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中美匯率:二、匯率是由什麼決定的?


  
  前面已經說過,交換的本質是以物易物,假如甲國什麼資源產品都有,而乙國資源產品匱乏,此時甲國的鈔票就更值錢,因爲乙國迫切需要甲國的產品資源,它情願用更多的產品來換取甲國的鈔票以購買甲國的資源,否則甲國就不會與你交換。
  
  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假如乙國原先迫切需要甲國的石油資源,後來他們在自己的境內發現了一座貯量豐富的大油田,那麼乙國對甲國的石油資源需求就會下降,此時乙國的鈔票相對於甲國的鈔票自然就會升值。因爲乙國缺油的窘迫已經得到了緩解,原先換1噸甲國汽油願意拿出10噸糧食,現在卻只願意拿出5噸糧食。
  
  以中美兩國而言,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其實是由中國對美國(或者說世界市場,因爲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各類資源產品和美國(或者世界市場)對中國各類資源產品的供需決定的,就象一國之內的物價是由供需雙方決定一樣。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在世界市場上的價格。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彼時中國缺少製造技術,小車、電腦、飛機及各種機械裝備皆不能造,而中國又急需這些東西以支持現代化建設,於是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就非常不值錢,因爲,一方面我們迫切需要美元在美國乃至世界市場購買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另一方面外方拿到了大把的人民幣卻在中國市場上沒有什麼他們需要的東西可採購。就象現在海地的貨幣不值錢道理一樣,因爲你現在即使擁有海地的貨幣,但因爲其已遭受嚴重地震,你根本買不到你需要的東西。
  
  但是,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除了大飛機之外,不僅自己能夠製造電腦、小車和各類機械裝備,而且能夠利用這些裝備和中國勞動力的優勢,生產出更多鞋子襪子領帶打火機等諸多輕工產品,這樣,一方面我們並不需要更多的美元去美國購買工業產品,因而對美元的需求就下降了;另一方面美國人拿到人民幣後卻可以在中國買到價廉物美的輕工產品,因而他們對人民幣的需求上升了,這一降一升,意味着對美元的需求減少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人民幣理所當然地越來越值錢了。也就是說,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是勢所必然。

 

三、匯率升降有沒有客觀標準?
  
  現在的問題是人民幣該升到多少才合適?有的專家說,匯率問題是主權問題,升不升應當由我們國家自行決定;有的專家說,人民幣已經在5年間升了21%,不能再升了;有的專家學者乾脆說,人民幣不僅不應當升值,還應當貶值,因爲貶值意味着我們的產品價格便宜,更有利於搶佔世界市場。
  
  面對衆說紛紜,老百姓當然是一頭霧水。但是,從前文所敘的平等自願的交換能夠促進雙方財富的增長這一基本原理出發,我們仍然可以對這個貌似高深莫測的問題找到清晰明瞭的答案。
  
  任何一方交換的目的從主觀上說都不是爲了他人,而是爲了自己,雖然客觀上也有助於他人。對外貿易,如果我們僅僅是把東西賣了出去這還不夠,我們還必須把賣東西換回的美元再到美國市場上買回我們需要的東西,這樣,交換纔算完成。如果只賣不買,那意味着我們的東西倒是給了別人,但別人的東西卻沒有給我們,這樣的交換也許是促進了美國人的財富增長,但卻沒有使我們自己的財富得到相應的增加。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專業分工的時代,要真正徹底地完成兩國之間的交換,既要依賴出口公司也要依賴進口公司。如果出口公司只管把產品賣到國外去,而進口公司卻不願意用出口公司換回的美元來完成進口,則意味着交換並沒有完成。有一條標準可以衡量匯率是否正確,那就是出口公司換回來的美元能夠毫無障礙地賣給進口公司,進口公司願意收購這些美元並全部用於進口,此時就意味着交換的徹底完成,也就意味着我們的財富得到了增加,因而這樣的匯率就是正確的。
  
  舉一個例子可能有助於大家對上面一段話的理解。假定中國某客車廠出口一批高檔客車給美國,美國人願意出100萬美元購買,超過了這個價格美國人就寧願自己製造或者到他國購買。此時,客車廠要不要做這樁生意既取決於製造成本,也取決於匯率。假如客車的生產成本既定是600萬人民幣,能不能賣的關鍵就看這100萬美元拿回國內可以換成多少人民幣。中國是一個外匯管制的國家,客車廠拿到這100萬之後,只能到國有商業銀行按照國家規定的比例去兌換人民幣。如果按照1美元兌換6.8元的人民幣,則這批客車可以賺80萬元人民幣,這單生意當然可以做;假如國家將其更改爲1美元只能兌換5元人民幣,則這單生意就不能做,一定要做就意味着要虧損100萬元人民幣。通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人民幣的匯率越低(也就是1美元能夠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比如說1美元可以兌換100元人民幣,則出口企業的生意將毫無疑義地興隆無比。
  
