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產品需求管理

一、需求採集(需求管理員):

通過多種形式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收集,通常的形式有:用戶訪談,調查問卷,測試結果,數據分析等,在這個階段對需求的屬性詳細記錄,並且記錄可追溯的反饋人員。

一般收集需求的對象有:

1.        最終用戶

2.        市場人員

3.        測試結果

4.        領導需求

5.        …….

 

二、需求分析(PM):

對需求進行一番分析,確定其基本屬性之後,做了之後對產品會帶來哪些商業價值?用戶量的提高?以及實現這項需求索要付出的人員,時間等係數,最後算出需求的性價比;對於一些bug或是功能的小修改,不做詳細分析,直接轉爲需求處理。

簡要分析步驟如下:

基本屬性     分析商業價值       初評實現難度        計算性價比(未完成)

基本屬性    bug或是小修改     轉爲需求處理,轉向開發



 

三、需求篩選(團隊評審轉至研發)

         這個階段的工作是結合現狀對需求進行處理,主要是解決——做不做?什麼時候做?做多少?的問題:需求的評審的形式主要是團隊晨會中展開,邀請領導參與,團隊中的成員有頁面設計師,前端工程師,程序員,測試人員等角色;通過一次評審,對多個需求進行打包,整理出一個版本(或者說是子項目)所需的需求點;對打包好的需求點形成文檔,提交由領導複覈,確認後進入開發週期;

簡要步驟如下:

需求評審      需求打包       領導評審       轉爲需求處理,轉向開發





上述是關於需求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下述是關於文檔管理的一種方法:

採用EXCEL表格詳細記錄需求管理過程中的記錄,使得需求管理有跡可循,有助於管理需求信息。


對於表格的一些說明如下:

根據獲取需求信息的不同對象分開記錄,記錄的內容包括需求描述,備註信息和後續計劃。

需求描述中包含需求性質和需求詳述,性質大概有四種:

優化:對現有的功能的一些改進

新增:在現有的基礎之上新增的功能

bugfix:現有的設計無法滿足基本需求,需要做進一步的修改

idea:對現有的功能的展望


備註信息中需要註明提出人和提出時間,可以使得需求出現問題或者說需要進一步交流的時候,有跡可循。


後續計劃也分爲三類:擱置,合併,暫緩。

擱置:該需求暫時不予理會,不做處理

合併:該需求和其他需求一起處理,處於正在處理狀態

暫緩:暫緩到其他問題處理完畢,處於等待狀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