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商學院(1)--賣iPad給小孩一定要從父母的教育賬戶裏掏錢


本期出鏡人物介紹:

盒教授:某著名商學院教授,某諮詢公司首席諮詢顧問

盒仔:盒子支付程序員,某商學院在讀學生

盒仔最近發現,自己買東西的時候,有時候根本不在乎價格多出幾百,有時候連幾塊錢都不願意多出,這是什麼原因呢,盒仔百思不得其解。       

他帶着這個疑惑來到了課堂,向授課的盒教授請教了這個問題。

盒仔:“盒教授你好,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不得其解,特地來請教。”

盒教授:“什麼問題?”

盒仔:“我在買東西的時候,有時候根本不在乎價格多出幾百,有時候連幾塊錢都不願意多出,這是什麼原因呢。”

盒教授:“這個問題啊,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這個問題涉及到一個概念:心理賬戶。是什麼意思呢,先看看這個概念的定義是怎麼說的,心理賬戶是指由於消費者心理帳戶的存在,個體在做決策時往往會違背一些簡單的經濟運算法則,從而做出許多非理性的消費行爲。是芝加哥大學行爲科學教授查德·塞勒提出的概念。”

盒仔:“呃……不是很明白……

盒教授:“給你舉個例子吧。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看一場電影,電影票價是80元,在你馬上要出發的時候,你發早上你丟了80元現金。你是否還會去看電影呢?實驗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舊去看。可是如果情況變一下,假設你早上花了80元錢買了一張今天晚上電影票。在你馬上要出發的時候,突然發現你把電影票丟了。如果你想要去看電影,就必須再花80元錢買票,你是否還會去看?結果是,大部分人回答說不去了。”

盒教授接着說:“簡單的說就是每個人心理中的錢都有不同的心理賬戶,就像你的錢放在不同的銀行賬戶一樣,當你買產品時會從賬戶裏取出來。

盒教授:“有點感覺沒有?”

盒仔:“貌似明白了一點,我舉個例子你看看對不對?”

盒仔:“比如說,一個孩子要買一個iPad,這時候我該如何推薦,如果我對孩子的父母說iPad功能很多,可以聽音樂、看電影、打遊戲,我這是想從父母的娛樂賬戶掏出三百美金。我決定換一個方式向孩子的父母推薦iPadiPad是一款非常適合孩子教育的產品,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可以幫助孩子擴展思維,這就是從父母的另一個心理賬戶掏錢:教育賬戶。讓父母爲孩子從教育賬戶裏掏錢的機率要比從娛樂賬戶裏掏錢的機率高於很多。”

盒教授:“這個例子很恰當,這個就是說明從哪個心理賬戶掏錢的區別。”

盒仔:“謝謝教授!”

盒教授:“大多數情況下,用戶並不是不願意花錢去買你的產品,只是你的這個產品沒有在他願意付費的心理賬戶裏面。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的產品從用戶不願意付費的心理賬戶裏轉移到用戶願意付費的心理賬戶裏,也許你會發現用戶變得很大方的去購買你的產品。

朱克鋒|盒子支付程序員,大話商學院系列作者,公衆號:InfoSay 維護者,敏捷社區活躍推動者,Linux愛好者,高級軟件工程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