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個能管住“嘴”的人,纔是真的情商高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語言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能爲你開闢人生的道路,使用不當,損人不利己,最後只給自己留了一堆苦果子。說話是一門藝術,麻生閒太郎在《不說話的藝術》中有這樣一句話:“假如你和對方的關係是對等的,那麼你所擁有的時間及說話的時

原创 爲什麼願意對陌生人敞開心扉,而對身邊的人卻百般防備?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爲什麼對朝夕相處的人不能敞開心扉?”,關聯問題卻是“爲什麼會對陌生人敞開心扉?”人們好像越來越傾向和陌生人掏心掏肺,卻難以和熟人互訴衷腸。生活中你是這樣的人嗎?你幾乎很少和他人袒露自己的心聲,表達

原创 如果你寄望別人負責你的人生,你永遠都長不大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渴望他人支配自己的生活,是一種病態的依賴心理。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惰性,那就是通過依附於他人來獲得滿足。這種行爲模式跟嬰兒很像,所以人們認爲那些過於依賴他人的人是幼稚的。心理學家卡倫霍妮認爲,這些幼稚的、心智不健全的人有

原创 不想和他人競爭,害怕衝突是什麼心理?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看上去很謙虛、有禮貌,也不願意跟別人爭搶什麼。每次面對競爭環境,都會讓他們感到緊張、侷促、不安。他們寧願自己喫點虧,也要讓着別人。一味地迴避衝突其實是對人與人之間的連接的一種無視和迴避,從而更有

原创 明明知道比了不開心,卻忍不住和別人比較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人們總是說不要和別人比較,實際上這件事很難做到。即使不願意,也會因爲把自己和別人進行比較而產生嫉妒心。尤其是上進心強、競爭心強的人,就更甚了,人只要活着就停不下比較。把自己和別人比較是人類認知功能的特性,這是沒辦法改變

原创 心理學:失戀抑鬱如何自我疏導?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生活中我們都渴望愛情,但愛情也是有甜蜜和痛苦的。甜蜜的愛情使我們快樂,而那些痛苦的愛情,會使我們的心無比抑鬱,影響着我們的心理健康,如何擺脫失戀的抑鬱呢?盡情的發泄失戀後的不良情緒不管是什麼人,再怎麼堅強,面對失戀後,難

原创 你是否是討好型人格?如何走出討好型人格?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生活中的你,是否有這樣的情況發生?當愛佔你便宜的朋友最後一刻給你發短信,問你能不能來火車站接他時,你放下手頭上的工作,立馬跳上車?當你朋友叫你幫他搬家的時候,你毫不吝嗇,哪怕最近你的背疼得要了老命?當你姊妹兄弟問你借錢時

原创 都說逃避有用,但爲何沒有變好?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逃避心理,是人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第一障礙。《明星大偵探》其中一個故事的設定是一所偏僻公寓裏發生了命案,公寓裏住着五個人,五個爲了逃避真實的人生,專門住在遠離城區的偏遠公寓的"社會病人"。這五個人,每個都在逃避真實的人生,

原创 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都爲了教會你些什麼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職場心理學69生活就像一架鞦韆,永遠在快樂與痛苦之間搖擺。我們一生,會遇到千千萬萬個人,有些人如蜻蜓點水,擦肩而過,有些人如濃重潑墨,在生命中留下抹不掉的痕跡。釋迦牟尼曾說:“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也一

原创 孩子得過於“聽話”,纔是父母的失敗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聽話,曾經是中國父母對孩子最高的讚賞。他們習慣居高臨下的指着孩子說:不聽話就是逆子!不聽話就是不孝!不聽話爸媽就不要你了!可是那些聽話的孩子,最終長成了什麼樣?不聽話的孩子,難道真的錯了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懂事與否

原创 心理學:如何成爲更受喜愛的人?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成爲一個受人喜歡的人,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是有不少人,卻陷入了一種盲目討好別人的僵局之中,不斷的付出,到最後也沒有獲得別人的認可,反而成爲了他們口中一個無足輕重的人。被人喜歡,不一定是要長得很好看,

原创 過度追求快樂反而讓人不快樂?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知乎上有個問題:人爲什麼擁有的越多,幸福感卻越來越少?有個高贊回答說的很對:大概是因爲,人擁有的越多,想要的只會更多,你把幸福的門檻越定越高,即便是再大的驚喜出現,也會被你拒之門外。細想來,的確如此。人這一生,事事都想追

原创 你的無助感源於哪裏?如何克服它?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生活總有些不如意,會讓我們陷入到無助之中,但是如果長期的陷入無助,養成習慣性無助,這是你需要格外警惕的一個心理狀態。一個外國動物研究實驗室做的研究,把一羣猴子關在籠子裏,在籠子裏的桌子上放上猴子最愛喫的香蕉,但是在桌子四周

原创 你真懂得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嗎?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與你的話越來越少。你想要了解孩子在學校過得怎麼樣?他只是回覆你,嗯,挺好的,就那樣!當你想要進一步瞭解孩子的情況時,孩子就對你滿臉不耐煩,對你無視,更有些孩子甚至是直接拿寫作業爲藉口,把你趕出他的世界

原创 你內心的痛苦,主要來自這3方面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爲什麼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呢?這是客觀的事實,還是主觀的感受?痛苦的成因,其實不單純是此刻缺少什麼,而是慾望在不斷膨脹的同時,自己能力無法跟隨發展速度的頻率。慾望與能力的不對等,就會導致內心的痛苦。因此慾望可以是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