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敗於德國原因總結

阿根廷敗於德國原因總結

首先阿根廷隊是一支有馬拉多納情節的球隊,這種情節決定他們不能脫離一個核心,否則就會變成一盤散沙,而自馬拉多納以後,能夠樹立爲球隊核心的人連主教練都說不清楚,因爲阿根廷人總是一有幾場球表現出色的球員就拿來與馬拉多納相比,球場上到底誰能真正扮演"馬拉多納"呢? 被拿來與馬拉多納相比的有梅西、裏克爾梅、薩維奧拉等,這麼多"馬拉多納"已經讓阿根廷人自己也盲目了,以至於在與德國的比賽中主教練竟然輕易就把裏克爾梅換下,導致中場失控打入加時沒有任何起色,從裏克爾梅換下之後,德國隊控球上升9個百分點,我們是否可以從此看到些什麼?裏克爾梅是否正是這場球賽的“馬拉多納”!
第二,阿根廷的守門員受傷是失敗的轉折點,導致換守門員的人是德國隊的克洛澤,爲德國隊扳平進球的是他,同時爲德國隊奠定勝局的也是他,開賽60多分鐘時克洛澤撞傷阿根廷的守門員阿邦丹謝利,7分鐘後阿邦丹謝利身體不支只得被換下場,而這次意外的換人打亂了阿根廷的換人計劃,導致佩克爾曼換人失誤,用5號坎比亞索換下了10號裏克爾梅,把22號克魯斯換下了9號克雷斯波,本來在賽場上裏克爾梅總是受到兩名以上的德國球員夾擊,他牽制了德國隊的中場,但佩克爾曼認爲裏克爾梅在中場因爲受夾擊沒有也不可能有更好的表現,殊不知克林斯曼恰恰懼怕裏克爾梅故不惜以重兵夾擊防守,一旦裏克爾梅被換下也就相當於解放了德國隊的中場。由於換守門員浪費了一個換人名額,梅西再也沒有機會上場了。而阿根廷換上一個沒有作好準備的替補守門員爲後來的點球大戰的失敗埋下了的伏筆!能夠不經意撞傷阿根廷守門員也是克洛澤的運氣、是德國隊的運氣!
第三,主教練佩克爾曼是最大的原因。從技術上阿根廷絕對不遜於德國,相反還略高一籌,但是比賽竟然敗了,主教練糟糕的排兵佈陣、沒有用好人和沒有堅定的戰術(內心矛盾)是根本原因(包括中間的換人失誤),從開場來看,梅西和坎比亞索沒有首發讓德國隊主教練克林斯曼高興了一把,顯出了佩克爾曼過於謹慎保守的心理,從中間換人來看佩克爾曼換下里克爾梅又讓克林斯曼驚喜了一把,賽後克林斯曼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看看首發陣容,阿根廷非常尊敬我們,坎比亞索和薩維奧拉都沒有先發,在比賽中段,他們又將裏克爾梅和克雷斯波換下,所以他們非常重視和尊敬我們。”。戰術上採用打低位球或落地球來避開身材高大的德國隊的高位優勢本來是很有效的,矮個子特維斯多次耍穿檔球過人讓德國人受了侮辱又無可奈何,但是佩克爾曼在中間換人時竟然換上1米90的高個子前鋒克魯斯 ,希望他能頭球立功,事實上德國的後衛平均身高1米94,以這樣的想法做出這樣的策略使人立刻覺得佩克爾曼比起克林斯曼來在謀略上要低了一個檔次。
第四,裁判不公,主裁判偏袒東道主,看過球賽的人都很清楚,不必多說!
第五,阿根廷點球大戰隊員出場順序不合理,把後衛隊員排在前面打點球多少有點說不過去,結果前鋒還沒表演點球比賽就結束了。難道阿根廷的前鋒和前衛有那麼差,打不進點球?佩克爾曼的內心太矛盾了,完全是一個僥倖心理在應付比賽! 

2006-7-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