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團】停一停,聽一聽,再度邂逅 Camera360

原文地址:http://bbs.dgtl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2684#v-footer



對於 Camera 360 ,它給我的印象很複雜,說不清好壞,也說不出特點..... 以前第一次安裝它的原因大概是對它的“多功能”有好感,能滿足我的貪心。不過上手不久就發現它頗臃腫,不想用,但又不捨得卸載,總感覺“把這麼多功能的應用卸載掉有點可惜”,接着就把它擺在那,動也不動。

直到 HelloCamera在iOS上推出後,我纔對Camera 360改觀 -- 原來Camera 360也可以這麼流暢這麼清新!粘手的轉盤,實時的濾鏡預覽,實時的相框,流暢的操作 和清新的界面!在心中,我不禁大喊--“這纔是Camera 360要有的樣子呀!”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當我用完酷酷的HelloCamera後,再回過頭來看Android版的Camera 360,那種失望簡直“講不出聲”,難以用筆墨來形容。那種失落感讓我再也無法直視Android 版的Camera 360。

然後我再接着看了Camera 360 WP版本的界面,又讓我吃了一驚,“這是Camera 360 的界面麼!?”。這個WP版擁有HelloCamera的優良基因,而且在界面上變得更加漂亮了。而這也讓我非常疑惑,爲什麼Android 版遲遲都沒有跟進,依舊還停留在舊的界面和操作呢?

到了最近,Camera 360又有更新,這次增加了“留聲相片”功能,不過界面依舊沒大改變。但我仍決定再體驗一把,嘗一嚐鮮,看看它能否重新打動我。



圖標


我一直覺得Camera 360的圖標非常奇葩,非常有喜感。



這個陰陽的頭頂讓我想起了太極的圖案。



整體來看讓我聯想起 Oblivion 裏的球形機器人。



中間大大的鏡頭,加上圓圓的身體,也讓我聯想到Portal 裏面的機器人。



Portal 是神作,十分考腦經的一個遊戲。



這是Portal 2一開始的一幕,這個球型機器人和Camera 360有點神似吧。



球型機器人飄到太空的一幕。



不屑的眼神。



然後Camera 360的大眼特徵也讓我想到怪獸公司裏的Mike.......



好了,接下來就進入正題。







應用名稱:Camera 360
應用廠商:品果
應用平臺:Android 

應用價格:免費
下載地址:
直接下載



初始界面


這是初始的畫面,記憶中好像有淡淡的背景音樂,給我的第一影響非常不錯。第一印象好,大概會使用家在接下來的使用中更包容應用的不足。

         

         

         



多種拍攝模式


模式選擇的背景是磨砂玻璃,可以看到取景框。一共有8種模式,連拍功能暫時沒有。

         

磨砂的效果讓界面多了一點質感。由於字體和圖標都非常顯眼,所以磨砂對使用的干擾很少。

        

在“特效”模式裏可以找到各種特效濾鏡和情境相機。所有特效濾鏡都是非實時預覽的。“特效”模式的用法是用家先選擇濾鏡的類別,然後再拍照,拍完後它就會自動跳到所選濾鏡的頁面,然後再進行處理。如果選擇快速拍照就是拍素的照片,拍完後不進濾鏡頁,繼續停留在取景框,讓用家在日後進相冊裏再慢慢處理。

         

以上是趣味模式和移軸模式。使用過後發現,移軸和趣味類的濾鏡只能在拍攝模式裏時選擇,在後期處理的濾鏡頁裏找不到。換言之相冊裏的照片不能在後期加上“趣味”類的濾鏡,也不能後加移軸的效果。而其他在特效模式裏的濾鏡是可以在後期處理的濾鏡頁裏找到的,唯獨移軸模式和趣味模式的濾鏡沒有,這是一個頗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設定。



留聲相機 


留聲相機是這次更新的重點,也讓Camera 360 又多了一個板斧,並藉此組成了“八大模式”,非常全面。或許Camera 360 圓圓的標誌就是預示着它要達致面面俱圓的目標?360則是代表它要達致360度全方位覆蓋的境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轉盤”的操作模式似乎更適合Android 版Camera 360,因爲轉盤是360度旋轉的......

