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的錢途與前途

iSmart-艾思www.smartmobi.com.cn

來源:it經理人世界

隨着互聯網創投熱點一波接着一波,趙楊(化名)名片上的頭銜也換了好幾版。

起初趙楊的名片上是某社交網站創始人,那時候社交正火,他 很順利地拿到了第一輪投資。之後VC們追捧電商,給出的估值高得似乎不要錢,趙楊搖身一變成了某返利類網站CEO,而之前做的社交網站錢燒得差不多了, “不瞞你說,半死不活。”如今,大部分VC對電商團購早已敬而遠之,趙楊開始對外宣稱自己正在做一個新項目,他不願透露更多細節,但所屬領域“肯定是移動 互聯網。”

 

 

回 顧創業之前在社交網站的工作經歷,趙楊覺得恍若隔世。這幾年創投圈熱點頻仍,漲潮迅猛退潮也快,一些VC/PE們似乎輪番被打了雞血,渾然不覺上一輪投資 失敗的傷口尚未結痂。一次又一次跳入河中淘金的創業者比如趙楊,雖然極力要求隱去自己的姓名,但不否認至今還有不少趙楊們,其下河的初衷,並非興趣或經驗 驅動,“只是不斷追隨投資熱點而已。”趙楊承認,“尤其是前兩年,真以爲這個市場是錢多、人傻、速來。”

退潮之後才發現誰在裸泳,趙楊們現在只想快點上岸。在狂熱退散之後,相對而言,熱點尚存的移動互聯網似乎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誰動了我的奶酪?

“今年上半年整個VC和PE投資下降了60%,只有移動互聯網沒有下降,所以這個領域是VC們比較關注的領域。” 清科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倪正東表示。

2012 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披露的投資事件達30起,其中,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數爲17起,披露投資金額總額約爲3.78億美元,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約爲 2225萬美元。這部分得益於產業趨勢的正面推動。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預測,今年年底移動互聯網用戶的規模超過5億,整個規模能夠超過1300多億元的產 值收入,此外中國移動互聯網在明年用戶或許將超過互聯網的用戶。

然而移動互聯網並非全無隱憂。2005年至今,這一領域的投資依然是A、B 輪佔多數,這意味着投資遠未到收穫期。之前一度被投以青睞的電子商務從“不差錢”到驟然冷卻對移動互聯網亦是一個警告。“電商去年融的錢40億美元,20 億美元給了分衆這樣的公司,還有給了姚晨這些明星做廣告。”倪正東說,“移動互聯網不要成爲下一個電子商務。”

漲潮時期的移動互聯網,還要防範其他創投戰線投下的另一層陰霾:在投資趨緩時創投關係的震盪。當前移動互聯網的投資仍偏向早期,在這條更長的價值鏈和時間跨度上,更有可能中途換帥,特別是在融資前後。

“在硅谷,80%的公司創業者最後都不是CEO了。”華山資本創始合夥人陳大同告訴記者,“即使留下,也可能成了CTO。”陳大同曾在硅谷成功創業,回國創辦了展訊通信,後者於2007年在美國NASDAQ上市。

在硅谷,連續創業者很多,“一大堆CEO在找事幹,供應充足。”再加上其創業文化相對開放,VC的處理方式也更爲成熟,創投雙方接受這一變化也相對容易。

一些VC開始懷念兩年前,那似乎是更好的年景。當時市場上錢少項目多,後者質量也更高,而現在稍微好一點的項目很快就在圈子裏流行起來,創業者也容易“恃寵而驕”漫天要價。另一個令VC心生警惕的是,大公司在移動端的戰略越來越激進積極。

智能手機的普及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這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副總裁曹毅之前的預計基本一致。但令他意外的是,這個速度“有點太快了。”

由 微信發起的語音通信應用之戰,以令人猝不及防的速度告一段落。去年一年,微信在4個平臺上共發佈了共44次更新版本。隨着視頻聊天等功能的加入,之前一度 處於第一戰線的一些創業公司開始退居二線。移動互聯網的快速迭代、大公司不輸於創業者的執行力與戰鬥力,深刻改變了PK法則。

“留給創業者的時間縫隙和空間縫隙更小了。”曹毅對記者表示。此外,一些強勢平臺的約束行爲也可能對某個細分領域造成衝擊。iOS的數次升級都會幹掉一批嶄露頭角甚至炙手可熱的公司,“比如Siri對一些剛冒出頭的語音搜索類公司的改變等。”曹毅說。

