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集中 軟件集成” 用SOA告別“蜘蛛網”

    【IT168專稿】作爲一個省級的電力公司,江蘇電力是標準的國有技術性行業的企業,企業業務的最大特點就是資產佔有量大,作業分佈地域性。如何通過信息化系統,讓企業管理隨着國有企業的管理崛起?

    回頭以往十年的信息化建設,江蘇電力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把信息化當做很熱門的話題來從事這項工作;第二個階段是確實把信息化的建設當成一個企業管理創新和企業科技創新的項目和手段來抓。第三個階段是到了“十一五”末期,領導發現,信息化建設還不能僅僅當做創新課題來抓,而是企業管理和信息化技術結合的過程。

硬件集中,軟件集成

    “十一五”末期,江蘇在信息化的建設,在全國國有企業當中還是比較領先的,我們在作業環境,類似於辦公系統、財務系統、營銷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等,基本上都已經建好了。分析一下這些系統,每一個都是獨立的業務解決方案和獨立的業務應用。系統與系統之間還存在着功能的重疊,系統相互之間完全獨立。這些“孤島”在現在的環境下,怎麼樣才能提升到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高度上,來真正的支撐企業的信息管理,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課題。

    從技術的本身來看,這十幾年IT系統發展非常的迅速,每個系統開放的年代和技術標準不一樣,以及軟件結構不同的解決方案當中存在很大的差異,造成了歷史沿革下來的信息。怎麼樣才能在這個基礎上構建一個企業級的應用,或者辦一個企業級的應用構架,來實現企業級的應用?

    那個時候電力公司領導提出的“硬件集中,軟件集成”八個字,而SOA技術的發展,也給我們思考企業級信息化任務的時候,能夠把這些事情有一個好的開端。

    從企業級信息化的任務,從電力企業,國有企業來講,最根本要解決的幾個管理的要求,第一個就是投資與建設。我們一年的一個省級公司一年的資金投入量是220億,220億當中的75%是在投資,也就是說我們的設施建設。因爲我們的這幾年的業務發展速度很快,設施建設本身一年需要花75%的話,就是170—180億的資金花在這個上面,如何把180億的資金按照我們國家的管理辦法把他管出來這本身就是大課題,我們國有企業是條塊分割的管理方式,在這個管理方式當中,既要符合這樣的條塊管理方式,條塊管理方式的效率很高,很要提高整個的公司在這個條塊管理當中能夠管理出來,在我們省市縣管理出來。

    第二個事情企業真正運行成本管理出來,就是商品的特點電量和電價的管理,尤其是電價的管理。最近大家都聽到了五大發電集團要調整電價了,煤電要聯動,整個國家的電價管理,有不同的體系。我們企業做這一塊管理,怎麼和國家的調控結合起來?我們儘管有財務系統,如何跟我們的項目,跟我們的成本,跟我們的客戶管理,結成起來?這是電網公司一個企業特色的網省管理,整個的電網在銷售這個產品的時候,依然是有損耗,怎麼把損耗降低?此外,還有傳統管理當中的設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如果能夠把設備管理、現場作業的檢修管理、客戶管理、機件的現場管理,以及這些工作當中的信息量相互互通,串起來,才能構成整個企業信息化建設整個的水平或者是成效。信息化建設的衡量標準和需要完成的任務,主要是集中在這裏。

1 2 3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王亞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