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lyARM Tiny 4412開發板燒寫Linux系統步驟

1、製作用於安裝系統的SD卡

一般Tiny4412出廠時已經安裝好Android4.2.2系統,以後要重新燒寫系統,則需要SD卡來燒寫系統,無論是通過USB燒寫,還是SD卡脫機燒寫,都需要使用SD卡啓動開發板來進行。

製作用於安裝系統的SD卡的本質是:

將Tiny4412的Bootloader(Superboot4412.bin)燒寫到SD卡的第一個分區,這樣以後Tiny4412就可以通過SD卡啓動了,利用Superboot的SD卡脫機燒寫功能,將系統燒寫到eMMC,達到重新安裝系統的目的。

1.1、使用SD-Flasher工具燒寫Superboot到SD卡

本步驟將執行以下操作:

SD-Flasher.exe會對SD卡進行分區,第一個分區爲130M用於存放Superboot4412,剩下的空間格式化爲FRIENDLYARM分區,用於存放系統文件images。有些小於256M的SD卡是無法使用的,我們推薦使用至少4G的SD卡。

以下是詳細步驟,基於Windows7環境:

Step1:打開光盤\tools\目錄,解壓SD-Flasher-1327.7z得到SD-Flasher.exe燒寫軟件,啓動它,請注意,你需要通過管理員身份來打開該軟件才行,如圖


啓動SD-Flasher.exe軟件時,會彈出“Select your Machine...”對話框,請在其中選擇“Mini4412/Tiny4412”項:


點Next後將彈出SD-Flasher主界面,點擊一下Scan,將列出你的SD卡,選中它,然後點“ReLayout”對SD卡進行分割,注意,本操作會將SD卡內的數據清空然後重新分區。


分割完成後,再點一下“Scan”,你會看到Available已變爲可用狀態,表示已分割完成:


Step2:點按鈕找到所要燒寫的Superboot4412.bin(默認位於光盤images/目錄下,如光盤目錄已移動過,注意不要放在中文目錄下),如圖:


Step3:點“Fuse”,Superboot4412.bin就會被安全地燒寫到SD卡的無格式區中了,以後你再使用SD-Flasher製作SD卡時,無需再執行ReLayout操作,FAT32分區中的數據會得以保留。


Bootloader被寫入SD卡後是無法看到的,該如何檢測呢?

方法是把SD卡插到已連接串口的開發板上,並把開發板上S2開關設置爲“SDBOOT”模式,開機後,串口上有信息輸出,例如:


表示Bootloader已被寫入SD卡,如果串口沒有輸出,說明沒有燒寫成功。

以下幾種原因均有可能導致不行,並有解決方法:

1.使用了筆記本自帶的讀卡器,建議使用外接的usb讀卡器,注意,有的外接usb讀卡器也是不行的

2.使用了山寨的SD卡,請使用正品,最好是4G或以上的SDHC

3.使用了microSD+卡套,請使用普通的SD卡,因爲卡套的方式非常容易導致接觸不良

4.因接觸不良導致無法使用SD卡啓動的可能性比較大,建議多插拔幾次試試,這包括(1)核心板和底板的接觸,(2)SD卡座本身的接觸

1.2、注意事項

由於用戶一般都會使用SD卡來存放一些其它的數據,因此,基於此考慮,SD-Flasher軟件在Vista/Winows7中運行時,會把SD卡自動分割爲普通的FAT32格式區(自動命名卷標爲“FriendlyARM)和無格式區(佔130M)兩部分,燒寫軟件將會依據卷標名稱作爲標誌,把bootloader燒寫到無格式區,這樣就不會破壞普通FAT32格式區中的數據了。

實際上,Vista/Windows7系統本身的安全性很高,普通用戶是無法在Vista/Windows7系統上強制燒寫SD卡的,因此必須要先分割才能寫入。

另外,燒寫Superboot4412.bin請務止使用Windows7運行SD-Flasher來操作,如果使用Windows XP,可能會燒寫失敗導致無法通過SD卡啓動。