不可否認的是,媒體在其中的作用十分微妙。“有些創業者比較高調,過早暴露了自己的意圖。”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姜皓天告訴記者。這可能讓一些公司感受到威脅,特別是觸到其核心業務的時候,尤其是大公司,不可能坐視不管。

爲 避其鋒芒,一些移動互聯網轉而挖掘O2O的機會。因爲“大公司不見得會很快進入這一領域,”曹毅認爲,“尤其是一些offline的工作,不過現在微信也 在發力。”面對更趨殘酷的競爭,創業者需要把握好“踩剎車和踩油門”的時機。“如果對自己的產品、行業趨勢或服務不是很有把握,還有用戶獲取成本高、留存 率也不高、商業模式不清晰的時候,應該控制成本。”進而延長喘息時間。一旦“挖到水,就要踩油門,而且要更快。

因此,O2O也非不敗法則。在進入這一細分領域時,需要至少對兩點有充分的瞭解和估計。“創業者要對線下企業的IT化程度有足夠的瞭解。”姜皓天認爲,“同時,進入線下企業的價值鏈,這一突破不易,創業者對自己的這一能力要有一個理性的估計。”

無論如何,“如今的創業形勢比前十年更好了。”陳大同認爲,“關鍵是人才與團隊的供應。”過去10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培養了一撥人,第一撥中有些繼續創業的人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有些進入大公司擔任高管。這爲移動互聯網的創投界準備了一批有創業潛質和管理經驗的人與團隊。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當中的代表,在這個希望與風險並存的市場裏各施解數的能力。

美麗說:PC到移動的機會

社會化電商正在挖掘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新機會。去年7月份,美麗說開始正式啓動移動互聯網戰略,8月份成立無線事業部。“移動互聯網是大勢所趨,隨着移動終端和網絡的普及,尤其是在女性時尚這個領域裏,是非常有想象空間的。”美麗說CEO徐易容告訴記者。

去 年底第三輪總額2000萬美元的融資爲美麗說的移動戰略準備了彈藥。在披露融資消息時,徐易容就曾對外表示,此次融到的資金將重點投入到無線領域。到目前 爲止,除了技術、產品、商務方面的人員配備,在市場推廣方面已經投入1000多萬元人民幣的資金,用於開放平臺、各大應用市場和廠商內置等渠道的推廣。

目前爲止,美麗說移動客戶端激活用戶數破千萬,並且和聯想、金立等手廠商達成戰略合作意向,今年所出的所有女性機型都會內置美麗說。“我們無線這一塊按流量的話已經和網站持平。”美麗說無線事業部總經理胡嵩說,“預計明年我們無線的UV就可以超過網站的UV。”

社會化電商的主場會從PC端向移動端大舉遷移嗎?這一結果還有待觀察。不過與PC端相比,移動端的社會化電商提供了更爲豐富的場景。

通過移動端,社會化電商可以提供更爲個性化的運營方式。比如針對登錄用戶,美麗說可以根據其瀏覽習慣,向其推薦可能感興趣的用戶。手機拍照功能強化了圖片分享的場景,每天拍照上傳的用戶目前已經過萬。

同時移動端的手機推送功能也開始發揮效力。美麗說可以根據當下季節、事件和潮流熱點,向用戶推送資訊。比如奧運或十一長假旅遊度假的相關信息。這一推送可以直接出現在用戶手機桌面,相對於PC端的界面,移動端的推送更爲主動和個性化,到達用戶的成本也更低。

鑑 於手機的隨身性,移動端的美麗說也與女性線下逛街場景更爲吻合並能實現更爲自然的場景拓展。通過與一些品牌達成合作,品牌方將商品目錄提供給美麗說,美麗 說可以把商品目錄和二維碼對應起來。用戶對二維碼拍照只是上傳一個編碼而已,恰恰解決了傳統PC條件下網絡環境和流量的制約問題。

在移動端 的佈局讓美麗說成爲微信開放平臺接入的首家第三方合作伙伴。當時微信已是一個1億規模的平臺(最新數據已超2億),“張小龍希望找到一些垂直領域做得比較 好的合作伙伴,於是主動聯繫到了我。”徐易容告訴記者,“美麗說絕大部分的用戶同時也是微信的用戶,而女性用戶在購物的時候很自然地會想到徵求閨蜜的意 見,因此微信是一個天然的通路。”

