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我的夢

我的大學我的夢

許昌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09級應本一班 董宇鵬

第一次聽到“大學”這個名字是在小學,偶爾有飛機從頭頂飛過,操場上的一些小朋友就會對着飛機大聲喊“飛機,飛機,等等我。我去北京考大學!”

從小學到初中,我對大學的瞭解都只限於名字罷了。進了高中,老師偶爾會講一些關於大學的事,覺得大學挺有趣的。面臨高考,我知道了:大學和高中一樣,需要考試通過才能進入的,而且很多人想進或者想讓家裏的孩子進。經歷了一年“起得比雞還早,睡得比豬還晚”的艱苦歲月之後,我拿到了許昌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伴隨着家人的興奮和自己的憧憬,我反而覺得那個暑假有些漫長,心裏還有種錯覺:上了大學之後,我就會得到很多很多東西。

兩個月後,帶着好奇與興奮,我走進了夢想中的大學,我對它的認識又進了一步:大!——竟然是我高中校園的五六倍!我開始了我的大學之旅。但是之後,我就有些失望了:校園太大了,跑來跑去的,太累人了;竟然一開學就軍訓,真搞不懂爲什麼,難道這是對我們身體素質的全面考察;同學之間的交流很少,在這個人口密度很大的地方反而有些寂寞;課堂上,氣氛常常是悶得要死,一些老師的授課風格天馬行空、抽象還夾帶一些意識流和小錯誤。害得我老是在付過帳的課堂上睡覺,還惹得一些老師不高興。

我學的是計算機,學校教的東西大多比較古老,加上週圍的學習氛圍不強,我對課堂不太感興趣。大一的時候還好,考試都過了,而且我自認爲C語言學得挺不錯的。可是到大二就不行了(說明一點我大二留級了,因爲掛科太多了),大二的課開始難起來了,如果想學得精通的話,不花大力氣是不行了的。可是情況卻不容樂觀:我對課堂不感興趣;我的學習動力不強(僅僅是靠興趣);周圍同學的大多在玩遊戲。所以,後來我也開始玩遊戲了,第一個玩的遊戲是“永恆之塔”,這個遊戲——一個字,cool!遊戲是三維的,畫面相當華麗。可是遊戲是收費,剛註冊的賬號只有8個小時的免費時間,由於不捨得鈔票,所以後來只好不玩了。之後還玩過一段時間DNF,一個二維的畫面相對比較粗糙的遊戲,優點是免費的。可是到了後來升級越來越難,遊戲操作也比較單調,所以後來也不玩了。這期間,我學會了逃課,因此大二上學期考試過了三科,後來補考過了一科。下學期,雖然我不玩遊戲了,可是對學習仍不感興趣。有時候,坐在自習室看着書,腦子裏卻亂七八糟的想其他事,根本看不進去書。我開始覺得上大學不值了:我每年要用大概一萬塊錢,可是學到的東西少得可憐。到了該考試的時候,我也不想準備:老師平時上課的時候不講明白,考試前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給我們透題,考試卷還那麼難!學生平時老玩遊戲不好好學習,在考試前突擊一下,就想及格。我當時就一個想法:退學!我宿舍的同學勸我先把考試考過了再說——我哪兒還有心準備考試呀,我看見書都煩!

暑假回到家後,我把想法告訴了爸媽,他們沒有反對。回去之後我開始在附近找工作,可是找到的工作只是些體力活和一些關於計算機的簡單的工作,工資還低。找了幾天之後,我最終還是沒找到滿意的工作,只好在家裏閒着,偶爾別人缺人的時候,叫我充勞力,就是卸水果、搬家、幫裝修房子的人往樓上運沙、水泥、轉頭之類的。沒事在家的時候,我開始思考我的生活:大學之前,我只要學習老師讓學會的東西就行了,我的生活都被安排好了。現在權利交給了我,可是我並沒有安排我的生活,而是處在一個生活沒有規劃的狀態,學習的興趣很快就被亂七八糟的東西給沖淡了,甚至還期待着大學能給我帶來我想要的東西,這相當可笑,所以兩年下來我幾乎碌碌無爲。我得給自己規劃一下生活了,沒有目標的生活往往讓人疲憊又無爲。我該怎麼規劃我的生活呢?我想我不會想生活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下,所以我要努力使自己所在的生活環境更好。我對科技、藝術感興趣,所以我要將一大部分精力放到這上邊,學習理論並儘量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之前的“等,靠,要”的狀態是不行的,所以我要更具有主動能動性,因爲機會不是靠等的而是靠創造的,依靠大樹的凌霄花永遠是長不到大樹的高度的,要別人的東西往往是要付出代價的。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個有用的人,因爲這個世界需要的是能創造出價值的人。

所以,我回來了。這個大學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個不一樣的大學了,因爲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我了。不管周圍的同學是怎麼樣,還是老師的課講得怎麼樣,我都會努力學習,因爲不管這個世界怎樣,我都會朝着我的目標前進。

2010.9.1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