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行業工資憑啥是普通職工10倍

 
壟斷行業工資畸高,這已是公開的祕密。

同 樣八小時工作制,可同工不同酬。有的較之於壟斷行業更辛苦、勞動強度更大,工資卻遠遠低於壟斷行業。報道說,時下的電力、電信、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 菸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而某電力集團公司普通職工的年薪可達到15萬元,相當於全國職工年均工資的10倍。

那 麼,在追求以公平、正義爲目標的社會,我們有理由質問:壟斷行業工資憑啥高出人均工資的10倍?按勞取酬,一直是社會理順分配秩序和分配關係的基本原則。 可在行業壟斷下,這種原則往往被踐踏得“體無完膚”,誰擁有壟斷權、掌握壟斷資源,誰的工資福利就高、待遇就好,這已是工資分配秩序的“潛規則”。

從 經濟學的角度看,合理地拉開工資差距,因崗定薪,更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其中也體現了按勞取酬的原則。然而,壟斷完全拋棄了合理分配 的公平秩序,收入水平與其貢獻和價值出現了明顯反差。既使是在一些虧損的壟斷行業,職工們依然可以高枕無憂地實現高工資高福利及壟斷帶來的種種好處。如 此,高工資不是促發了高效益,而是助長了壟斷行業的沉痾陋習及不正之風。

尤爲嚴重的是,壟斷行業因其壟斷地位,便可恣意罔顧公衆的眼色, 理由“十足”地擡高壟斷價格,不聽證,不調查,一家說了算。既使召開所謂的聽證會,也大都打着民意的幌子爲漲價平息民怨,民意成了其可揉可捏的“麪糰”, 壟斷成本轉嫁爲社會“買單”,由此形成的是壟斷行業價格高漲、人員臃腫、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壟斷是市場經濟不完善滋生的怪胎,壟斷行業的高工資更是加劇了社會的兩極分化,嚴重破壞了公正、公平、有序的社會要義。因而,儘快完善相關法規,加快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縮小收入差距,逐步形成“兩頭小、不懸殊,中間大、分層次”的利益分配新格局,是當務之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