腋成裘,因此稱爲“論”;《論語》主要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爲“語”。

原创 讀書‖跟着《論語》學做人做事4.20

—1—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集。之所以叫《論語》,是因爲它是在孔子去世之後,由孔子的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通過記錄言語的方式,匯聚成冊,集腋成裘,因此稱爲“論”;《論語》主要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爲“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