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孟子》讀書札記(三)——對天下、國、家、身的理解

《孟子》中“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義理理念同《大學》、《中庸》等的儒家經典思想一脈相承,表達的是一種家國天下的社會理念,其中人爲核心,自我和天下是最重要的兩極,而打通自我與天下最重要的一環在於“修身”。“天下之本在國,國之

原创 《孟子》讀書札記(四)—談對“盡其心者,知其性”的理解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說:“窮追自己的本心,就能夠知道自己的本性。知道了自己的本性,也就知道了天命。守護好自己的本心,養護好自己的本性,以以此來對

原创 讀莊子《人間世》所體悟的處世智慧

“與人爲徒”、“與天爲徒”、“與古爲徒”的概念出現在莊子《人間世》一篇中顏回出仕衛國前與孔子的對話中。《人間世》討論的中心是莊子的處世之道。全篇假託三個故事:顏回出仕衛國前與孔子的對話,葉公子高將出使齊國時向孔子的求教,以及顏闔被請去做衛太

原创 湘西行紀(一)——山林之海

一直聽聞湘西是個風景秀美,人文薈萃之地,趁着此次五一小長假沒有其他安排,在小周的陪同下用三天的時間稍微領略了一番湘西之美。湘西之行的第一站是張家界,抵達張家界已是晚上9點,被雨水洗刷過的張家界,在朦朧的燈光籠罩下,更添唯美意境。張家界的天門

原创 《莊子》讀書札記(二)——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日常上班的大樓外面有一個小小的人工湖,午間飯後散步路過時,總能看到湖面有魚兒在水中嬉戲,它們在水中游弋的姿態,悠悠從容,讓人不禁短暫逗留,好似魚兒的悠然映射到了自己的身上,在觀賞中,人的心境也隨之發生了明顯變化。   《莊子·秋水》中的《莊

原创 《莊子》讀書札記(三)——談對”乘道德而浮游“的理解

“乘道德而浮游”出自《莊子·山木》,莊子針對弟子提出的如何“得其天年”的疑問,給出了兩種選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和“乘道德而浮游”,但是對於“材與不材”認爲“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處乎材與不材之間,因爲要不斷地運用心思見機行事,就

原创 從《中庸》的思想談對儒家“天人合一”的理解

在中國文化中,天的觀念及其複雜,最早的文獻記載中,天擬人化而作爲膜拜的對象、成爲人格神——天帝,殷人之“尊天事鬼”,便是集其大成。到了周代,相對於巫覡文化形態下的人的不自覺的狀態,有了所謂“人文的覺醒”亦即雅斯貝爾斯所說的“哲學的突破”,這

原创 《孟子》讀書札記(一)——如何理解孟子的“義利之辯”

“義利之辯”這個倫理學中道德評價標準的問題,最早由孔夫子最先揭舉,他在《論語·里仁》中提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繼承孔子思想,特別推重“義”。他認爲“義”是“人之正路”(《孟子·滕文公下》);爲了“義”,他甚至表示願意放棄生命:

原创 《孟子》讀書札記(二)——仁者之道與智者之道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爲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雲:‘畏天之威,於舊時保之。

原创 生活不易,且行正義

無意中在豆瓣看到一篇點評《教化:希臘文化的理想》的文章,作者初衷是稱讚譯者的高質量翻譯,對於文化傳播意義非凡,裏面有一段文字讓我印象深刻。“想一想中國社會這近三四十年的變化,走到今天,着實不易,看壞的方面,有一些實在是壞得不得了,都不知道怎

原创 鄉村隨筆-山谷之中的小村莊之煙坊村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裏....”,從小鎮中心一路向鄉村的方向跑去,在接近煙坊村的村口,沉醉在耳機裏的音樂中........“天青色,天青色...",心理揣摩着,這究竟是怎樣一種顏色,曾聽聞當年窯官將汝窯瓷燒製完

原创 救生艇的難題——救與不救

如果有一天發生了海難,救生艇上只有12個人的物資,並且救生艇上已經有12個人了。這時候發現了第13個落難者,如果你是這12人中一員,你會贊同救他嗎? 我會贊同救他。 首先,因爲生命是平等的,新出現落難者的生命跟所有人的生命一樣珍貴,每個人活

原创 善用人者爲之下

善用人者爲之下,是一種虛心處下的態度,是對人的一種尊重,是相處的一種智慧。《道德經》中所提“善用人者爲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一以貫之的“道”具體體現在用人的方式上,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出一些管理上的智慧。  虛心處下的態度是對處於

原创 我對“道”的理解

“道”是空洞的?還是實在的?我覺得道是實在的,但又不是我們平常所認爲的那種實在,她是一種無所不在,不僅實實在在存在於物質世界,同樣也存在於倫理世界中,誰能真真切切的把握住道,不僅能獲得無上的智慧,也能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一生。但是道既不是一種

原创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有感

今日讀完《明朝那些事》,前半段的時候,我其實一直有個困惑,看到最後疑惑頓消。不是說以史爲鑑,但爲何歷史總是不斷的上演着良臣被害奸臣當道的戲碼,我們一直重複犯着以前的錯誤,嘉靖年間有嚴嵩,天啓年間有魏忠賢,楊繼盛死了,楊漣死了,袁崇煥死了,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