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08上海熊熊會

即使在週五起牀之前,都在掙扎到底有沒有必要花費一天的時間去“見網友”,尤其是一窩雄性網友@_@。回想起五六年前參加的一次CSDN聚會,記憶裏留下的,除了20人民幣的門票,昏暗破舊的會場,還有就是心理陰影,感覺就像是一場沒有激情的傳銷講座。

終於,還是沒能抵抗住免費午餐的誘惑,赴義去了。

 
早上8點,會場的簽到處,毫無懸念的“偶遇”到老鳥和蟲子。二話沒說,插入~
會議的組織比想象中的好,簽到處領的資料,還有會場的佈置,都可以看出CSDN現在已經頗能“上臺面”了。

 


 
 
 
 
 
 
 
開場,終於有幸見到了韓磊的活物,瘦得讓人想起中國股市:
 
首先是蔣EO的致辭。他說這次會議的主題一是開放,二是創新和創業。不過,除了google open social那個廣告,幾乎沒有看出什麼討論開放有關的東西。
大會的開頭大戲,是Ivan Jacobson關於Smart的佈道。可惜的是,由於缺乏互動以及時限所致的未能深入,讓人感覺像是Jacobson一個人在選秀臺上照着PPT上的歌詞在卡拉OK。老實說,我不會覺得一句“How many people are developing softwares?”真的會有那麼多人聽不懂。
大師的談吐之間,總會給人一些感觸:
  • 所有的軟件中,只有26%是成功的。
  •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driven by fashion & fads.
  • Smart不是Intelligent,也不只是Common Sense,而是Agile再加上“doing exactly the right thing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Jacobson說而這句的意思就是RULE,而rule的獲得可以通過training,或者以前的experience。
  • 在定義和肯定了rule以後,Jacobson於是就對Tool和Process開炮了。我認同Tool並不比People重要,理解“A fool with a tool is still a fool but a dangerous fool”。但剛開始還是不太認同Process沒有People重要的觀點。雖然那“只要follow正確的Process就會製造出合格的Product”的觀點有點偏激,但我以爲Process和People應該是同等重要的東西。也許我有點混淆了他說的Process和consumable practice的概念.....
  • Jacaobson總結Smart with People的三點:competent and motivated people, Using consumable practices and tools, Balancing tasks with competencies。其實我感覺分別就是Tech Leader, Program Manager和(Project) Manager的角色。Balancing,確實是我們太常乾的事情了,其何止是tasks。
  • 在Smart with Requirements中Jacobson勸我們記住“Requirements are negotiable”。這個我非常贊同,甚至我認爲communication就是Requirement中的核心,如何understand和如何讓別人understand。
  • skinny system和Smart with Architecture我認爲是Jacobson這次講演最核心的東西,可惜時間太短。首先Jacobson說軟件的質量其實就是Architecture的質量。Smart的做法不是極端自由主義,也不是僵化的機械主義,而是首先Focus on the skinny system,而這個system必須是executable的。
  • 在談到Requirement的時候,Jacobson提醒我們“Requirenment is negotiable”。對此我感覺頗深,甚至認爲communication就是Requiremnet的核心:如何understand和如何讓人understand。
後面google和SAP的嘉賓講演感覺都比較倉促,一個哈欠的時間人就下去了:)而且覺得廣告的成分大於技術的交流。
51的龐總在分享互聯網創業經驗時,總結爲:
  • 需求:滿足互聯網用戶的需求就是要更便捷的獲取信息,以及尋求自我認可;
  • 速度:體現在管理經驗,技術和執行力上。同時資本也是另外一方面的考慮;
  • 渠道

這次大會第一次增加了電梯講演,創業者有300秒的時間在臺上陳述自己的項目,然後嘉賓進行點評。

詞網的講演在提到搜索中關鍵詞不明的問題時,拋出詞與詞之間的SNS的概念。這樣的說法我第一次聽到。

講演後的嘉賓點評無疑是點石成金的鑰匙:

嘉賓A

首先,在創業的技術方面,謹慎選用技術平臺,如何進行軟件支持。一種全新的技術容易引起和現在大廠家之間的競爭。而和大廠家的競爭是要避免的。

其次,爲了表現出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領域的認識,最好在講演中加入自己的背景介紹,這樣容易被認同。

最後在表達上,最好能舉出自己的歷史,以前的俄成功史,這樣可以增加自己的信用,比如舉例自己以前從來沒有換過手機號......