  但是,問題到此並沒有完結,人民幣不值錢固然有利於我們出口,可攢美元並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用這些美元從美國或者世界市場上買回我們國內需要的東西,此時要靠進口企業擔綱大任。進口就需要美元,那麼進口企業該用什麼樣的價格向銀行購買美元呢?當然是要按照銀行從出口企業購買美元的價格執行,並且要加上手續費,否則銀行豈不賠本?可是,此時進口企業根本就沒有積極性,因爲按照6.8元人民幣才能兌換1美元的價格來購買美元,進口企業覺得除了少數諸如大飛機之類的高精尖產品之外,其他幾乎無論買什麼回到國內都不合算,要麼他們自己的人民幣不夠多買不起這些產品,要麼買回來這些產品回到國內價格昂貴不會有人購買。出過國的讀者想必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我們換了一大把美元到了國外之後,我們發現幾乎無論買什麼,如果折算成人民幣都比國內貴,只好又把美元帶回來重新換成人民幣。也就是說,在現行匯率制度下,我們中國人大部分是用不起美元的。
  
  有一個現象可以作爲輔證。中國的外匯儲備在什麼時候會大把用上呢?一般都是某某領導帶隊去一趟美國或者歐洲,結果回來時往往就簽訂了大手筆的訂單。一般人也許會奇怪,怎麼中國的企業家都成了小孩子,該不該進口,難道還要日理萬機的國家領導人把關嗎?其奧妙就在於,中國的企業用現行的匯率去購買國外的產品大部分都不合算,只有國有企業在政治任務當前的情況下,才心甘情願或者無可奈何地去充當冤大頭!
  
  講完上述例子,讀者諸君應當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假定匯率正確的話,銀行的金庫裏賬號上就不會有太多的美元堆積,因爲它們從出口企業處買來的美元早已被需要進口的企業買走了,可事實是我們的國家已經堆積了2.4萬億龐大無比的鉅額美元,您能說這樣的匯率是正確的嗎?

 

 

四、出口企業是在賺誰的錢?
  
  那麼,目前到底應該以多少人民幣去兌換1美元纔算合理呢?其實,除了市場,任何專家學者都無法解答這個問題。因爲市場總是在不斷變化的,一個國家對外國資源產品的需求及外國對該國資源產品的需求都是動態的,什麼統籌一攬子物品價格來綜合計算,什麼採用固定的比價緊盯美元的策略,以及將匯率一勞永逸地固定在某個數值上,都可能離真實的匯率差之千里。
  
  正因爲市場是處於永恆的變化之中,幾乎所有的市場經濟國家對匯率都不進行強制干預,也不進行大量的外匯儲存,而是讓百姓根據自身的需要自由保存與兌換,這樣的匯率才能真正反映市場的需求,才能使出口與進口達成平衡,此時的匯率纔是正確的真實的,才能真正地促進交換雙方的財富增長。也正因爲這個原因,匯率是否自由浮動,就成爲國際上通行的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市場經濟國家的重要標準。
  
  當然,匯率自由浮動,將給出口企業帶來風險,比如三個月前是1美元兌換6.8元人民幣,於是企業接了一單1000萬美元的生意,可是三個月完成加工製作之後,匯率變成了1美元只能兌換5元錢,意味着收入將從6800萬元人民幣降到5000萬元人民幣,那麼這樁訂單完全有可能會從盈利變爲血本無歸。所以,對於出口企業而言,他們希望人民幣匯率起碼是穩定,最好是貶值,無論如何也不要升值。
  
  回到前面客車的例子,出口一批高檔客車到美國,我們的生產成本是600萬元,美國人只願意出100萬美元購買,如果按照現行的匯率客車廠可以賺回80萬元人民幣。但如果國家放開匯率管制,按照市場需求美元在中國並沒有那麼值錢,人民幣勢必升值,假定升值到1美元兌換5元人民幣,則客車廠在真實的市場價格下,每生產一批客車,實際上虧損100萬元,這單生意其實是不應該做的;但如果政府強制人民幣繼續貶值,比如貶到1美元兌換10元人民幣,則每批客車可以賺到400萬元,這對客車廠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鈔票。
  
  需要提請讀者諸君注意的是,不管美元兌換多少人民幣,即便是1美元兌換10元人民幣,客車廠能夠大發橫財,美國人對這批客車也只付了100萬美元,我們國家只能憑着這100萬美元從美國市場上拿回100萬美元的商品。既然美國人沒有多付錢,但客車廠卻賺得盆滿鉢滿,這錢是從哪裏來的?
  
