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工作忙沒時間的人怎麼經營感情?

“你爲什麼不能多關心一點家?”“我也沒閒着啊,還不是爲了這個家!”這是很多家庭爭吵時的對話。隨着社會節奏加快,職場壓力增大,確實有些人單單應付工作就精疲力盡,回到家只想歇會兒,沒力氣再去營造什麼氛圍,創造什麼驚喜,恨不能隱身了纔好。但家裏總

原创 開學了,孩子“雙減”,家長“雙加”

“雙減”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 減作業負擔;2.減校外培訓負擔“雙加”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家長1.加親子活動;2.加個人成長從七八月份雙減政策出臺,校外輔導機構積極關停轉型,中小學開展課後延時服務,各項政策逐漸到位。按理家長們的經濟壓力變

原创 一盤剩菜引發的分居,親密關係別隻講溝通!

網絡上看到一個提問:愛人不與我溝通怎麼辦?起因是給丈夫吃了份不新鮮的菜,接着道歉不聽,想談不出聲兒,之後分居半年。這麼聽起來不合邏輯的事情怎麼能扯到溝通上?難道不更應該先評估一下丈夫是不是身心健康,兩人之前的情感基礎怎麼樣嗎?“溝通”已經成

原创 換人還是換方法?這是個問題

我先生從戀愛時就比較木訥,話不多,也沒什麼哄女孩子開心的經驗。結婚二十多年,我們卻成了朋友們眼裏少有的幸福夫妻。其實剛開始時,年輕的我也不高興,有時候鬧彆扭,覺得對方不重視自己,心裏沒我。後來發現,愛一個人有很多方法。剛結婚的那個冬天,我先

原创 聽丁克教你如何養孩子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不生孩子不工作,45歲退休後,他們到處旅遊》,主人公老於的過上了“自食其力,爲所欲爲”的生活。在這個焦慮內卷的時代,怎麼實現的呢?我們回頭看看他的成長史。父親是北京某大學校長,母親是高中老師,本人學習很差。爲能考上大學,

原创 我喜歡的一本書(有書課程作業3)

如果有本書一版再版,屢屢登上暢銷書排行榜,而且各大公司員工人手一本,那它一定有些獨到之處。比如,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是一個追求效率和成功的時代,大家,尤其年輕人經常會陷入苦惱:爲什麼我總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職業生涯

原创 我和寫作(有書課程作業1)

從小學三年級作文第一次見報,到後來各種文體都偶爾能變成鉛字,再到十多萬字的科普文章帶來新客戶,我一直覺得自己跟寫作很有緣。第一次失去成爲專業作家的機會因爲一個小小的意外。當時20多歲,已經發表了一些詩歌散文和小說,有位熱心的老師願意幫助我去

原创 小夫妻和老父母的分離

前陣子想擴大工作範圍,申請了個抖音號(餘凡聊情感:dy738383),聊聊情啊,愛啊,家庭關係什麼的,無意中發現瀏覽量最大的居然是"爸媽總干預我,怎麼辦?"有人在評論欄裏寫自己的遭遇,接着就有人說經歷一樣要交個朋友,出乎意料的熱鬧。理論上講

原创 舊友與晚霞

第一次認真地看晚霞是前幾天在朋友家。落地的玻璃窗前,我坐在瑜珈墊上,後面站着先生和那位朋友,大家一起望向天邊。太陽正一點點落下來,旁邊的雲厚薄不一,因着光線變幻成不同的形狀,一會兒象個小姑娘,一會象匹小獸。忽然,朋友叫道“看!佛光出來了!”

原创 七夕節,引申三個知識點

沒有人比商家更關注節日。農曆七月七日,本來除了老奶奶們講個神話故事外沒人注意的日子,爲了能賣東西,硬是挖掘出和愛情相關的精神意義,然後就是“節日攻略”“節日禮物清單”,一一奉上,總有一條適合你---花錢。我仔細看了下這個節日的來歷和發展過程

原创 讀書待秋涼

近來事情確實多,暴雨洪水,反覆的疫情,自然環境讓人覺得世事無常;再看社會層面,“雙減”文件下發,校外機構整頓,變革已成定局,這之後孩子上學、放學、成績都該怎麼辦,統統茫然無方向。幫人安定下來的方法很多,讀書無疑是其中性價比較高的一種。如果再

原创 暴雨災害面前最需要培養孩子的三項素質

近幾日,河南強降雨相關消息報道持續刷屏,不少人借社會熱點說自己觀點,結果卻大不同,有的讓人主動淚目轉發,有的下面一片罵聲。每個家長都想把孩子教育成合格的社會人,每個成年人都是從小孩子長大的,哪些素質是一個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呢?首先,人道主義。

原创 圍繞學習,你的孩子需要學習什麼(三)

哲學家說“我思故我在”,心理學認爲“不是事情,而是對事情的理解引發了我們的情緒和行爲”。這兩種說法共同強調了思維方式的重要性,一個人怎麼思考通常決定了他如何行動。具體到孩子們的學習問題上,一方面會直接影響學業---既然考不上好大學就沒必要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