從互聯網領域生長出來,進而參與到移動互聯網戰局之中,這將是越來越多企業在來年的重大戰略轉移。不過,移動互聯並非完全是一輛順風車而已。

當 前,“美麗說的技術團隊佔到近50%,商業產品和銷售運營團隊佔到15%左右。”徐易容說,“主要和廣告客戶包括一線的時尚大牌,比如巴黎歐萊雅、雅詩蘭 黛和蘭蔻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電商客戶,比如京東商城、好樂買等。另外聯想、三星等IT廠商以及別克汽車也是我們的客戶。”

而美麗說進入移動互聯網之後,將激活更多接近線下逛街的分享場景,勢必增加他們與線下商家打交道的機會,與美麗說現有的客戶相比,這些線下商家對於移動互聯網的商務合作還相對陌生,這意味着增派商務力量,對未來合作伙伴的再教育也是美麗說必需面對的課題。 

儒豹:二三線的巨大長尾

韓 鬆是一個典型的高學歷海歸創業者。他本科與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曾在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3年,而後赴美留學,獲得南加州大 學(USC)計算機系多媒體中心博士學位。之後他曾就職於硅谷Informix(英孚美)、雅虎等公司,從事搜索引擎和數據挖掘項目的研發。

不過當他“提着箱子回國”之後,服務的卻是相對低端的人羣。賣茶葉的、刷油漆的、經營帳篷生意的、搞汽配的……都是他的客戶。韓鬆笑稱自己這是“用高科技解決小問題。”

正是這些看起來有些低端的客戶和“小生意”讓韓鬆創立的儒豹手機搜索獲選《福布斯》2011年最賺錢移動互聯網公司。在這份不久前發佈的名單上,位於長三角的儒豹位列第16位。

目前爲止,儒豹的收入構成中,“基本上80%來自於各行各業的中小微企業。”韓鬆說。這些客戶很少通過PC上網,韓鬆剛開始和他們打交道的時候,發現好多人名片上“連E-mail都沒有。”然而正是這些人成爲手機上網的主力人羣,也願意嘗試移動互聯網技術帶來的服務。

在移動互聯網中,手機搜索是商業模式相對清晰的領域。當前移動搜索的盈利大多延續了PC端搜索引擎的模式,關鍵詞廣告是其主要來源。宜搜主打關鍵詞廣告和遊戲軟件合作運營。易查主攻海外尤其是日本市場,而儒豹去年的幾千萬元營收也不在京廣滬深,而是蘇州、浙江、東莞等地。

沿海二三線城市裏,不乏富庶且充滿活力的中小微企業,韓鬆抓住了一個巨大的長尾。總部設在蘇州工業園區的儒豹,去年開始實現盈利,在北京、西安、深圳等城市設立了分公司。“開始在溫州、寧波、東莞、佛山等地,今年擴展到綿陽、成都、合肥等更多城市。”韓鬆告訴記者。

這 些中小微企業主很多不知道谷歌,也不懂什麼是移動互聯網,但他們知道儒豹可以爲其提供一攬子式的營銷套餐方案,比如建立手機網站和客戶端。客戶的操作是傻 瓜化的,只要在手機上自己更新一次,儒豹的後臺就可以將這一更新同步到電腦網站裏,針對有特定需求的客戶,儒豹可以自動爲其生成客戶端軟件。針對中小微企 業的認證需要,儒豹與商務部合作,提供企業的認證評級服務。“你這家公司是皮包公司還是實體的,我們會通過照片、視頻、營業執照等方式綜合打分進行評 級。”韓鬆告訴記者。此外,儒豹還發展了包括4萬多家企業和1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媒體在內的聯盟。

由此,儒豹通過手機搜索,介入了移動商 務層面。此外,垂直頻道的資訊組合方式也使得手機端上提供的信息更爲個性化。2006年,韓鬆就提出谷歌的PageRank即網頁排名在手機上會失效。 “我們是以人爲中心的算法,模型參數也是描述人的。”手機終端的特性需要根據手機型號、用戶地理位置等更多約束條件來設定更爲人性化的搜索。

