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苦逼”的IT人系列4:關於voice out以及on the table

這裏還是講的如何升職,如果沒這個打算,或者真的是絕頂高人,就不用浪費時間了。

voice out的目的是讓別人對你有印象、知道你的想法,而on the table是指對自己及自己從事的工作要有發言權。

不管是在國企,歐美,還是日本公司,想要升職的話,這兩點都是基本要素,雖然叫法不太一樣。

中國人一般都比較含蓄,特別是面對職位比自己高的人的時候。
經常看到,開會的時候,上級問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大陸的同事一片沉默,只有歐美或者港澳臺的同事哇啦一片。
偶爾高層來訪,往往要一起吃頓飯,經常看到大陸的同事遠遠的躲在一個角落的桌上自娛自樂。

咱們可以外語不好,可以不想升官發財,但起碼要讓別人知道你做了哪些事情,你確實有自己的心得吧。如果想升職的話,至少要讓上級知道你的名字吧。
現在的社會是很公平的,既然想升職,就要面對競爭。要面對競爭,就要能發出自己的聲音,那就voice out吧。

默默無聞是升職的第一殺手,因爲這往往意味着缺乏基本的表達能力,沒有進取心。
記住,我們並不能總是期待自己的上級是伯樂式的存在,

其實,voice out只是最基本的,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說,還遠遠不夠。
要求稍微高一點的話,不僅僅要發出聲音,而且要能發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聲音。而這種能力需要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深刻的理解,平常經常性的思考和總結,沒有紮實的積累,是很難做到的。以後會專門講一下這個話題。

接下來說說on the table。
On the table的起源很形象。大公司經常各個部門開會,其中有些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所在的部門長期沒人蔘加這樣的會議,那這個部門就危險了。

所以on the table可以有很多潛臺詞,比如擠進核心決策層,能夠有決定權,可以給自己定價。。。。這完全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

比如,從個人角度來說,你的部門有什麼重要決定的話,部門老大會跟你討論一下,那恭喜你,你可以說on the table了。

這兩點只是拋磚引玉,關鍵是希望大家面對競爭能有一份競爭的心態,不要指望別人,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當有了主動的心態後,自然能體會到這兩點的精妙之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