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pyramid_從學習金字塔思考如何高效學習

learning pyramid_學習金字塔的思考

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週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最早它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現並提出的。 —— [ 百度百科 ]

學習金字塔總結了如下圖所示了學習方式
這裏寫圖片描述
1. 位於塔尖的聽講方式,學習兩週後記住內容的5%
2. 閱讀方式,保留10%
3. 聲音圖片方式。保留20%
4. 演示方式,保留30%
5. 小組討論,保留50%
6. 實際演練,保留75%
7. 最後一種方式教給別人,保留90%

從這些方式中,我們可以看出:接收知識的過程中,運用更多的感官,可以學習的更好,練習實踐帶來的效果也相對不錯,再進一步,再理解了的基礎上教給別人效果是最好的。同時,不拘泥於某一種方式,變換不同角度,變被動爲主動纔是核心。

《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中將學習的過程分爲輸入、理解、拓展、糾錯、測試、應用這樣幾個過程,幾個階段相互交錯、相互協同,同時也需要反覆。結合學習金字塔中的幾種學習方式,可以發現學習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個閉環系統,其中對學習內容有所反饋對學習效果尤爲重要。

金字塔底的以教爲學,在交流表達中展示自己所學、所思,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樣的檢驗能夠倒逼我們前面的學習過程。以教爲學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一對一或一對多的講給別人,包括寫作的方式發表。不管形式如何,在講之前肯定已經過了一遍腦子,輸入了要講的內容,對其中的細節有了理解。講的過程中又調用一遍,並且經過加工處理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時可能自己或別人又會發現很多問題。講完之後,還能收到對方的反饋,針對反饋我們進行查漏補缺,再次總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方法雖好,還需要自己多去實踐、應用,平時在瞭解、理解的基礎之上,通過博客或交流分享的方式,去想如何表述給別人,讓他們也理解,過程中的提高無疑是巨大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