         

留聲相片的右下角有音符,便於和普通相片區分開來。

         

以上gif演示。打開留聲照片後會自動播放錄製的聲音,右下角的音符也會閃爍。

         

以上gif演示。拍攝留聲照片時左下角也有動畫提示。


以上是透過Camera360把留聲照片分享到微博的樣子,需要點擊留聲照片的網址,跳轉到Camera360的頁面才能聽到聲音。


點擊留聲相片的網址後就會跳轉到這個頁面,此時照片的聲音會自動播放。這個“點擊網址後跳轉到新頁面”的動作令整個瀏覽留聲照片的過程不連貫。或許廠商可以考慮跟新浪微博合作一下,讓留聲照片能在微博原地播放,改善體驗。不然這種斷斷續續的體驗,有可能影響到用家分享有聲照片的意欲,也會給觀看者一個麻煩、繁冗的印象。


以上是gif演示。這是留聲照片在Camera360頁面的播放效果,可以看見左上角的圖標在閃爍。


說起有聲照片,怎能不提啪啪。相比Camera 360, 啪啪有自己的社區。啪啪本身也是平臺,而Camera360則是作爲用戶的工具,是單一的存在。就像Instagram和Camera360之間的區別,Instagram本身是平臺,而Camera360則是作爲用戶的工具,沒有自身的平臺。


另一個不可不提的就是Galaxy S4,有聲拍攝也是它的宣傳賣點之一。所以Camera360所做的,其實是讓所有Android 用家都能享受到有聲拍攝這個功能,也算是一大“善舉”吧。而Carmera360 這個不讓S4專美的功能,對那些對三星無感的人來說,更可能是一件值得鼓掌的事呢。



拼圖


拼圖功能也是有的,有純粹的圖片拼接,也有多樣的模板拼圖。

         



分享


Camera360的分享功能非常全面,可以連接多種社交賬戶,直接分享到不同的社交網站。另外也可以發送到其他應用。在分享前又可以爲照片挑個主題模板,爲照片添加一點文藝氣息。

        

分享前爲照片加上一個漂亮的主題模板。

        

可以把照片發送到不同的應用,或綁定不同的賬號,直接分享到社交網站。

        

        

一共有15圖片主題。說到圖片的主題模板,不可不提的當然是Instaplace和Instaweather,雖然Camera360的模板不夠他們多,不過也很夠用了。



雲相冊


對於一個沒有自己的分享平臺的相機應用來說,雲相冊功能增加自己的吸引力和用家的使用粘度,讓用家透過Camera360來備份照片,使用家有多一份安心和保障,有一個留戀Camera360、不卸載它的理由。同時Camera360也相對地有一個免死金牌,藉此避免被用家卸載。


在雲相冊的網頁裏找不到註冊按鈕,只有安裝Camera360才能享受到它的雲相冊服務。

       

必須在在應用裏註冊才能使用雲相冊。


註冊後就可以用雲相冊咯。



更多gif演示


         

左:超過90秒沒使用相機就會進入節能模式。 右:防抖模式開啓後,拍照時會出現提示。

         

左:時間泡泡的彈出演示,按住它再上下拉就可以快速定位到某個日期的相片,不過它的停留時間很短,很快就縮回去,所以要眼明手快才能按住它。右:拼圖演示。

         

左:在“特效”模式裏可以找到特效濾鏡頁和情境相機頁,需要通過拖動中間的按鈕來切換頁面。右:套用濾鏡後,可以通過按住圖片來即時查看濾鏡下的原照片,看看照片處理前後的區別。

         

左:相冊從下而上彈入彈出的效果。右:設置頁和相冊一樣,也是從下而上彈入彈出。

         

左:點擊取景框右下角的箭頭進入八大模式,然後就可以看見右上角的緞帶效果,點進去是應用推薦的頁面。右:選擇模式時的效果。



對Camera 360的建議


我覺得現在的Android 版 Camera360 主打的是傻瓜式濾鏡處理,但市面上的相片處理軟件已經很多,既然你既不是個特別出色的拍攝應用,又不是個特別出彩的處理應用,兩頭不到岸,那我何不用原生相機拍照,然後用Snapspeed或其他更出色的軟件處理,以獲得更穩定拍攝體驗,更多的濾鏡效果?



更何況現在很多廠商都比以前更注重拍照,注重相機的優化,所以相機應用的日子比以前難過了一些,因爲他們的優化不一定比原廠好,甚至還要比比原廠差。而一些原廠相機獨佔的功能他們也未必有,例如HTC ONE 和 Galaxy S4的相機應用都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功能。另外濾鏡方面,現在也越來越多廠商內置在原廠相機裏,例如HTC有實時濾鏡功能,現在連iOS相機都內置了實時濾鏡功能,這也令一些相片處理軟件的境況更加艱難。而Android的相冊也內置了一些基本的濾鏡和處理功能,所以現在基於相機的優化、穩定性、便捷性(不用再裝應用,因爲該有的原生相機都有)和一些原廠相機獨有功能,我相信第三方相機應用的份額正逐漸被原廠相機蠶食,被原廠相機奪回用戶,如果再不打出特色就只有邁向衰敗一路。



