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富翁入門指南3(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在理財生活中的應用 拿吃餅來說,當我們很餓的時候,吃第一個燒餅帶來的收益與幸福感最高。好似 久旱逢雨,雪中送炭。 吃第二個燒餅時,肚子已經不像前面那麼餓了,同樣的燒餅帶來的收益與幸福感開始降低。
  當我們吃到第七個燒餅時,已經撐的不行了,燒餅已經不能再帶來收益與幸福,產生的是苦痛與厭惡。
  如果把滿意度按10分來評估,那麼當吃第一個燒餅獲得的滿意度是9,第二個燒餅可能就是8,依次類推,吃得燒餅越多,獲得的滿意度可能就越來越低。但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總滿意度增加幅度越來越小,最後會成爲負數。
  同樣的燒餅帶來的 幸福感 與 收益 不同,消費者在逐次增加一個單位消費品的時候,帶來的單位效用是逐漸遞減的。
  這個理論可以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們明白,所有的事兒都講究“度”,並不都是多多益善。
  愛情的邊際效應是遞減的。青少年時期,我們就像走在乾涸的沙漠,極度需要愛滋潤。當遇到第一杯水時,那種幸福是難以忘懷的。所以,所有人對初戀都記憶深刻。而後,隨着時間的推移,交往數量的增加,對戀愛的熱情會直線下降。
  所謂婚姻的五年之癢也好,七年之痛也是同理。成年累月和同樣的人做同樣的事兒……帶一隻手錶看時間,效率高,如果帶着2塊手錶,反而產生了混亂,該以哪個表是準確的呢?擁有一部手機時,產生的收益最高,如果踹着5部手機上街呢?可能會被警察詢問。
  效用總是和稀缺聯繫在一起的。同樣一杯水,在沙漠中意味着生命,而在江河中卻微不足道。同樣1000元錢,對於貧困山區孩子,是3個月的生活費,而對 煤老闆 來說,恐怕不過是一頓飯。就消費而言,人們重複消費的越多,每增加一份投入,所能得到的滿足感越少。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原理。在日常家庭開支中,如果能有意識地運用“邊際原理”,將有助於我們節省大筆的資金。   大多數人不計算,僅憑心理感受,錢財亂花,結果造成支出浪費。本來100元可以吃一頓飯,結果吃了300元,還造成了血壓上升,胃疼腹脹;本來10萬元買車就行,結果攀比買了16萬的車(其實4個輪子差的不多,都是中檔貨色)。  從邊際原理中可以看出,亂消費不僅沒有實用價值,而且可能起負作用。有的家庭孩子本無心學習彈鋼琴,當家長的自己不懂卻硬要花幾萬買一架,結果成了昂貴的、毫無意義的擺設。商品買回家不經常用就意味着浪費,因此,不能衝動地因爲流行、降價而買回目前並不需要用的商品,正所謂“有錢不買半年閒”。 前面說的,杯米養恩人 鬥米養仇人也是這個意思,如果給予的太多,反而會產生壞的結果。
  一味的做老好人,不一定有好的結果。
  家長溺愛孩子,孩子長大後自私,以自我爲中心,做事不考慮他人。也不會對父母心存感激,也是屬於這樣的例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