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鵬:讓信息科技滲入奧運會的每一個細胞

作者: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陳紹鵬  2007-12-12
    【IT168 專稿】我將從四個方面與大家分享聯想對科技奧運的思考和戰略部署。首先和大家交流一下聯想對科技奧運的理解。
 
    一、聯想對科技奧運的理解
 
    ①科技改變奧運會。在結緣奧運、服務奧運的過程中,聯想對科技奧運的理解日益深入。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日益改變着奧運。以材料科技爲例:人類撐杆跳高成績從3米30到6米14的歷史,伴隨着撐竿由木杆、竹杆,到金屬桿、玻璃纖維杆的變革;麥克爾約翰遜在跑道上屢創奇蹟,離不開那雙花費三年時間研發而成的金縷跑鞋;悉尼奧運會上索普一舉改寫世界泳壇格局,他身穿的“鯊魚皮”泳衣從此風靡泳壇……科技的創新,幫助運動員不斷突破人類體能極限。
  
    從記錄歷史瞬間的數字計分系統,到閃耀科幻色彩的水立方模幻牆體,再到08年奧運會即將啓用的歷史上首個奧運專用衛星……科技日益滲透到奧運的方方面面,已經成爲現代奧運會的重要支柱。
 
    ②信息技術決定成敗。1964年,東京奧運會將比賽結果存入計算機,信息科技第一次進入奧運會;1984年,大型信息系統在洛杉磯奧運會的應用,標誌着現代信息科技,大規模介入奧運會,由此大大提高了奧運會的管理效率和決策水平。1992年巴塞羅那,1996年亞特蘭大,互聯網技術的引進和應用,使奧運會信息得以同步傳送給全球觀衆,跨越式地推動了奧林匹克在全球的傳播。
  
    到了悉尼和雅典奧運會,信息科技已得到全面應用;從醫療、交通,到安保、監控,從動態人員管理,到無線通信和智能化系統,信息科技滲透到奧運會的每一個細胞中。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所言:“如果沒有信息技術的應用,奧運會就不可能成功舉行。”
 
    ③科技奧運將改變中國。縱觀奧運歷史,科技與奧運已經形影不離。對於承載中國百年夢想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科技更有着特殊的意義。科技奧運,是北京奧運會的三大舉辦理念之一;是以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濟實力和技術成果,支持奧運的成功舉辦,是我國科技水平和自主創新實力的體現。
  
    科技奧運的實施,不僅將促進我國體育科技與信息化發展;還將全面提升中國在產業創新,以及市政、交通、環保等方面的實力,促進科學的社會管理能力,培育公衆科技素養;最終通過推進科技奧運,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1 2 3 4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郝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