所以我認爲Android 版的Camera360迷失了,而iOS上的 HelloCamera 和 WP版 的 Camera360 纔是 Android 版 Camera360 該走的方向,以超級便捷又精緻的操作方式來作爲自己可傲的資本和強項,讓自己擁有一眼就能被人辨識的特徵,就像一輛在遠處望見都可以辨認出(是什麼品牌)的車一樣。



就像HelloCamera的轉盤式的操作那樣,那便捷無比操作,一轉就能找到想要的,再不用點點點,彈出彈入,再不用離開取景框。一切的操作都變得極爲連貫,一氣呵成。而轉盤的方式,似乎也很配合“360”的意思,也和圓圓的圖標很搭,也擁有極高的辨識度,所以說這根本就是爲Camera 360而生的操作方式!



而WP版的Camera 360也是這種操作方式,搭上WP的極簡風格更見驚豔。



至於實時濾鏡,也是將來Android 版Camera 360必須加入的功能。沒有實時濾鏡的Camera360,操作極其不連貫,斷斷續續。在點進特效模式後,就會進到濾鏡頁,這個頁面把整個取景框都遮住了。選擇完濾鏡後,回到取景框拍照,拍完照之後又跳到濾鏡頁面再細選濾鏡,最後才完成一張照片。整個過程跳來跳去,好不連貫。


而這也是用戶感受的問題。當用家使用特效模式,在選擇了濾鏡之後,再跳回取景框時,我是預期能即時在取景框看到效果的,但結果我什麼濾鏡效果都看不到--“剛纔我明明選擇了濾鏡啦,爲什麼我現在不能看到效果,是出了什麼問題了嗎?”  “既然在選擇濾鏡後不能即時看到效果,那爲什麼要我在一開始就選濾鏡?” 不能即選即看,選擇濾鏡後,取景框和想象中的樣子有落差,這就造成了失落感,這樣的體驗是不友好的。所以WP版 Camera 360的標語寫的很好--所見即是所得,這纔是我想要的。



在界面上,HelloCamera 和 WP版 Camera 360的界面都有極高的辨識度,轉盤一眼就能認出,右邊的WP版界面更是極爲清爽。而轉盤在不轉的時候是半隱藏的,在轉的時候才顯示出來,所以平時界面的底部就只會顯示三個鍵(相冊,拍照,相框),整個畫面隨之變得更加簡潔,更加友好。

        


在後期處理的濾鏡方面,我希望Camera 360加入只能在“八大模式”裏選擇使用的那兩類濾鏡,一是趣味類濾鏡,二是移軸效果,因爲在後期處理的濾鏡庫裏是找不到這兩種濾鏡的。若能把這兩種濾鏡都加上,那後期處理的玩味必會進一步提高,整個後期濾鏡庫也能得以完善。另外,相冊也缺失了基本的裁剪功能。如果能把裁剪功能也加上的話,那就比較完美了。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每當我想看Camera 360的相冊的時候,我就要點進應用裏,再點取景框左下角的圖片略縮圖才能進到相冊,非常繁冗。希望開發團隊能提供一個“在桌面創建Camera 360相冊圖標(快捷方式)”的選項,讓翻開相冊更便捷易用一些。

        


如果Camera360能支援點擊測光,那就更完美了!哈哈



如果Camera360不打算改Android版的界面,那也可以用iOS版的做法,推出一個HelloCamera Android版測測水溫。其實不同平臺(iOS、WP和Android)的Camera360的體驗和使用感受的差別這麼大,會讓人有一個多疑的人更多疑 -- ”Camera360是不是對不同平臺的用家存在差別對待?”,讓他們有遭受差別對待的感覺。所以Camera360應當統一不同平臺的使用體驗,讓不同平臺的用家都能夠有一樣棒的使用感受,這樣才能給用家一個更鮮明正面的印象。不過這次Android版能最先獲得留聲相機,我覺得Camera360還是比較有誠意的。希望Camera360繼續加油,繼續改善用戶體驗,越變越好。




樣張時間


大部分樣張上都有標註使用的濾鏡:(濾鏡類別)--(濾鏡名稱)

