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機構的黑與白

做空機構的黑與白

證券時報 2012-09-05 05:00:58  評論0條 隨時隨地看新聞

證券時報記者吳家明

 

做空機構對於投資者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向美國做空機構香櫞開炮,接着又聯名60多位業內高管、投資者和企業家在一份公開信上簽名,指責香櫞將合規公司作爲目標,僞造信息撰寫厚顏無恥的造謠報告,這場“隔空對戰”讓做空機構再次站在風口浪尖之上。

 

毫無疑問,做空中概股在過去一年裏似乎成爲了潮流,香櫞和渾水等做空機構“碩果累累”,退市的中國企業不勝枚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投資者對中概股的印象大打折扣。

 

做空機構選擇的對象和時機的確讓人心存疑慮,但做空機構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其聲譽也因“踏空”而大不如前。去年6月底渾水公司做空展訊通信,但展訊通信積極迴應質疑,迫使渾水承認對其“誤傷”。香櫞一直在質疑泰富電氣私有化的真實性,但泰富電氣的私有化如期完成。此外,香櫞曾多次針對奇虎360發佈做空報告,內容涉及廣告營收、遊戲業務收入等多個方面。不過,由於做空效果不佳,香櫞才轉變戰略,通過擡高其競爭對手搜狐以期達到打擊目的。

 

被做空的中國企業從剛開始的忍氣吞聲,到後來的全力反擊,似乎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真金不怕火煉,上市公司關鍵是要自律,遵守法律法規。如此,則做空者必然不攻自破。

 

對於做空機構合理的質疑,市場還是給予肯定。芳晟股權投資基金高級投資經理楊宏偉認爲,在譴責香櫞的同時,其實應鼓勵更多“類香櫞”的存在,這樣市場環境纔會合理充分。李開復也表示,做空機構本身不是壞事,問題是這些做空機構的信息是否屬實,這些機構的負責人是否可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