個人對電梯講演的一點拙見就是本身講演的定位比較模糊:如果說是吸引投資者的角度,普遍沒有看到他們對市場或者項目前景,如何贏利等的描述;如果說是技術交流,確實沒有讓人看到有什麼眼前一亮的技術創新,講演中多是對項目是什麼的描述,缺乏深入。大會上最大的贏家就是嘰歪網了,而嘰歪網上的最大贏家可能就是dbanotes了,鋒芒幾蓋過了hero2008。

 
嘉賓B
同樣也是強調了對以前經驗的介紹。
其次,要求在PPT的前三兩頁篇幅的產品介紹中就要讓大家明白自己的項目。
最重要的,也是投資方最關注的是未來兩三年內的錢景和商業運營模式。
 
下午
嘉賓C
對PE的評論:有點像second life的克隆(大家都有同感)。然後國外克隆是否能在國內成功成爲關鍵問題,比如國內互聯網用戶的素質比國外低,如何能培養大批的用戶羣?
對嘰歪的評論:商業模式不清晰。對於現在免費網站如何盈利是問題。如果變成收費網站必然會造成用戶流失,所以一般選擇做增值服務。如何做?
 
嘉賓D:
對PE的評論:技術定位模糊,是走創新路線還是    其他?
對嘰歪的評論:嘉賓首先提到了一個經濟模式原理:種莊稼的多了就改去做倒收莊稼的生意會更賺,而收莊稼的多了就該改去種莊稼。現在的網站也是如此,當下面的網站多了,就做一個(門戶?)網站把他們綜合起來;而綜合性的網站多了就該去做具體的網站。

對開源社區網站的評論:開源一般都是低起步產品,而對開源的解釋(比如解析源代碼)也就是一種服務。服務就可以盈利,但關鍵要看市場的動機,比如可以拿出誘人的獎品來舉辦競賽,而競賽的火爆又會帶來其他市場的火爆,比如培訓市場。同時其他市場的火爆也會影響到之前的領域。(個人覺得這個和CSDN後面提到的技術指數=媒體關注度+技術關注+培訓的觀點相同。)

 

嘉賓E:

創業者被問到最多的兩個問題就是:怎麼賺錢?如果被別人克隆怎麼辦?

技術不等於唯一。所有的技術都會被取代,但你可以取代自己!

 

後來的環節,我已隨煙飄去.......

峯迴路轉,一下進入八卦段落: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本來對大會的組織形式稍微又點失望,但聽韓老大解釋以後才明白一個道理:很多事情並不是別人沒有想到,而是別人知道的更多:)

會場臺下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前輩在座,頗感敬意和感嘆。

 

個人嘬病,覺得有些地方還是有改進之處的:

午餐不錯,餐廳裏服務員MM不停的又收拾又是、主動端茶送水。但是會場裏卻連個帶座的人都沒有。我不稀罕誰在我吃飯時問要不要加點可樂,卻不要讓我進了會場幾十分鐘還在後面站着吧。

對於參會非VIP人員的組織稍顯粗糙,除了有一個badge,根本不知道旁邊一個人和路人甲有什麼區別。可以考慮按興趣或者行業安排座位,中間組織短暫的臺下程序員之間的交流時間等等。

 

 

總結起來,這次我最大的收穫有兩個,一個就是Jacobson的講座,還有一個就是現場電梯講演以及嘉賓的評論。
===================================================================================
後注:以上敘述僅憑作者日後回憶,再加入作者的主觀扭曲,真實性並無保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