  這錢其實與美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客車廠把100萬美元交給商業銀行按固定的匯率標準兌換來的。中國像客車廠一樣的出口企業何止千萬,他們因爲在現行的匯率標準下有錢可賺,必定會拼命地加大生產出口國外以換取美元,再將這些美元從國內商業銀行裏兌換出人民幣,有錢可賺企業當然會樂此不疲。
  
  問題是,商業銀行兌換美元的錢又是從哪來的,按道理應當是來自進口企業對美元的購買,這樣一個國家的進出口就平衡了。可前面已經講過,按照現在的匯率標準,進口企業根本就沒有進口的積極性,美元只進不出或者多進少出,商業銀行再多的錢也經不起出口企業的兌付,它們就只好把美元賣給央行,因爲這個兌付標準是央行制訂的。央行本沒有錢,因爲央行並不是盈利單位,但這並不妨礙央行能夠付出錢來,因爲央行雖然不能盈利,但卻有印鈔的權利,隨着出口企業美元的不斷流入,央行就開動印鈔機按照美元數額的6.8倍印刷人民幣向出口企業支付,然後這些人民幣再通過出口企業的生產採購環節全部流入了國內市場。
  
  你想想,中國現在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2.4萬億美元,那麼央行爲此多印了多少人民幣投放市場呢?心算一下你就能得出已經投放了超過16萬億的人民幣。其實,還不止這個數,因爲以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外匯價格是1美元兌換8.7元人民幣。你現在明白了,爲什麼我們在國內總是感覺到人民幣不斷地貶值嗎?

 

 

五、人民幣不升值會有什麼後果?
  
  人民幣不升值,就意味着出口企業能夠生產興旺,企業有利潤,工人不下崗,這對出口企業當然是好事一樁,這也是出口企業言之鑿鑿反對人民幣升值的理由。可是,政府決策不能僅僅考慮出口企業的利益,更多的是要考慮全社會的利益。我們還是來看看人民幣不升值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怎樣的災難性後果?
  
  一是中國的財富將會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而同等的財富卻換來更少的美元,因爲匯率偏低意味着我們換回等值的美元需要用更多的東西,說白了我們是在送東西給別人;二是貿易摩擦會越來越多,因爲政府不讓人民幣升值,就只能靠印刷人民幣來兌付美元,相當於動用全國的力量給出口企業補貼成本,損害了其他國家與中國出口企業生產能力類同企業的利益,這不符合WTO的規則;三是產業結構將會更加畸形,因爲出口企業產品低價賤賣也能賺錢,原本是不應該投產的企業會因爲出口換匯帶來利潤而拼命地加大投資,中央反覆提出的所謂減少出口增加消費爲目標的經濟結構調整終將化成泡影;四是隨着世界金融危機緩解,國外的消費能力逐步恢復,出口增多則美元儲備還會繼續增多,爲了兌換美元人民幣只好大量發行,國內通貨膨脹必將如影隨形捲土重來。
  
  有的人看到這裏,或許還心存僥倖,人民幣不升值畢竟使我們中國的外匯儲備坐上了世界第一把交椅,這說明我們中國現在有錢了,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積貧積弱了。然而,天量的外匯並不意味着我們已經財富在手牢不可破,它同樣面臨着不斷縮水貶值的可能。
  
  當我們刻意用偏低的匯率來換取外匯時,攢錢的過程中我們用更多的東西換來更少的美元已經損失了一次;當我們用外匯儲備來購買美國的各種基金股票時,基金股票價格大跌(如黑石基金)又讓我們損失了一次;當我們用外匯儲備來購買各類債券時,因爲這些公司(如房地美、雷曼)的破產或虧損我們又損失了一次;當我們手握這些美元茫然遲疑進退維谷的時候,美國已經開動印鈔機來救市,源源不斷的美元面市,使我們手中的美元又進一步受損。這些損失動輒是天文數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查一查中國在美國“兩房”及雷曼等公司的債券股權損失是何等地巨大,那是多少中國農民工的血汗!
  
