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寫好的文章在編輯的時候,不小心剪切了

兩次了,語好了的稿子,要複製後編輯發表,卻不小心刪除了。就是寫好的中篇小說,然後想複製其中的一章出來發表,結果不小心剪切了。前幾天一次,今天又一次。真的好無語,怎麼會有像我這樣,這麼不小心。且不要說,寫出來的文字好與不好,每一個文字都是我們

原创 爲熱愛生活的人點贊

南宋詞人辛棄疾雲: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不是文人的多愁善感,這說的是人生常態。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也許是小病不斷;也許是失業;也許是感情困擾;也許是生意失敗……這真的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對於這些困難,我

原创 我們的青春不打烊(53)去小舅家

那個星期回家,父母親就跟我說:“木子,我們一起到小舅家,陪陪小舅和小舅媽。”我知道父母親是想去安慰小舅和小舅媽,這個時候,真的要多陪陪兩位長輩。爸爸買了一斤紫菜,想送給小舅。紫菜是我們海山的特產,紫菜爲海中蔬菜,分佈在沿海地區。其營養豐富,

原创 讀《初戀》有感

本文爲參加理事會寫作營【0196】號第十五講選作習作屠格涅夫的《初戀》,這本小說我是第一次聽到,所以一看到書名,就迫不及待地想去閱讀。近來比較忙的緣故,我選擇了聽書,在喜馬拉雅FM上搜索這本書《初戀》,然後有時可以邊幹活,邊聽小說。這本書不

原创 我們的青春不打烊(54)虛驚一場

那天從家裏回校,因爲表哥的事,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憂傷。雖然知道生老病死這些都是命運,是我們凡人不能改變的事,但發生在自己親人身上,就不再是故事而是事故了。我們中國有句話說:禍不單行,或“屋漏便遭連夜雨,行船又逢打頭風”,真的有這回事。星期天回

原创 嘉樂年華|萬家燈火萬家樂,歡歡喜喜過大年

鄭重聲明:本文參加嘉樂年華徵文專題活動,原創首發,文責自負。一進入臘月,離過大年的腳步越來越快越來越近,年味也越來越濃。你看,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大紅燈籠高高掛。市場上賣對聯,賣花,賣一盆一盆的桔子,這紅彤彤的,看起來真的喜氣洋洋。臘月二十三

原创 我們的青春不打烊(55)摔倒

我們的宿舍一般都是進門兩邊靠牆各安排兩排雙疊牀。兩排牀是遙遙相望,中間大概有1.2米。有時,我們中間會放一排課桌,上面放着我們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放在各人的牀底下,飯盒放在最後面學校做成的固定在牆上的架子。那天,我們在宿舍各自倒在自己的牀上

原创 相信自己,一切都有可能

前幾個月,開了公衆號,在上面發表文章,沒有多少閱讀量,也沒有多少粉絲。看着別人的公衆號,閱讀量不是上千就是上萬,真的自慚形穢,沒有勇氣去向老朋友老同學推薦。所以好幾個月過去,還在原地踏步。前幾天,偶然的機會進入一個羣,羣裏面都是簡友,也都有

原创 我們的青春不打烊(51)壞消息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每一年,當日歷撕到了冬至的時候,就會感嘆,這本日曆快撕完了,這一年也就快過去了,而這年我們做了什麼?又失落了什麼,收穫了什麼?這不,冬至一到,就預示着這一年也快到了,一眨眼,元旦節就到。特別是高三的學生,元旦節一到,立碼

原创 我們的青春不打烊(52)表哥

母親有兩個姐姐兩個弟弟,大姨和二姨比母親大很多,和兩個舅舅三個人就差不多大。大舅的像外婆又瘦又矮,小舅的像外公又高又大。外公以前是行國際船的船長,那時全潮汕就他們這艘船跑香港,在民國時期,有這樣的一份職業,在村裏是獨一無二。在民國時期,外公

原创 喜樂年華‖新年到,新改變

鄭重聲明:本文參加喜樂年華徵文專題活動,原創首發,文責自負。1,今年的冬至是在月底,這不,冬至一過,就進入臘月,再過一個月就是春節了。到處有了濃濃的喜氣,節日的氛圍。“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村風鄉

原创 看《向風而行》第十集,顧南亭悄悄被程肖吸引還不知道

電視劇《向風而行》正在熱播中,今天更新到第十集。第十集講了顧南亭看到程肖被乘客潑水後失落地跟警察走後,他後來到警察局找她,她已經離開。於是,他擔心她,關心她的心情。就這樣,從兩個人相互排斥到默默關心。看她受委屈離開後,一直在找她。打電話不通

原创 我們的青春不打烊(50)冬至

高三第一學期,在緊張的學習中,我們還是不忘記放鬆放鬆。特別是節日沒有回家,冬至,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大節日,特別是農村,要做湯圓,要做圓母,要祭拜先祖。湯圓一般用糯米粉做成,這個容易做。圓母是一種比湯圓大,也是糯米做皮,裏面用黑芝麻,花生,冬

原创 甜甜的甘蔗

現在是甘蔗當季,每年到這個時候,總有一兩個人在大街小巷吆喝着賣甘蔗。他們的甘蔗都是自家種的,然後就一整棵一整棵裝成一車後,拉到市場或到各個村裏賣。小時候,喫甘蔗是有計究的,一般是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個晚上一定要喫甘蔗,說得“哚牙”,這一天喫甘

原创 我們的青春不打烊(49)進入高三

日子過得真快,好像纔剛剛踏入校門,好像還沒有瘋個夠,轉眼就進入高三。一進入高三,老師,父母都非常緊張地囑咐:“到了高三了,得好好讀書,好好複習,迎接高考。”就是老師不說,父母親不說,自己也會很自覺認真起來。學校一開學就是大會小會開了幾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