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說了算,定了幹

心中有愛,眼中有光,前行路上纔有力量。這愛、這光,其實就是我們做人做事的精氣神兒,我們的意志乃至毅力。縱觀整個人類羣體,學生身份也罷,職場人也好,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渾渾噩噩的,被裹挾着,內卷着,去做原本不在意甚至有些牴觸的事——不得不去學習、

原创 尋找學習動力和興趣

近期,讀書和寫文進入了一個瓶頸期,雖說已經養成天天不動筆就像沒有刷牙洗臉一樣的習慣。但是,卻越來越有“無米下炊”的困惑。我知道這該是去向高人學習、聽貴人引路的時候了。利用週末時間,去拜訪了我一向敬重的姚站長。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姚站那

原创 從《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中取經 第6章我們不會被騙第2次 第7章時間真美好 第8章火箭人 第9章藝術愛好者 第十章教練讓我參加 第11章經濟學的天空

工作室從昨天開始計劃要來一次線上讀書交流活動。彈指一揮間,共讀的第2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蹟》拿到手中已經兩三個月了,竟然還沒有徹頭徹尾的通讀夠一遍,着實慚愧。靜下心來細細考究,原因可能有二。一,這本書是外文書翻譯過來的,中西方的語言運用習

原创 我們的青春班會課——公主版

天氣越發炎熱,假期也即將來臨,孩子們學習的狀態和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滑坡。面對這種情況。一個個任課老師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怎麼辦?利用班會課給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聽盛宴,盤活這潭日趨枯竭的水吧。在連續幾周防溺水宣傳、地震減災宣傳、防學校霸凌宣傳

原创 跟曹文軒學寫作

6--8年級孩子們課外閱讀,我比較傾向於推薦孩子們閱讀曹文軒的書。且不說他中國作家、北大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協委員等身份,也不說高中語文讀本主編的身份,更不用說他風靡文壇的《山羊不喫天堂草》《草房子》《根鳥》《青銅葵花》《天瓢》《紅瓦黑瓦》《

原创 以研促讀,共情成長

2021年6月10日上午,南陽市黃新名班主任工作室召集科研骨幹和部分學員在二十一學校圖書館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研討會。工作室的各位老班不到八點就陸續來到了書香浸潤的圖書館。一開始,工作室的主持人黃新老師就語重心長地說:“工作室走過了將近

原创 你有幾心幾意?

小花貓上學校,老師講課他睡覺,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你說好笑不好笑? 小貓和貓媽媽一起去池塘邊釣魚,一會兒,蝴蝶飛過來了,小貓放下魚竿去捉蝴蝶,蝴蝶沒捉到,垂頭喪氣的回來,貓媽媽已經釣了兩三條魚,還沒坐定,又看見蜻蜓飛過來了,小貓又去捉蜻蜓

原创 來吧,踏上幸福之路

週末時間,我一般秉承着要把自己從工作中的角色剝離出來,迴歸家庭,多陪陪兩個孩子的原則。陪大孩子舒緩學習的壓力,尋找時間高效利用的祕訣,讓他在家庭關係中得到更多的放鬆的空間和安全感。沒有足夠的動力和能力投入到學習中去。陪二寶會簡單一些。比如親

原创 做父母,不易 1. 2. 3. 4. 總之

教育子女的問題說了多少遍都不足以代表時下爲人父母的重視程度。這是好的發心——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曾經的曾經,教育是少數人擁有的特權。“少而精”也許是千年前教育的一大屬性。透過老子《道德經》(語錄體)可知,辟雍(當時的學

原创 愛玲 夢露

每個人在長大的過程中都曾經有過愛做夢、愛追夢的階段。女孩子尤其如此。歷史長河中,有太多太多既有超高的顏值又具備天才的大腦,既蘭心蕙質又秀外慧中的傾世容顏,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光彩奪目女性。這樣的女子每每讓我們心心念念又難以望其項背。同樣出生

原创 時刻不忘給自己充電

爲期4次的培訓講座終於結束,這次我是真切的體會到“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教育者本人”這句話的妙處了。第1次的講座,是最耗費心神精力的。因爲那是從0~1,就像彼得·蒂爾在《從0到1》這本書中所說的——進步可以呈兩種形式:水平進步和垂直進步。水平進

原创 密切關注,謹慎出手 1. 2. 3. 4.

這兩天連續聽讀了復旦大學教授沈奕菲老師的《做對“懶”爸媽,養出省心娃》這本書,越聽越覺得這是我聽了這麼多有關育兒類書籍當中最經典的一部,書中全是乾貨,所舉的例子對每一個爸媽來說都可以奉爲育兒經典案例,所以所以我對書中的內容幾乎是不加變動的照

原创 五黃六月天

昨日芒種剛過,天氣立馬進入了桑拿模式,看天氣預報上,連續兩天高溫超過35℃。這是農村俗語裏所說的五黃六月天了。麥子已基本收割完畢,天氣酷熱,雨水不足,想要犁地地耕種尚且需要等墒情充足。等待秋季播種,對於田間地頭的農人而言是一個焦灼的狀態。對

原创 芒種,左手耕耘,右手收穫 1.節令 2.養生 3.哲學

今日芒種,後日高考,下週端午節,再接下來父親節、夏至、中招考試、期末考試,這個6月,從兒童節開始,至期末考試,不可謂不忙。恰好應對了“芒種”的諧音“忙”字了。芒種芒種,忙着收穫,忙着播種,左手耕耘,右手收穫。1.節令 芒種,字面意思是“有芒

原创 啃讀《道德經》 【一】無爲而至 【二】有無相生 【三】不忘初心 【四】天人合一

繼續啃讀經典,昨天和今天啃讀的是怎麼讀《道德經》,跟着西安交通大學韓鵬傑教授一起啃讀這本經典中的經典,甚至叫萬之經的《道德經》。最早聽說《道德經》的就是老子的“無爲而治”。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還聽說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