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成長日記第二話-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什麼

標題是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內容卻是士兵突擊,因爲從那麼樣一羣的男人身上,總能扒拉出點自己想要的。

我周圍的朋友大多討厭成才,他們把他從鋼七連的出走和演習中的放棄稱爲“背叛”,他們把他的自我主義稱之爲對許三多的“出賣”,他們說,這個人才是真正的假到了一定水平的人。

我什麼都沒有說。 

因爲說真的,在這羣華麗的男人中間只有成才略顯真實,只有他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遇到挫折,哪裏是挫折,那樣完整的一段人生歷程,比之我們大多數人,那要強上太多了。 

剛到紅四連,沒多久,就被髮配到了草原上的五班,那個讓人絕望的邊緣部門。好容易到了老A,袁朗又將成才做人的根基擊得支離破碎,將成纔信奉了二十年的那些東西打得無影無蹤,他說成才心裏沒有七連的“不拋棄不放棄”,可是他自己卻將成才放棄了,他說不敢將全隊人的生命交託在這樣的人手裏。 

雖然理由無可厚非,但成才畢竟萬念俱灰。我有時候想,袁朗難道真的是神?他一眼就看出了成纔是不會被打倒的小強嗎?或者不是,那麼成才的一生就從此陷入自卑的陰影再也無法自拔——誰又曾把對待許三多的執着和寬容原封不動地移到成才身上過?甚至,衆目睽睽下,永遠溫和的班長將酒潑在成才臉上,不留情面。我常常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辦?

PM又何嘗不是這樣,一段時間,我經常陷入到做事還是做過程的迷茫中。是的,團隊開始迭代了,開發計劃很少延期了,團隊氛圍活躍了、團隊規則確立了,然後呢?團隊方向是產品經理在負責,產品技術是技術leader在負責,PM呢,只是一個做過程的,每天就是制定計劃、追蹤計劃還有那大大小小的會議。PM的價值究竟在什麼地方,PM未來的發展到底是什麼?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起五班上的草原,一望無際,看不清方向。

直到飛躍培訓,聽廖凱講他的故事,講他的堅守,我才明白,唔,之所以迷茫,是因爲我根本沒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啊!

誰說我們在做過程?我們本來就是在做事。團隊計劃總是延期,這是不是問題,是的,是問題,我們建立起有規律的開發節奏,在開發和產品之間建立起清晰的規則,保證了開發的效率和進度,這算不算是做事呢,是的,是做事;團隊屬於技術支持部門,儘管非常努力但用戶滿意度不高,這是不是問題,是的,是問題,我們對需求排定優先級將團隊的開發向外可視化獲得更多的理解,這算不算是做事呢,是的,是做事;中心有多個開發小組,一個面向用戶的交付往往要跨越多個小組,交付時間長,這是不是問題,是的,是問題,我們協調各個小組的開發計劃建立項目集的視圖在整體上達成一致,這算不算是做事呢,是的,是做事;部門發展很快,一個產品的開發人員由最初十幾人發展到幾十人,協調越來越困難,這是不是問題,是的,是問題,我們將開發團隊按照特性和產品架構進行拆分,將溝通儘量限定在一個組內,減少溝通的範圍和成本,每個小組都能獨立交付特性,這算不算是做事呢,是的,是做事;部門產品線上總是出事,這是不是問題,是的,是問題,我們建立起發佈流程和自動化的打包發佈機制,產品發佈前必須經過自動化的集成測試,這算不算是做事呢,是的,是做事。

所以,PM是什麼?PM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人。在一個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中,PM就成長了,因爲問題總是類似,對研發部門來說,需求、開發、測試、運維就是這些事,對溝通協調來說,小組、中心、部門、跨部門溝通就是這些事,對產品形態來說,客戶端、前端、後端、搜索、廣告、app就是這些事。當碰到一個棘手的問題時,應該對自己說,嗯,成長的機會又來了,並且,越是讓自己痛苦的問題,事後一定是收穫最大的問題。當有一天,你來到一個新部門,所有的問題都是那麼的類似,自己都曾經解決過或知道解決方法,那麼,恭喜,你就成長了。

我自己想要什麼?我想要的正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在一個一個實際解決問題中積累的經驗和思考,當對大多數問題你都能遊刃有餘的時候,這時缺少的就只是一個機會了。

回到士兵突擊。

這一切,成才都熬過來了,一個人,從最初就有自己堅定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爲着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做到的事情不斷地捨棄和放開,這纔有可能成功。我討厭成功這個詞,我更願意用成才最後享受到的一句話:“你的路,比許三多還長。” 

想清楚自己要什麼,路,纔會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