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ython進行科學計算:NumPy入門

使用Python進行科學計算:NumPy入門

image.png

程派微信號:codingpy

本文由 Python 翻譯組 最新翻譯出品,原作者爲 Jamal Moir,譯者爲 cystone,並由編程派作者 EarlGrey 校對。這是使用 Python 進行科學計算的系列文章,上一篇可點此查看:Matplotlib 快速入門

譯者簡介:cystone,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計算機學院學生。擅長領域:圖像處理,機器學習。

你可以用 NumPy 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NumPy 是一個運行速度非常快的數學庫,主要用於數組計算。它可以讓你在 Python 中使用向量和數學矩陣,以及許多用 C 語言實現的底層函數,你還可以體驗到從未在原生 Python 上體驗過的運行速度。

NumPy 是 Python 在科學計算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如果你想通過 Python 學習數據科學或者機器學習,就必須學習 NumPy。我認爲 NumPy 的功能很強大,而且入門也不難。

數組基礎

創建數組

NumPy 的核心是數組(arrays)。具體來說是多維數組(ndarrays),但是我們不用管這些。通過這些數組,我們能以閃電般的速度使用像向量和數學矩陣之類的功能。趕緊撿起你的線性代數吧!(只是開玩笑,其實並不需要很多複雜的數學知識)

# 1D Array


a = np.array([0, 1, 2, 3, 4])
b = np.array((0, 1, 2, 3, 4))
c = np.arange(5)
d = np.linspace(0, 2*np.pi, 5)

 print(a)  # >>>[0 1 2 3 4]


print(b) # >>>[0 1 2 3 4]


print(c) # >>>[0 1 2 3 4]


print(d) # >>>[ 0.          1.57079633  3.14159265  4.71238898  6.28318531]


print(a[3]) # >>>3



上邊的代碼展示了創建數組的四種不同方式。最基本的方式是傳遞一個序列給 NumPy 的 array() 函數;你可以傳給它任意的序列,不僅僅是我們常見的列表之類的。

注意,當輸出的數組中的數值長度不一樣的時候,它會自動對齊。這在查看矩陣的時候很有用。數組的索引和 Python 中的列表或其他序列很像。你也可以對它們使用切片,這裏我不再演示一維數組的切片,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切片的信息,查看這篇文章

上邊數組的例子給你展示瞭如何在 NumPy 中表示向量,接下來我將帶你們領略一下怎麼表示矩陣和多維數組。

# MD Array,


a = np.array([[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print(a[2,4]) # >>>25



通過給 array() 函數傳遞一個列表的列表(或者是一個序列的序列),可以創建二維數組。如果我們想要一個三維數組,那我們就傳遞一個列表的列表的列表,四維數組就是列表的列表的列表的列表,以此類推。

注意二維數組是如何成行成列排布的(在我們的朋友—空格的幫助下)。如果要索引一個二維數組,只需要引用相應的行數和列數即可。

背後的數學知識

爲了更好的理解這些,我們需要來看一下什麼是向量和矩陣。

向量是一個有方向和大小的量,通常用來表示速度、加速度和動量等。向量能以多種方式書寫,但是我們最有用的方式是把它們寫在有 n 個元素的元組裏邊,比如(1, 4, 6, 9)。這就是它們在 NumPy 中的表示方式。

矩陣和向量很像,除了它是由行和列組成的;更像一個網格(grid)。矩陣中的數值可以用它們所在的行和列來表示。在 NumPy 中,可以像我們前面所做的那樣,通過傳遞序列的序列來創建數組。


多維數組切片

多維數組切片比一維數組要複雜一點,同時它也是你在用 NumPy 的時候經常會用到的。

# MD slicing


print(a[0, 1:4]) # >>>[12 13 14]


print(a[1:4, 0]) # >>>[16 21 26]


print(a[::2,::2]) # >>>[[11 13 15]


                             #     [21 23 25]                            
                            #     [31 33 35]]
print(a[:, 1]) # >>>[12 17 22 27 32]

就像你看到的一樣,多維數組切片就是要分別在每個維度上切片,並用逗號隔開。在二維數組中,第一個切片的含義是對行切片,第二個切片的含義是對列切片。

值得注意的是,你通過輸入數字來指定行和列。上邊第一個例子是從數組中選擇第 0 行。(注:原文爲第 0 列,應該是作者筆誤)

下邊的這幅圖闡明瞭上邊切片的例子的含義。

image.png

數組屬性

在使用 NumPy 時,你會想知道數組的某些信息。很幸運,在這個包裏邊包含了很多便捷的方法,可以給你想要的信息。

# Array properties


a = np.array([[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print(type(a)) # >>><class 'numpy.ndarray'>


print(a.dtype) # >>>int64


print(a.size) # >>>25


print(a.shape) # >>>(5, 5)


print(a.itemsize) # >>>8


print(a.ndim) # >>>2


print(a.nbytes) # >>>200




如你所看,在上邊的代碼中 NumPy 的數組其實被稱爲 ndarray。我不知道爲什麼它被稱爲 ndarray,如果有人知道請在下邊留言!我猜測它是表示 n 維數組(n dimensional array)。