效果增強--自動增強


效果增強--自動增強+HDR--輕柔


效果增強--自動增強+HDR--輕柔+Lomo--楓葉


HDR--絢麗


HDR--絢麗+HDR--輕柔


HDR--絢麗+HDR--輕柔+Lomo--楓葉


效果增強--室內


效果增強--室內+HDR--輕柔


效果增強--室內+HDR--輕柔+Lomo--暖秋


日系--溫暖


日系--溫暖+Lomo--楓葉


效果增強--平衡


效果增強--平衡+HDR--輕柔


效果增強--平衡+HDR--輕柔+Lomo--暖秋


Lomo--暖秋


Lomo--暖秋


Lomo--電影


情境相機


自動增強--溫暖


效果增強--自動增強


趣味--香橙


手繪--那些年


Lomo--暖秋


效果增強--自動增強


Lomo--暖秋


效果增強--平衡


效果增強--溫暖


無濾鏡


無濾鏡


無濾鏡


無濾鏡


Lomo--暖秋


Lomo--楓葉


Lomo--淺回憶


HDR--經典


無濾鏡


無濾鏡


Lomo--寒


Lomo--淺回憶


Lomo--淺回憶


效果增強--自動增強



全部照片都經過縮小尺寸處理。有少量照片由原廠相機拍攝,再經Camera360處理。





以上內容純屬Carson Cheung個人淺析,不代表數字尾巴立場。

謝謝閱讀。


jayqxz 昨天 10:23沙發

這篇文章寫的太用心了,謝謝分享!

引用
_瘋子Ng 昨天 10:34板凳

一直想找個安卓上優秀的拍照軟件。。

引用
GoldenLamb 昨天 10:46地板

360各種功能都還算是比較強大,就是我在note2上用的時候,發現對焦不是特別好,不能自動對焦,經常需要手指點一下屏幕確認對焦位置,不能像自帶的相機那樣,移動位置了後,馬上自動對焦

引用
結果未予顯示 昨天 10:515#

我還是停在臃腫的概念上

引用
Adam__Lilith 昨天 11:316#

說實話覺得360太繁雜了...覺得KITCAM配合SNAPSEED就無敵了...

引用
解星寒 昨天 11:517#

本來感覺還不錯,然後發現坑爹的不能手動選擇對焦點,只對屏幕中心對焦,那還有啥用,直接卸載

引用
陳湧東是神經病 昨天 11:578#

很用心的文,超詳細讓我們瞭解到camera360
我現在用的是普通版本的iOS上的camera360,裏面有一個雙重曝光,讓我很喜歡
不過我更希望能有一天有多重曝光,那就好好了!
最後感謝樓主分享

引用
xia200433 昨天 12:329#

設備MX2   好像新版有個BUG   前置拍完之後   是顛倒的    LZ遇到沒?

引用
sun88124 昨天 12:4110#

很細緻的體驗文,樓主費心了

引用
HH兔 昨天 13:5111#

其實WP8的360更強大

引用
莓-煩-惱 昨天 14:0612#

xia200433: 設備MX2   好像新版有個BUG   前置拍完之後   是顛倒的    LZ遇到沒?


這個 我女朋友的MX2就是這樣子的。。。。憂傷。。。有解決方法不?

引用
paopao8080 昨天 14:1013#

個人覺得還有導入功能也挺好,能查看照片參數。

引用
黃先僧狠蛋定 昨天 14:2114#

其實我更喜歡自帶相機拍出來然後再ps,不喜歡拍個照之前設置一堆,麻煩的慌··

引用
亂舞春秋 昨天 17:5315#

Adam__Lilith: 說實話覺得360太繁雜了...覺得KITCAM配合SNAPSEED就無敵了...


同感啊親!!

引用
futeng24 昨天 18:4716#

感覺越複雜越不知道怎麼用,也是手機上一直裝着卻幾乎沒去用過

引用
綠谷閒人 昨天 20:4317#

樓主不進這家公司,可惜了

引用
陳小醇的世界 昨天 21:4418#

原來這麼強大。。。果斷下了

引用
andywwj 昨天 23:1919#

爲什麼這個軟件 在黑暗處閃光燈是用不了的  拍出來的根本沒有補上光

引用
平常心平常心 17 小時前20#

好用心的文,贊一個

胖大果子 12 小時前21#

LZ不是這個軟件公司的吧???

引用
連毛片片片片片 11 小時前22#

感覺這個app一直很用心,在wp8上是我見過做的最用心的一款app了

引用
carsoncheung 11 小時前23#

胖大果子 發表於 2013-6-20 05:13 
LZ不是這個軟件公司的吧???

不是。我是業餘的,是數字尾巴應用團成員,不隸屬任何公司... 這篇文章其實彈多過贊。

引用
哈里特特 7 小時前24#

球形機器人那個是什麼片子?

引用
kenny_js 6 小時前25#

已安裝,挺不錯的。請問裏面有水印相機(騰訊出品的那個)類似的功能嗎?或者是否有類似插件?

引用
andriy1989 4 小時前26#

用過wp版的,然後用android版本,不忍直視啊!

引用
版主 小啤 36 秒前27#

挺好的,手機攝像頭也很好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