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寫好自己這本書

如何寫好自己這本書?有人就說,先把自己活成一本書。其實我覺得要把自己活成一本書,首先要讓自己有內容。什麼纔算是有內容?讓自己在很多年後回憶起來,依然讓你覺得沒有白活。接着就是如何把自己這本書寫好。把人生當成一本頁數200頁的書來看,你的書寫

原创 感謝諮訪中所有的挫折,讓我成長

在案例中暴露自己的問題。這是很多心理諮詢師在諮訪關係中會出現的問題。如果諮詢師自己沒有成長好,很容易被案例中的情緒感染到心靈。在月初的時候接觸到有ZS行爲的案例。我第一次跟他探討這個SW問題的時候,心理無意識地慌了一下。雖然過程中有作好隔離

原创 不想行動已經顯露問題

有個朋友說:“我知道自己要做改變,要學習,要早睡,要自律,但是行動不起來,這是不是病?”他一上來就問能不能免費諮詢,我當然也沒有給他答案。這是很多人的常態吧?遇到這種情況的人,少數人能把它當成問題尋找方法並突破瓶頸,最終攀登上自己的高峯。而

原创 在我的人格里有一個胖子

我在去年上半年之前,我總有一些時間,心情低落的時候,就會暴飲暴食。喫一頓,暴胖三斤,第二天對於自己的行爲又會很自責。我一直不明白爲什麼自己總會對美食失控,後來認識自己的人格,才從這種循環中解脫出來。我是通過意象找到自己的子人格的,在我的子人

原创 人格形成離不開這五大因素

人格是怎麼形成的?心理學家說,人格的形成離不開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關係與作用。人格是先天和後天的合金,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包括以下五個因素:一、生物學因素生物學因素包括遺傳基因、生化因素、腦結構與功能等。人類從出生那一刻起到生命終結

原创 壓力下的心理反應

壓力引起的心理反應有警覺、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精神振奮等,這是良好適應的心理反應,有助於個體應付環境。例如,學生考試、運動員參賽,在適度壓力下的競爭容易出好成績。但是過度的壓力也會帶來負面反應,出現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思維狹窄並變得遲

原创 有意遺忘

人們大多願意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是爲了使自己感覺更好。同時,人們也能爲了減輕不安,有意識地逼迫自己不去回憶那些引起痛苦體驗的事件,或者以某種方式有意地歪曲它們,使之不再出現,這種有意識地不使某些信息再現的記憶效應,稱爲有意遺忘。有意遺忘的作用

原创 情緒與氣質

我們也許生來就具有開成某些行爲類型的寬泛的傾向性。心理學家把這些一般行爲傾向稱爲氣質。氣質是行爲和情緒狀態的一般模式,可以通過多種不同方式表現出來,和人的經驗有關,並分屬於不同的人格物質。一個流行的模型劃分爲三個氣質維度,即情緒性、活動性和

原创 你終走出了這個巨大的漩渦

1、如果你認可父母的指控,那你還深陷泥潭我學習心理學的初衷,就是學習心理學解決原生家庭問題,把包袱放下,迴歸到自己的軌道,重新上路。但,有些原生家庭就是一個巨大的漩渦,一不小心就會讓人萬劫不復。這是爲什麼有些人用了一輩子都無法走出的原因。例

原创 大腦愉悅纔能有創造力

創造力首先保持大腦愉悅我以前不覺得自己是有創造力的。後來學習心理學之後,釋放了大部分的情緒後,我能感受到自己是有創造力的。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以前我寫作怎麼也寫不出100字,但是釋放情緒後我竟然可以一下子就能寫出3000多字一天。這是第一

原创 人生給你的是一堆垃圾,你把它當成墊腳石

就算人生給你的是一堆垃圾,你可以把它當成墊腳石,登上人生之巔。 你可能看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頭驢,掉到了一個很深很深的棄置的陷阱裏。 主人細想了一下,覺得救它上來不划算,就走了。每日,還有人往陷阱裏面倒垃圾,驢十分生氣:自己真倒黴,掉進

原创 思想沉淪,多久才能發生轉變?

這種價值觀太讓人驚讚了! 這是一個網友的描述他說:自己做生意開廠18年,從來沒有帶客戶去過舞廳、KTV這種場合。 彙總一下原因有三。原因一是消費不起;原因二是不想用這種遊樂的方式做生意,不但人沉淪其中,思想也沉淪其中;原因三是不想把這種思想

原创 找到自己前,需處理這些困擾(2)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而迷茫的本質其實是找不到自己。找到自己是一件很難的事,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和體驗。有些人也經歷不少,也沒少受苦,可爲什麼還是沒辦法突破或發現自己呢?主要原因是在困惑面前選擇妥協或將就,一次次地錯過突破自己的契機。

原创 相信宿命論會給自己畫地爲牢

什麼是宿命論?“宿”是舊有、過去的意思,“命”是指動植物的生活能力。歷史家黑爾默·林格倫說:“似乎人把事情看成是由某種力量促成,順理成章地發生,還是純粹出於偶然,然後人就把“神”、“命運”或“機遇”加諸其上。”案例a,在他小時候看到有些人遭

原创 怎麼知道選擇對了志向

蔡志忠有一句名言:“選擇要趁早”,在他4歲就確定了一生的志向就是畫畫。但很多人沒有他這份幸運,早早地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所以,很多時候要試一試,試了之後,你纔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志向,並不是內心的強大,也不是能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