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語不驚人死不休系列摘錄

以下是左岸語不驚人死不休系列我喜歡的驚語摘錄,更多驚人之語見:http://www.zreading.cn/ 語不驚人死不休系列。

19

Ø         In this world,there is always going to be people who are better than you,so stop comparing yourself to others,and just try to be the best you can be.

    試着在每個當下做最快樂,最好的自己。

Ø                                                                                                                                                              對於小孩子來說的常識性問題,爲什麼到了大人這就能夠稱之爲需要“多維度思維”了呢?

Ø         哈佛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人的差別在於業餘時間,而一個人的命運決定於晚上8點到10點之間。每晚抽出2個小時的時間用來閱讀、進修、思考或參加有意的演講、討論,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正在發生改變,堅持數年之後,成功會向你招手。

   別說你努力了卻沒成功,想想你足夠努力了嗎?俞敏洪是怎麼成功的呢?

18

Ø         有一朵花,一直遲疑着要不要開?……“要不要開呢?……開了,也就是凋謝而已呀……”,它一直遲疑着, 沒辦法決定,然後,季節過去了,它果然避開了凋謝,因爲它從來沒有開過。

    這樣的悲劇我們是不是也毫無察覺的上演過呢?

17

Ø         什麼叫做“計劃”?- 就是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思考如何去做到。
什麼叫“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就是“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

Ø         當痛苦達到頂點,忍無可忍的最後關頭,那就是他覺醒的時刻。——泰戈爾

Ø         假如我們忘記了如何思考,搜索又有何用?假如我們不能增長了智慧,學習又有何用?假如我們不能明瞭存在意義,努力又爲何?

    要學會自己思考。

Ø         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很容易讓有猜忌心的我們“由羨轉妒”。然而,我們多半沒有了解嫉妒矛頭要指向的“動機”,或硏究跟被嫉妒者一較長短的野心,因此往往忽略了“嫉妒文化”中根源的核心——嫉妒是來源於我們對自身價値的不信任。

   自信者人恆信之。自信不同於自負,這個尺度你把握好了嗎?

Ø         笨蛋總以爲自己遇到了“高級問題”所以才無法解決。聰明人知道自己肯定是犯了“低級錯誤”才如此尷尬。什麼叫“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有個好例子:見過一兩個書呆子,就得出“讀那麼多書有啥用?”的結論,此後用此作爲藉口理直氣壯地從不讀書。

16

Ø         所謂瞭解,就是知道對方心靈最深的地方的痛處,痛在哪裏。

Ø         書讀多了自然在知識上越積累越多,而這個積累其實並非爲了能記住書中多少內容,而在於能否提高自己認知這個世界的能力。

    你學了多少,又用了多少呢?

Ø         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其實是同一條路。  ――  赫拉克利特
往上爬的時候要對別人好一點,因爲你走下坡的時候會碰到他們。  ――  洛克菲勒
即使輸了,唯一該去做的就是光明磊落的去輸。  ――  洛克菲勒

Ø         知識積累需要時間來沉澱,只要找準一套方法,深入嘗試必然有結果。

    不要妄想超越時間的限制,那樣只會讓自己更浮躁,更沒有信心。

15

Ø         女孩子並不在乎你有沒有錢,她在乎的是你會不會發奮努力改變現狀;女孩子並不在乎與你生活一起會遇到困難,她在乎的是你會不會迎難而上,不逃避;女孩子並不在乎你有多浪漫,她在乎的是能不能從生活的點滴中感受到你的愛;女孩子並不在乎你現在的境況如何,她在乎的是你能不能讓她看到你們的未來。

Ø         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有了這句話,以後就不要用“隨緣”做不爭取的藉口了。

Ø         在這世界上,總有那麼一幫人,把別人的大腦當成自己的外設硬盤,看來是自己腦袋的磁道壞 了,你幹嗎不自己去用腦袋想想呢,幹嗎老等着別人發表什麼看法呢?任何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也有不發表的權利。但是隻有一個裁縫的社會培養出的子民,都是單向街式思維,都習慣以期待的方式綁架別人。幾千年來培養出的“包青天”意識,讓他們從來不把自己當人看,老希望有個包青天或是膽大包青天式的物出來做些事、說些話,以達到讓自己解氣的目的。

    不要太依賴別人,尤其是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

Ø         每個人的電話本里,都會有那麼一個你永遠不會打,也永遠不會刪的號碼;每個人的心裏,都會有那麼一個你永遠不會提,也永遠不會忘的人。

Ø         一對夫妻的墓誌銘上寫着:“他們一生都在爭吵:她覺得自己這也不好看,那也不好看;他覺得她這也好看,那也好看。”

Ø         經濟學中的“薩伊定律”——供給自己創造自己的需求。簡單的說就是因爲有了咖啡所以需要方糖,爲了提高方糖利潤不妨先發展一下咖啡文化。

Ø         五句話讓你職場心理更成熟:1.“我馬上處理”,表現出上司傳喚時責無旁貸;2.“安琪的主意真不錯”,表現出團隊精神;3.“這個報告沒有你不行啦!”, 說服同事幫忙;4. “讓我再認真地想一想,3點以前給你答覆好嗎?”,巧妙閃避不知道的事;5.“我很想知道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這是恰如其分的討好。

Ø         哈維爾倡導的《對話守則》:1.對話的目的是尋求真理,不是爲了鬥爭。2.不做人身攻擊。3.保持主題。4.辯論時要用證據。5.不要堅持錯誤不改。6. 要分清對話與只准自己講話的區別。7.對話要有記錄。8.儘量理解對方。

    溝通有技巧。 

Ø         Twitter 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分享了Twitter 成功的三個關鍵因素:提煉並分享自己的創意、有識別“幸運”的能力、擁抱“反覆”的過程。

