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哲學中悟出的CIO最佳狀態

作者:張金革  2007-12-1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init_Nav();</script>
    【IT168專稿】認識幾位CIO,他們無論是在公司供職,還是在政府部門高就,總有一種感覺,就是日子過得不太爽。與IT168的一位編輯談起這個事情,編輯說,這大抵已經成爲一種常態,大多數的CIO的處境比較複雜。
   
    處境複雜,是不是也與心境有關呢?以我管見,處境複雜,包括心境複雜,尤其需要有個好的心境。
 
    近來,有機會讀莊子《達生》篇,知道這麼一個故事。
 
    魯國有個木匠叫梓慶,接了個不好乾的活兒──爲朝廷製作掛鐘鼓架子兩側的柱子。這個柱子非同一般,要求相當苛刻。這個木匠也不尋常,經他之手,柱子以猛獸雕飾,“見者驚爲鬼神”,用現在的話兒說,就是鬼斧神工、如有神助。
 
    梓慶的不俗表現,驚動了上層。魯侯親自召見,詢問個中奧祕。梓慶回道:“我準備做這個柱子的時候,不敢損耗自己絲毫的力氣,而要用心去齋戒。齋戒的目的,是爲了靜心。”
 
    齋戒到第三天的時候,他就可以忘記“慶賞爵祿”了。齋戒到第五天的時候,他就可以忘記“非譽巧拙”了,也就是說,大家說他做得好也罷,做得不好也罷,他都已經不在乎了,也就是忘記名聲了。到第七天,達到忘我之境。他就可以忘記是在爲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爲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了雜念,就做不好了。這時,他就進山了。靜下心來,尋找他要的木材,觀察樹木的質地,看到形態合適的,彷彿一個成型的架子就在眼前。他就把這個最合適的木材砍回來,順手一加工,它就成爲現在的樣子了。
 
    這個木匠真是了得!他不僅深得木工精髓,而且參透了做人做事的奧祕:他齋戒七天,其實是穿越了做人做事的三個階段:忘記利益,不再想着用他的事情,去博取一個世間的大利;忘記名譽,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譭譽對他有多重要;忘記自己,人其實只有達到忘我之境,纔可以做到最好。老子講的“赤子之心”,不正是這種人生境界嗎?
 
    莊子像一位仁慈、智慧的老者,在教導我們做人做事的時候,是那樣的耐心、細緻而且周到。他告訴我們,人生在世,無論是謀事,還是做人,都要講究心靈的修養和自我的寧靜,提倡一種人格,提倡一種心靈的超越。
 
    在《齊物論》中,老子又爲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則寓言。宋國的國君要找人給他畫像,很多畫匠都趕來了,畢恭畢敬地立在邊上,開始準備筆墨。後來,又來了一個畫匠,大搖大擺地去見國君,他看到很多人在外面等候,也不理會大家,重新回到了自己住的旅館。國君感到很奇怪,這個人怎麼那麼不恭敬,怎麼那麼無所謂?他派一個人去查看,只見那個人在旅館裏面,解開了衣服,盤腿而坐。宋元君知道後,認爲這個人是真正可以爲自己畫好像的人,就用了他。
 
    宋元君無疑是有眼界的,他能夠慧眼識珠。如果換了別的國君,也許早就差人殺了那位畫匠。那位畫匠,與前面介紹的木匠如出一轍。因爲心性高遠,以至虛靜,纔可能進入畫的意境。世人皆知,伴君如伴虎,你畫得不像,他當然不喜歡,如果畫得太像了,有的國君長得又不怎麼樣,他也會不高興。所以,大部分的畫匠都是捏着一把汗。更何況,有不少人,甚至連看一眼國君的膽量都沒有,更別提畫像了。
 
    在莊子看來,這些人患得患失,就是不虛靜,越是不虛靜,就越是不能進入狀態,這樣的人是畫不好的。後來的那位畫匠無所謂,他既不患得患失,也沒有把國君太當回事,反而能逍遙遊,所以能幹成事。古代的藝術創作,大抵也是很講究虛靜的,近代以來的大家,如齊白石、劉海粟,他們的畫論,許多都是從老子和莊子的思想傳承而來。
 
    CIO的工作與莊子筆下那個木匠與畫匠頗多相似。無論是CIO接的活兒,還是自己主動攬的事兒,大抵都是“上邊”交待下來,或是與領導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不僅如此,它還往往關係到方方面面的利益。CIO往往處於矛盾漩渦之中,稍有不慎,或者稍一走神,就會出岔子,甚至“惹火上身”。更何況,許多單位的信息化工作剛剛起步,新老問題相互糾纏,CIO的活兒本身就有複雜的一面。
 
    怎樣調處矛盾,謀求生存,進而發展?我們不妨借鑑那位聰明的畫匠與木匠的做法。少一些患得患失,多幾分虛靜,這樣,纔有望“進入狀態”。具體講,就是多想組織和團隊的整體利益,少謀取一已私利;忘記名譽,或者將名譽後置,對領導和周圍人士的是非譭譽看得淡一些,力爭做到寵辱不驚;最好能夠達到忘記自己、忘我工作的狀態。人的最大的煩惱是把眼光侷限於自我,如果將眼光投向他人,投向工作和事業,有些煩惱自然而然地,也就化解了。這也許就是CIO的最佳狀態吧。
1
【內容導航】
第1頁: 第1頁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王亞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