  更重要的是,中國是個窮國,最多也只能算是個發展中國家,這2.4萬億的外匯儲備意味着中國人已經送出了超過16萬億人民幣的財富給美國,而我們卻沒有從美國人那裏拿回相應的財富,美國人只給了我們一張2.4萬億的借條,甚至連借條也談不上,因爲美國人並不因此給我們利息,而且美元是美國這個主權國家有權不斷印刷使之不斷貶值的。當然,這並不能去責怪美國人黑心,美國人支付了美元就意味着他們願意與我們交換,問題是我們的匯率制度使中國人無法去使用這筆錢,這樣的制度不應該改革嗎?

 

 

六、未來路在何方?
  
  中國的許多問題,原本只屬於經濟策略,完全可以充分地討論爭議,然後尋找最佳之策。但是經濟政策一旦沾上政治,說白了就是某個領導人針對某一現象發表了意見,整個中國的輿論立馬會千人一面衆口一詞,無數的下級會主動自覺地爲上級的論點尋找支撐的論據。
  
  中央政府關於人民幣升值問題的強硬態度一經發出,各類媒體便立即行動起來,各路專家紛紛義正詞嚴地譴責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混淆視聽。有的節目主持人其實自己也沒有完全明白匯率的原理,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聲情並茂的愛國表演。
  
  經濟界常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凱恩斯說經濟蕭條時,政府可以僱一批人白天去挖溝,再僱另一批人晚上去填溝,如此反覆循環,然後給他們發工資,這樣就可以拉動消費。拿這樣的理論去誆騙一個在田間除草的老農,一定會被老農笑掉大牙,因爲在他眼裏這是浪費,是傻子行爲,如真想照顧百姓,直接發錢就是,何必浪費力氣挖溝。然而,就是這樣一些違背常識的理論,卻深得世界各地政府官員的讚賞,也被中國政府各級官員奉爲圭臬,其背後的根源不是官員們不懂常識,不知道政府花錢的浪費巨大與效率低下,而是這一理論爲官員們干預經濟從中謀利找到了理由與藉口。
  
  匯率的問題大概也不例外。天量的外匯聚集於央行掌控於中央,這筆不勞而獲之財(相對於外匯管理者)對於相關部門和利益團體是不是一件利益巨大的事情,相信讀者朋友心中自有分寸。可以看見的事實是,央行的所謂專家學者,沒有一個不是反對人民幣升值的,意見高度一致,態度斬釘截鐵,這其中顯然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原理在起作用。這些專家學者提出的一些貌似邏輯嚴謹振振有詞的問題,只要廣大讀者認真理解了本文前面的文字,一定可以在其嚴絲合縫的邏輯當中找到不堪一擊的軟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去分析評判。
  
  最讓老百姓擔心的是,如果讓人民幣升值(至於是緩慢升值還是一步到位那是方法問題),出口企業豈不倒下一大片?倘使人民幣緩慢升值(比如就像某些專家建議升值2%),企業就無利可圖,那說明,這家企業其實早就應該倒閉,它此前所以還能盈利,並不是美國人給了他們利潤,而是全國人民通過通貨膨脹養活了他們。至於工人們,倘使政府真心要幫助他們,簡單易行的辦法是把鈔票直接發給他們,讓他們趁早轉行,把青春年華用到國家更需要的行業裏,國家何必爲此苦苦支撐起一座座虧損的工廠,何必把大量的財富白白送給外國人呢?
  
  倘使匯率最終上升至市場認可的真實匯率,則廣大企業都會依據真實匯率調整自己的生產行爲,該出口的就出口,該進口的就進口,中國的有限的資源秉賦就不會被低價賤賣,就能得到了合理高效的使用與分配,中國的產業結構纔可能得到實質性調整,中國經濟纔可能從此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其實,現階段即使緩慢升值也是權宜之計,因爲,前文已述,正確的匯率最終來自於市場調節,要想提高效率,使中國經濟徹底擺脫出口依賴轉而促進內需,唯一的出路是取消外匯管制,破除固定匯率制度,讓各種外幣與人民幣自由兌換,市場自會找到一條正確的匯率之途。
  
  對匯率問題的錯誤認識以訛傳訛並不斷蔓延,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扮演了搖旗吶喊推波助瀾的角色,歷史終將會證明他們不唯實只唯上的錯誤,並將他們釘在學術良知的恥辱柱上,他們是:向鬆祚、韓秀雲,吳念魯、譚雅玲、肖煉、周世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