1.3、複製光盤的images目錄到SD卡上

如需要使用SD卡脫機燒寫系統功能,則可以將光盤上的images目錄整個拷貝到SD卡的根目錄下:

 

2、Linux環境下超級終端的配置(以minicom爲例介紹)

想要對嵌入式開發板進行開發和操作,都需要進行文件傳輸或者是控制,這時基本都是需要通過串口線或者是網線進行連接的,在Windows下是使用超級終端通過串口對開發板進行操作的,而在Linux下,最後最常見的串口調試工具就是minicom。minicom的安裝過程還是比較簡單的,對於操作過程也就是一個熟悉的過程,在其中的操作都是字符界面下的,只要知道熟悉,就能熟練運用了。

2.1、minicom的安裝

在終端中輸入sudoapt-get install minicom安裝。

2.2、minicom的配置

第一次啓動前,在終端中輸入sudo minicom -s,對minicom進行第一次的配置。在彈出的對話框內,選擇Serial port setup一項,


然後按下a鍵,修改爲/dev/ttyUSB0,就是選擇了UART0,然後按下回車;再按e,修改爲115200 8N1,設置傳輸的比特率等設置,然後按下回車;再按f,把Hardware Flow Control修改爲No,然後按下回車。再在剛纔的主菜單中選擇Save setup as dfl,保存爲默認配置,最後選擇Exit from minicom,退出配置菜單。


或者選擇Exit直接進入minicom:


3、使用SD卡脫機燒寫Linux系統

注:此步驟假設你的SD已經燒寫了Superboot4412.bin,並且從光盤中拷貝了相應的燒寫文件到SD卡上,拷貝方法是將光盤中整個images目錄拷貝到SD卡的根目錄下。

3.1、修改燒寫配置信息文件

把SD卡插入電腦,雙擊打開”images\FriendlyARM.ini”文件,將FriendlyARM.ini的內容修改成如下內容(默認已經如此):

#This linecannot be removed. by FriendlyARM(www.arm9.net)

CheckOneButton=No

Action = Install

OS = Linux

LowFormat = No

VerifyNandWrite= No

LCD-Mode = No

CheckCRC32=No

StatusType =Beeper | LED

###################Linux ####################

Linux-BootLoader= Superboot4412.bin

Linux-Kernel =Linux/zImage

Linux-CommandLine= root=/dev/mmcblk0p1 rootfstype=ext4 console=ttySAC0,115200 init=/linuxrcctp=2

Linux-RamDisk =Linux/ramdisk-u.img

Linux-RootFs-InstallImage= Linux/rootfs_qtopia_qt4.img

注意,使用Tiny4412SDK 1308底板的用戶,Android-CommandLine上還要加上uhost0=y,在使用Tiny4412SDK 1306底板的用戶則無需指定。

使用電阻屏的用戶,需要在Linux-CommandLine上,設置ctp=0及skipcali=n。

底板的版本在這裏查看:


3.2、檢查燒寫文件是否齊全

檢查SD上至少存在如下文件,如果沒有,從光盤中拷貝到SD卡(將光盤的images目錄整個目錄拷到SD卡的根目錄即可):


3.3、SD卡脫機燒寫

取出SD卡插到開發板的SD插槽上,參照下圖把開發板串口線和電源線接好,將S2開關切換至SD卡啓動,

然後上電開機,開始燒寫系統時,LCD和串口終端會有進度顯示。

燒寫系統過程中,開發板“滴”一聲,表示開始燒寫系統,當發出兩聲“滴”,此時系統已經燒寫完畢。在minicom中可以看到如下log信息,顯示OS‘LINUX’ Installed:


4、燒寫完重啓進入系統

系統燒寫完成後,參照下圖把開發板S2開關設置爲“Nand”啓動,然後重新開機即可啓動新的Linux系統了。


此時可以在minicom中看到如下信息,表示系統燒寫成功:


通過ls命令可以順利進入系統的文件根目錄:


接下來就可以進行其他操作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