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一下古代詩人的科學素養

        古今第一高樓是哪座?按理說當然是今天的迪拜塔了。然而傳說中並不是這樣,據說古巴比倫人要修一座通天塔,後來在上帝的干擾下沒有成功,但是修到了什麼程度,沒有確切的記載,也許能超過今天的最高。不要說這些沒有跟據的傳說,就是中國唐朝就有許多詩人都不以爲然。

        要論海拔高度,李白詩《夜宿山寺》中寫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手都可以摘到星星了,海拔高度可想而知。不過要以嚴謹的思維來評論這些描寫,純粹是信口胡說。山上的建築僅高百尺,而卻能摘星,那山體的高度,不說恆星吧,就說離地球最近的金星,也有4000多萬千米,地球上哪來這麼高的山峯?所以最牽強的說法只能是摘到闖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星。

        相比李白的瞎說,另一位唐代詩人王之渙相對來說要靠譜一些,不過也沒溜得很,他在《登鸛雀樓》一詩中寫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要是他說得屬實的話,鸛雀樓就是我們要找的古今第一高樓。爲何這麼說,讓我們細細算來:算算我們上了這一層樓後,能看到千里遠的地方,究竟我們上到了多高的地方。如下圖所示:


        圖中A點爲我們所在的鸛雀樓的樓上,B點是我們看到的千里遠的地方,也就是說AB是一條地球的切線。從樓下點C到B點是一段500千米長的弧線,O點是地球的球心,整個三角形AOB是一個直角三角形,那麼只要算出AO線段的長度再減去CO的長度就是樓的海拔高度。代入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經過計算,樓的海拔高度達到19千米!也就是說,即使是建在珠峯上,也要建10多千米之高。這絕對的古今第一高!

        這也就是古人的詩作,看在他們科學素養不是很高,我們也看得過去了,如果放在今天,比如說要讚美某某高樓,說:啊,高樓啊,你有萬米之高!豈不是笑掉大牙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