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UDP

1、TCP和UDP連接的區別

主要區別就是

第一個就是TCP是需要與對方建立連接的情況下傳輸,即他是面向連接的協議;tcp有三次握手的過程;

udp不需要建立連接,

第二個就是TCP可以保證傳輸的數據準確性,UDP不能保證,可能產生丟包;

其他:

TCP/IP協議集包括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網絡訪問層。
其中應用層包括:
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萬維網的基本協議.
文件傳輸(TFTP簡單文件傳輸協議):
遠程登錄(Telnet),提供遠程訪問其它主機功能,它允許用戶登錄
internet主機,並在這臺主機上執行命令.
網絡管理(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該協議提供了監控網絡設備的方法,以及配置管理,統計信息收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等.
域名系統(DNS),該系統用於在internet中將域名及其公共廣播的網絡節點轉換成IP地址.
其次網絡層包括:
Internet協議(IP)
Internet控制信息協議(ICMP)
地址解析協議(ARP)
反向地址解析協議(RARP)
最後說網絡訪問層:網絡訪問層又稱作主機到網絡層(host-to-network).網絡訪問層的功能包括IP地址與物理地址硬件的映射,以及將IP封裝成幀.基於不同硬件類型的網絡接口,網絡訪問層定義了和物理介質的連接.

CP三次握手過程
1 主機A通過向主機B 發送一個含有同步序列號的標誌位的數據段給主機B ,向主機B 請求建立連接,通過這個數據段,
主機A告訴主機B 兩件事:我想要和你通信;你可以用哪個序列號作爲起始數據段來回應我.
2 主機B 收到主機A的請求後,用一個帶有確認應答(ACK)和同步序列號(SYN)標誌位的數據段響應主機A,也告訴主機A兩件事:
我已經收到你的請求了,你可以傳輸數據了;你要用哪佧序列號作爲起始數據段來回應我
3 主機A收到這個數據段後,再發送一個確認應答,確認已收到主機B 的數據段:”我已收到回覆,我現在要開始傳輸實際數據了
這樣3次握手就完成了,主機A和主機B 就可以傳輸數據了.
3次握手的特點
沒有應用層的數據
SYN這個標誌位只有在TCP建產連接時纔會被置1
握手完成後SYN標誌位被置0

TCP建立連接要進行3次握手,而斷開連接要進行4次

1 當主機A完成數據傳輸後,將控制位FIN置1,提出停止TCP連接的請求
2 主機B收到FIN後對其作出響應,確認這一方向上的TCP連接將關閉,將ACK置1
3 由B 端再提出反方向的關閉請求,將FIN置1
4 主機A對主機B的請求進行確認,將ACK置1,雙方向的關閉結束.
由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斷開可以看出,TCP使用面向連接的通信方式,大大提高了數據通信的可靠性,使發送數據端
和接收端在數據正式傳輸前就有了交互,爲數據正式傳輸打下了可靠的基礎
名詞解釋
ACK TCP報頭的控制位之一,對數據進行確認.確認由目的端發出,用它來告訴發送端這個序列號之前的數據段
都收到了.比如,確認號爲X,則表示前X-1個數據段都收到了,只有當ACK=1時,確認號纔有效,當ACK=0時,確認號無效,這時會要求重傳數據,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SYN 同步序列號,TCP建立連接時將這個位置1
FIN 發送端完成發送任務位,當TCP完成數據傳輸需要斷開時,提出斷開連接的一方將這位置1
TCP的包頭結構:
源端口 16位
目標端口 16位
序列號 32位
迴應序號 32位
TCP頭長度 4位
reserved 6位
控制代碼 6位
窗口大小 16位
偏移量 16位
校驗和 16位
選項 32位(可選)
這樣我們得出了TCP包頭的最小長度,爲20字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