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的基礎理論

在入門軟件測試時,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什麼是軟件測試。

簡單的說,軟件測試就是通過手工或者自動化的手段去運行或檢測軟件,以找出軟件系統中跟需求規格書中不一致的地方,提高軟件質量。

所有不符合需求規格書的地方都是錯誤或缺陷。

接下來就是要清楚軟件測試中的幾種分類。軟件測試可以分成很多類,這裏我主要提一下我認爲必須要知道的幾種。

  1. 按測試階段分: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
  2. 按測試手段分: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手工測試和自動化測試、靜態測試和動態測試。
  3. 按測試類型分: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兼容性測試、文檔測試、安全測試、部署測試、可靠性測試、本地化測試。
  4. 按測試模式分:瀑布模型、敏捷測試、基於腳本的測試ST、探索式測試ET、基於風險的測試RBT。
  5. 還有一些其他測試,如迴歸測試、冒煙測試、Monkey測試、A/B測試。

剛入門的時候,不需要以上的測試都要懂,一般最開始學的就是黑盒測試。

軟件測試的流程:需求分析---測試計劃---測試用例設計---測試用例編寫---測試用例評審---測試用例執行---提交Bug報告---測試總結。

在測試用例設計中,用的一般是黑盒測試的一些方法。入門的也必須學會這幾種方法: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分析法、因果圖和判定表、正交試驗法、場景法、狀態遷移法、錯誤推測法。

在測試用例的編寫中,使用的工具可以是Excel,這是比較原始的。也可以藉助一些專業軟件,如ALM、禪道、testLink、JIRA等。

測試用例一般包括的內容有:用例編號、用例名稱、測試背景、前置條件、優先級、重要級、測試數據、預期結果、實際結果、備註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