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談談中國的程序員和外國的程序員

中國很多搞it都認爲中國的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幹幾年一定要轉行,現在我終於對這個有同感了。因爲你整天對着電腦編碼是一種重複的勞動,而不是一種創新性的勞動。中國的程序員說句實在話和搞建築行業中的農民工差不多,你說一個農民工能幹什麼好工作呢,不就是拿着磚頭一塊塊的壘嗎,要麼就是綁鋼筋,然後用鋼筋混凝土澆灌,就是這樣的啊。你說他們得到的回報怎麼和包工頭和房地產商和大樓設計師相比呢。我們中國的程序員有什麼能力翻身呢,有什麼能力一直幹下去呢,況且你一天對着電腦待8個小時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大嗎,我現在每天不幹什麼光坐着就感覺脖子疼腰疼。所以我們中國現在的程序員就是拿磚蓋大樓的農民工,沒什麼地位。所以中國很多it界的人士都說中國的程序員不能超過30.要是你過了30,真的沒人敢要,人家還怕你受不了這種高強度死在公司呢。

在來看看外國的程序員,人家的工作環境勞動強度不是我們能比的了得。人家的那種工作流程更不是我們比的,人家外國的程序員在我們看來就是一種享受。即使幹一樣的工作,人家幹到50可能比我們幹到30身體保養得還好。爲什麼人家就這麼強呢,很大一方面就是興趣,還有一方面就是人家程序員的地位比我們要好。我們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就會出現中國的程序員不能過30,過了就很難找工作。再說了我們中國的程序員本身乾的就是一種體力活,不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很多項目都是輕車熟路,只要給錢,拼一下湊一下就行了,基本上就是一種體力勞動。在來看看人家外國的程序員,人家都在幹什麼呢,都在搞創意,搞創新,人家實現的是一種自身的價值。就像微軟,谷歌這樣的公司,要是沒一個好的環境,能聚集那麼多高素質人才嗎,難道你說這些人沒我們中國的程序員寫程序強?所以中國的程序員是一種體力話,體力活當然吃青春飯了。外國的程序員是一種技術活,做事情就是按流程來。按流程做事絕對比靠體力賺錢強的多。

當然歸根接地還是我們的程序員起步較晚造成的。你說中國沒編程序厲害的嗎,像金山的求伯君,巨人的史玉柱,你要是有他們的那個編程能力,你就是牛人。另一方面中國現在的程序員對計算機的認識達到一種什麼程度大家可以看的出來。真正能夠老老實實學習一下操作系統的人不多。別說我們程序員不行,就連我們大學的教授都不可能把操作系統學的很出色,只是拿着課本講,這樣講課讓我講完全可以,但咱沒那個條件。

所以,還是那句話,中國的程序員不要乾的時間太長,2-3年就足夠了。你要是想編一輩子程序可以,那你必須得有金錢的支持,你要是沒錢還是不要有那個念頭了。因爲你編不起。所以儘量向上爬,當官,你當官了,你的身價就上去了。

所以,很多人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編程序是一個入門檻,過了就行了。最重要的是廳堂上的那個龍椅,那纔是你該得的。只要你手下有人,你就可以從他們身上掏錢,你的工資就高了。其實你說論工作,其實大家做的都差不多,只是分工不同。

程序員在中國不是技術活,企業招人其實招的也不是程序員,專門寫代碼的。而是要招那些能夠獨立做項目的,就是你能帶領一班人馬獨自蓋樓的人。但這樣的人真的不多,所以企業說人才難招啊。可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我們最基本的代碼都寫不好,哪來什麼項目經驗啊。不說這些了,就是一句話,中國在以錢爲前提的it企業裏寫代碼的人是沒什麼地位的,當寫代碼的人的地位提高了,那是因爲企業重視技術了。否則還是那句話:中國的程序員編碼時間不能太長。要向上爬,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