數組的形狀(shape)是指它有多少行和列,上邊的數組有五行五列,所以他的形狀是(5,5)。

‘itemsize’ 屬性是每一個條目所佔的字節。這個數組的數據類型是 int64,一個 int64 的大小是 64 比特,8 比特爲 1 字節,64 除以 8 就得到了它的字節數,8 字節。

‘ndim’ 屬性是指數組有多少維。這個數組有二維。但是,比如說向量,只有一維。

‘nbytes’ 屬性表示這個數組中所有元素佔用的字節數。你應該注意,這個數值並沒有把額外的空間計算進去,因此實際上這個數組佔用的空間會比這個值大點。

使用數組

基本操作符

僅僅會賦值、取值和得到一些屬性是不能滿足你的需求的,有時候你還需要做一些數學運算。你可以利用基本的操作符實現這些,比如 +, -, /,等等。

# Basic Operators


a = np.arange(25)
a = a.reshape((5, 5))

b = np.array([10, 62, 1, 14, 2, 56, 79, 2, 1, 45,
                     4, 92, 5, 55, 63, 43, 35, 6, 53, 24,
                     56, 3, 56, 44, 78])



b = b.reshape((5,5))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 ** 2)
print(a < b)
print(a > b)

print(a.dot(b))









除了 dot() 之外,這些操作符都是對數組進行逐元素運算。比如 (a, b, c) + (d, e,  f) 的結果就是 (a+d, b+e, c+f)。它將分別對每一個元素進行配對,然後對它們進行運算。它返回的結果是一個數組。注意,當使用邏輯運算符比如 “<” 和 “>” 的時候,返回的將是一個布爾型數組,這點有一個很好的用處,後邊我們會提到。

dot() 函數計算兩個數組的點積。它返回的是一個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一個值)而不是數組。

背後的數學知識

dot() 函數有時候也稱爲點積。理解這個函數的最好方法就是看下邊它的計算過程。

image.png

數組的特定操作符

NumPy 還提供了一些其他很有用的操作符,用於處理數組。

# dot, sum, min, max, cumsum


a = np.arange(10)

print(a.sum()) # >>>45


print(a.min()) # >>>0


print(a.max()) # >>>9


print(a.cumsum()) # >>>[ 0  1  3  6 10 15 21 28 36 45]

很明顯就能看出 sum()、min() 和 max() 函數的功能:將所有元素加起來,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

cumsum() 函數就不是那麼明顯了。它像 sum() 那樣把所有元素加起來,但是它的實現方式是,第一個元素加到第二個元素上,把結果保存到一個列表裏,然後把結果加到第三個元素上,再保存到列表裏,依次累加。當遍歷完數組中所有元素則結束,返回值爲運行數組的總和的列表。

cystone: 這裏作者說的比較拗口,其實 cumsum() 就是一個累加計算並且保存每次累加的結果,返回值就是包含所有累加結果的一個列表。比如 np.array([1, 2, 3, 4, 5]).cumsum() = [1, 3, 6, 10, 15]

高級索引

花俏的索引

“花俏的索引”是獲取數組中我們想要的特定元素的有效方法。

# Fancy indexing


a = np.arange(0, 100, 10)
indices = [1, 5, -1]
b = a[indices] print(a) #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print(b) # >>>[10 50 90]

如你所見,上邊的例子中,我們用想獲取的索引的序列作爲索引。它返回了我們索引的元素。

布爾過濾(boolean masking)

布爾過濾是一個奇妙的特性,它允許我們根據指定條件獲取數組中的元素。

# Boolean masking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a = np.linspace(0, 2 * np.pi, 50)
b = np.sin(a)
plt.plot(a,b)
mask = b >= 0


plt.plot(a[mask], b[mask], 'bo')
mask = (b >= 0) & (a <= np.pi / 2)
plt.plot(a[mask], b[mask], 'go')
plt.show()






上邊的代碼展示了實現布爾屏蔽。你需要做的就是傳遞給數組一個與它有關的條件式,然後它就會返回給定條件下爲真的值。

上邊的例子將會生成下邊這幅圖:

image.png

我們用條件式選擇了圖中不同的點。藍色的點(也包含圖中的綠點,只是綠點覆蓋了藍點),顯示的是值大於零的點。綠點顯示的是值大於 0 小於 Pi / 2 的點。

缺省索引

缺省索引是從多維數組的第一維獲取索引和切片便捷方法。例如,你有一個數組 a = [[1, 2, 3, 4, 5], [6, 7, 8, 9, 10]],那麼 a[3] 將會返回數組第一維中索引值爲 3 的元素,這裏的結果是 4。

# Incomplete Indexing


a = np.arange(0, 100, 10)
b = a[:5] c = a[a >= 50]
print(b) # >>>[ 0 10 20 30 40]


print(c) # >>>[50 60 70 80 90]

Where 函數

where() 函數是另外一個根據條件返回數組中的值的有效方法。只需要把條件傳遞給它,它就會返回一個使得條件爲真的元素的列表。

# Where


a = np.arange(0, 100, 10)
b = np.where(a < 50)
 c = np.where(a >= 50)[0]
 print(b) # >>>(array([0, 1, 2, 3, 4]),)


print(c) # >>>[5 6 7 8 9]

這就是 NumPy,不算太難,對吧?當然,這些只是一些基礎,NumPy 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如果你已經熟悉了這些基礎內容,你可以去探索一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