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 TV 與 IPTV 的區別

什麼是OTT
  OTT 是“Over The Top”的縮寫,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這種應用和目前運營商所提供的通信業務不同,它僅利用運營商的網絡,而服務由運營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目前,典型的OTT業務有互聯網電視業務,蘋果應用商店等。
OTT應用
  應用商店是典型OTT應用,蘋果開通App Store後,Google開通了Android Market、諾基亞、微軟等以及一些運營商均開通了自己的應用商店,應用商店得到迅速普及,是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發展趨勢。應用商店最大的特點是開放性,一些原來由基礎運營商、增值運營商提供的業務現在開始在應用商店提供,對原有的電信行業商業模式形成了重大影響,也對行業監管帶來了挑戰 

 OTT TV是“Over The Top TV”的縮寫,是指基於開放互聯網的視頻服務,終端可以是電視機、電腦、機頂盒、PAD、智能手機等等。意指在網絡之上提供服務,強調服務與物理網絡的無關性。通過互聯網傳輸的視頻節目,如PPS、UUSEE等平臺的內容傳輸到顯示屏幕(包括電視)上。
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OTT TV就是互聯網電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集成互動電視功能的全功能的互聯網電視。
OTT TV (Over-The-Top TV),即以Over-The-Top 方式服務的互聯網電視。如2010年在市場上推出的Apple TV及Google TV即是此種模式。
在國際上,OTT TV指通過公共互聯網面向電視傳輸的IP視頻和互聯網應用融合的服務。其接收終端爲互聯網電視一體機或機頂盒+電視機。
OTT業務
  OTT服務也稱爲OTT業務。OTT Service是指Over-The-Top式服務,通常指一種架構在網絡運營商提供的網絡之上的服務業務,如Skype,Google Voice,QQ等。它可以是網絡運營商提供,也可以是第三方提供。目前第三方提供的更多,網絡運營商由於OTT業務的興起,日益被管道化。它被稱爲OTT服務是因爲它運營在用戶已經獲得的網絡之上而且不需要網絡運營商額外的商業/技術支撐。
  OTT業務的鼻祖來源於Skype公司,當年,Skype發明了網絡電話,可讓人們免費高清晰與其他用戶語音對話,也可以撥打國內國際電話。後來谷歌等互聯網企業也都效仿,利用運營商的寬帶網絡發展自己的免費語音通話業務。在國內,Skype公司早就被當年的信息產業部叫停,但騰訊的微信後來崛起,並以社交業務的形式出現,但仍是典型的OTT業務,因爲微信可以實現免費語音通話,如今很多中國人出國只要能免費上網就立刻用微信通話,原因正是可免去國際漫遊通話。
OTT TV
  1.概念
  OTT TV是“Over The Top TV”的縮寫,是指基於開放互聯網的視頻服務,終端可以是電視機、電腦、機頂盒、PAD、智能手機等等。
  2.OTT TV三種發展模式[1]
  從世界範圍來看,全球OTT TV有3種發展模式,第一種是歐洲的兼顧傳統廣播電視與OTT服務的HBBTV模式,第二種是完全以互聯網架構爲基礎的美國開放式OTT模式,第三種則是中國所形成的強調內容監管的可管可控模式。
  1.HBBTV 模式是 Hybrid Broadcast/Broadband TV的簡稱,作爲一種混合廣播技術,它是一種與DVB兼容的內容發佈平臺的應用功能,除最基本的廣播之外,HbbTV在聯網服務方面則有VOD、時移電視、互動廣告、在線購物等應用。
  2.美國開放式OTT模式,則以Google TV、Hulu 、Netflix和iTV爲代表。中廣互聯CEO曾會明認爲,美國OTT模式是一種以開放互聯網服務爲核心的觀點,其核心目標是尋求將家庭設備也互聯起來,視頻服務不再成爲廣電運營商的專利,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硬件設備商以及內容生產商等都將自身定位於視頻產業的參與者並獲取相應價值。在這一進程中,除PC終端外,OTT視頻服務逐漸向iPhone、iPad及互聯網電視等多終端覆蓋。
  3.中國可管可控模式。對中國OTT行業而言,內容的可管可控是必須正視的問題,相對於國外的技術驅動模式,中國的行業政策對一個產業發展有着深刻的影響。
  廣電總局採取了牌照制方式來實現對OTT的可管可控,由廣電總局認可的集成牌照方負責提供內容播控,且互聯網電視與牌照方客戶端完全綁定,通過牌照方的集成播控平臺對客戶端實行控制和管理。業內人士認爲,這一管制思路與歐洲的HBBTV與美國的開放式OTT均存在本質區別。
當前我國互聯網電視牌照有7 張,分別是CNTV、百視通、華數、南方傳媒、湖南廣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在我國,OTT TV是指通過公共互聯網面向電視機傳輸的由國有廣播電視機構提供視頻內容的可控可管服務。接收終端一般爲國產互聯網電視一體機。
目前我國對廠商提供OTT TV服務有如下要求:
(1)其播出平臺,必須由獲得牌照之集成服務商(央視、文廣、華數)提供,而一般家電廠家不得涉足播控平臺。
(2)其內容來源,必須由獲得互聯網內容服務牌照的廣電播出機構提供,非廣電機構無法獲得。
(3)電視設備中對播出平臺及內容來源的集成要求:一臺電視機只能植入一家集成商的客戶端,但同一品牌不同型號可以植入不同客戶端