14

Ø         可能我是個差勁的旅行者,沒能看清沿途的風景,只顧注意腳下的泥濘。然而所幸,所幸我身旁的人是你。至少還有你願意牽着我的手,一路前行。

Ø         其實人生追求的不是結果,全世界人人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偉大一點的最多也就是今後掛在牆上。人生重要的是過程,要享受人生的每個瞬間,熱愛現在,享受現在。  ―― 唐駿

Ø         真正指導你一生的道理就那麼幾條:1、勤儉;2、踏實;3、寬 容;4、愛心;5、人爲善;6、提防被騙;7、願意放棄;8、夢想常在。

Ø         人生的跑道上沒有硬性規則,在適當的時候採取適當的策略爲上上策,或者叫中庸之道。 當然,正確的策略來自與對自己清晰的認識,對跑道的認識,對對手的認識。挑戰並超越自己纔是最重要的,“第一”這個概念,害了太多人,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第一”,有的應該是形形色色的,各具風格特點的獨立人格個體。 借用一句話:世界沒了“我”其實無所謂,而我要是沒了“我”,我還剩什麼?

Ø         很多人談創新,認爲就是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但大部分創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如果有人登上珠峯的時候能夠帶上一個梯子,站在梯子上他就達到了別人從來沒有達到的高度;如果說珠峯是前人的成就,那梯子就是個人的創新,通過創新達到新的高度。——俞敏洪

Ø         職場之道,也有也沒有。一個公司接受你,是接受了一種共事的程度,而不是你的專業高度,千萬別以爲老闆提拔你是因你的能力,可能恰恰是你不太冒尖,能形成或打破一種均衡,利於公司的穩健和控制。

Ø         如何判斷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呢?有個很簡單的辦法,當你面臨一個職業選擇的時候,捫心自問:“如果這個職業的社會地位很低、前幾年的收入很低,你還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嗎?

13

Ø         幸福的九個預示:
1.
拍照片喜歡露牙齒;2.旅遊紀念品擺放在桌子上;3.不喜歡看電視劇;4.平時愛喝飲料;5.再忙也要運動;6.有兩個最好的朋友;7.性生活和諧;8. 和快樂的人住的近;9.有一個姐姐姐或妹妹。以上如果你能做到一半以上,就預示着你的未來會儘可能更加幸福。摘自《美國心理月刊》

Ø         興趣遍地都是,專注和持之以恆纔是真正稀缺的。

12

Ø         我發現,2/3以上的提問者連自己都沒想清楚自己最終想知道什麼。我們得不到答案往往是因爲沒有問正確的問題。

Ø         所謂初學者的心態是指:不要無端猜測、不要期望、不要武斷也不要偏見。初學者的心態正如一個新生兒面對這個世 界一樣,永遠充滿好奇、求知慾和讚歎。

Ø         我們對於未來的懲罰和收益都估計不足,傾向於就眼下的損益進行決策。這就 導致我們天性在決策方面目光短淺,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我們會在大學階段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進行學習之外的娛樂,這些娛樂都有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能夠立即獲得愉悅,並且並不會導致立即的損失。

10

Ø         謬誤與失敗固然值得研究,但它們對什麼是優勢卻無言以告。我們常常醉心於發現自身弱點,而後想方設法去克服這些弱點與不足,對於自身優勢卻抱着不聞不問的態度,不擅長於挖掘長處。“優勢”的定義:做某件事的持續的近乎完美的表現。

   木桶原理似乎不太適用於職業發展。

Ø         看到別人做不好時,也許會暗爽在心,得到一種“我比他聰明”的優越感。但真正聰明的人,是觀察別人為什麼做不好,然後警剔自己,儘量不要犯相同的錯。那些只愛發出噓聲的人,應該是打算一直在臺下當觀眾,而那些警剔自己的人,則是在準備:有一天要站上舞臺。每做一事,最好只追求一個最在乎的目標,其餘都可讓 步,這樣達成目標的機會才高。比方:做這事,最在乎是學經驗,那就別計較錢;做那事,最要緊是錢,那就別計較面子。以此類推。若做一事,又想學經驗,又要賺得多,又要有面子… …如此美事,有得等啊。

6

Ø         常識必須被重複,否則它將被遺忘;不正義必須被曝光,否則它將繼續作惡;正義必須被炒作,否則它將被活埋。

Ø         書不在擁有多少,或讀了多少,而在能否遇到一本書,讀了之後,你的人生從此不再如同過往。

    知易行難。

Ø         窮人十缺:表面上最缺的是——金錢;本質上最缺的是——野心;腦袋上最缺的是——觀念;對機會最缺的是——瞭解;命運裏最缺的是——選擇;骨子裏最缺的是——勇氣 ;改變上最缺的是——行動;肚子裏最缺的是——知識;事業上最缺的是——毅力;內心裏最缺的是——膽色

Ø         人在懦弱的時候,
總是容易被自己嚇到,被自己打倒,
所以對方也贏得莫名其妙。
王菲唱:我不假思索,你不勞而獲。
這裏可以改成:我誠惶誠恐,你勝券在握。

Ø         許多的事得失成敗我們不可預料,也承擔不起,我們只需盡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後坦然和快樂;
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 的優雅;
沒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綠!
生活中沒有旁觀者的席位,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聲音!

4

Ø         宮本武藏告訴他的學生柳生又次郎說,一流的劍手,一定要留一隻眼睛看自己。網絡時代,學習中不能只有劍(也就是工具),還要有思維和態度的醒覺與轉變,這些纔是根。

1

Ø         無理取鬧,必有所圖!

Ø         幸福是個比較級,要有東西墊底才感覺的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