聚焦於二三線城市的地域戰略爲韓鬆帶來的不僅僅是巨大長尾。“政府扶持也是我們的核心優勢。”韓鬆說。在京廣滬深等城市,成長中的中小創業公司很難實現盈虧平衡,而一些二三線地方政府則求賢若渴,政策也更優惠。

韓 鬆記得前幾年曾有手機網站舉辦過50強評選活動,但2008年、2009年金融風暴期間,很多企業沒能挺過去,大部分已經死掉了。“而我們幸虧有政府的資 金扶持,否則當時也可能倒閉了。”韓鬆坦言。除了公司的工資之外,當地政府還給其工人人均2000~3000元的工資補貼,使得儒豹員工的收入高於當地平 均水平。“這爲我們吸納人才方面增加了競爭力。”

將之前的高科技背景用來解決草根需求,這一放下身段的決定在韓鬆看來沒有什麼好掙扎的。 “在2006年前大家都看不清移動互聯網的時候,蘇州工業園區就表示很看好,鼓勵和歡迎我來蘇州創業。”而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自己的用戶並不在大城市的時 候,韓鬆就決定和他們在一起。“誰來誰就是我們的客戶。”韓鬆說,“手機搜索需要更個性化,而我們和客戶擠一個公交車,更瞭解這一人羣的特點。”

覓我:機變與堅持

覓我信息起初爲人所知是因爲一款短信管理應用:愛短信,之後它們還做了一款撥號增強軟件,當二手交易應用“淘身邊”推出的時候,覓我進入了O2O這一領域。

進 入這一細分領域,對於創業者來說並非全無矛盾。“如果只注重offline,發展會慢一些,如果只注重online,則要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北京覓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朱志告訴記者。基於不同的創業生態,Pinterest 和Instagram這類“小而美”的公司在國內會很難找到機會。

朱志和覓我信息的數次轉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頗具代表性。移動互聯網產業環境更爲多變,創業與轉型的機會轉瞬即逝,“平臺的發展,巨頭的發力等情況都會對創業者產生重大影響。”朱志認爲,“創業者需要不停捕捉市場熱點,尋找可能爆發的突破點。”

朱 志之前曾從事手機芯片製造,組建過測試工程團隊。2005年加入飛利浦半導體公司,負責上海市場和全球手機產品線戰略合作,之後他還進入過手機軟件外包領 域。2010年創辦覓我信息不久,他們基於塞班系統開發的IM軟件“愛短信”即擁有超過160萬的活躍用戶,併成爲塞班平臺上當時唯一的付費軟件。當時朱 志還在芬蘭安排了團隊。

然而塞班的沒落讓朱志不得不轉而“投靠”iPhone和Android,並開發了基於淘寶API系統的二手商品移動交易平臺“淘身邊”。

開發“淘身邊”之後,覓我信息開始進入創業的另一個階段:從技術主導到運營主導。“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技術團隊佔了95%,現在技術和運營人員各佔五成。”朱志說,“對技術的依賴相對少了,更多需要對二手交易的理解,比如如何選品、促進成交量等。”

這一轉型也來自於投資人的建議。當時投資方提出這一想法,朱志沒有馬上答應,然後他“想了七天七夜”,終於決定還是這麼幹。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朱志就帶領其團隊開發出了“淘身邊”。“當時他們(投資人)很吃驚。”

對 於創業公司而言,不少轉型是發生在融資之後。融資之後的轉型可能是VC們提供的增值服務,也可能是來自於資方或變現的壓力。而淘寶官方統計數字顯示,上線 兩個月,“淘身邊”即成爲“繼美麗”說後第二個UV過萬的淘寶合作應用平臺,並曾位列總榜前10名、生活類應用第1名。時至今日,手機端IM工具的多方競 爭和微信的強勢,加劇了愛短信的競爭壓力,“淘身邊”的新行情則驗證了投資方、朱志及其團隊的前瞻性。

朱志不否認他們遇到了好VC,對方有三件事令他印象深刻。“吃飯的時候他們總說我們買單。”朱志笑起來。去年整個創投形勢不大好的時候,投資人說“不用怕,我們在。”在市場紛亂的時候,對方建議朱志“把握好內在,不要亂花漸欲迷人眼。”

機變與堅持的平衡,有時候有運氣的成分。不過創投雙方的相互尊重至少能幫助雙方不偏離航向。“投資者是副駕駛,方向盤是在創業者手上。”朱志說,“投資人幫助你剎車和踩油門,但命運是創業者自己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