========================================================================================
OTT(Over The Top),在通信領域,指的是藉助運營商的網絡服務,提供包括短信、語音甚至視頻類的服務。而在電視領域,OTT TV則是通過運營商的網絡,向用戶提供電視節目。國際上,OTT TV通過公共互聯網面向用戶的各類網絡收視終端(電視、電腦、Pad、智能手機等)傳輸IP視頻和互聯網應用等融合服務。
與傳統的模擬式有線電視和經典的數字電視不同,OTT TV與IPTV均是通過IP網絡傳播視頻內容的,但是IPTV和OTT TV在許多方面仍然有着本質的區別。在我國,基於國情和一些政策的影響,國內的OTT TV與IPTV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內容提供商
由於政策的限制,運營IPTV和OTT TV均需要獲得相關部門頒發的相關牌照。
目前已取得IPTV的內容提供商牌照的包括上海文廣、央視國際、南方傳媒、國際廣播電臺等。
OTT TV的內容提供商爲互聯網集成平臺牌照商,包括華數、百事通、南方傳媒等共7家。
業務運營商
IPTV業務的業務運營無疑由電信運營商負責
OTT TV業務的服務由7家互聯網集成平臺牌照商提供,用戶在租用了運營商的寬帶業務後,OTT業務不會再爲電信運營商帶來其他的收益
網絡
IPTV電視內容的傳播基於電信運營商搭建的專用網絡,前期投資較大,但是對於用戶來說網絡帶寬和視頻質量都有保證。
OTT TV的傳播只需普通的公共寬帶互聯網作爲基礎,需要一定的帶寬才能保證視頻服務質量。在未來幾年內,光網絡對於寬帶互聯網帶寬的大幅提升,將在很大程度上保證OTT TV甚至高清OTT TV的視頻質量。
終端
IPTV的終端爲運營商集採STB+普通家庭電視。由於IPTV機頂盒一般情況下由運營商在用戶辦理業務時贈送,成本較低,且需配合IPTV專網,開放性和可操作性受到限制,多爲非智能機頂盒。
OTT TV的終端爲OTT機頂盒+顯示屏(電視、電腦、Pad、手機等),機頂盒甚至可以置於電視機內。目前比較流行的主流機頂盒基本是硬件廠商與獲得牌照的7家牌照商合作,推出服務與硬件綁定的智能機頂盒。
視頻編碼技術
IPTV視頻使用的是H.264視頻編碼技術。
OTT TV的視頻根據機頂盒等終端配置,支持多種視頻編解碼技術。相對IPTV視頻,碼率較低,且有自適應功能,以便在較差的網絡環境下保持服務不中斷。
=========================================
IPTV 是電信運營商通過IP 專網和專用的IPTV 機頂盒開展的一項視頻業務, 其顯示終端通常是電視機。
OTT TV 則是通過公共互聯網來開展的一項視頻業務, 其顯示終端可以是個人電腦, 也可以是電視機或平板電腦等其他顯示終端。
OTT TV 的服務供應商可以是電信運營商, 也可以是各種各樣的視頻網站和電視節目製作機構; 所以, OTT TV 有着多屏分發, 多屏互動的天然優勢
1、傳輸:IPTV走的是IP城域網,OTT走的是互聯網Internet
2、內容:IPTV主要是牌照商的內容;OTT除了牌照商內容+視頻網內容(有版權)+其他
3、屏幕:IPTV還是隻對電視屏;OTT多了Pad、Phone的屏幕(所謂的多屏互動)
4、業務運營商: IPTV爲電信運營商負責 , OTT TV爲互聯網集成平臺牌照商
其他的多多少少還有一些,主要還是政策監管太嚴,感覺上OTT與IPTV就是物理網絡傳輸性質的不同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