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什麼,讓你在朋友圈裏脫穎而出


朋友圈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可以說是一個市場,一場個人大秀,一個地標性美食節目,一本勵志手冊,一碗心靈雞湯……真是應了那句話,人人都是段子手,高手終歸在民間。



我相信很少有人發朋友圈不着急看回復的,就如同一個朋友說,姑娘發了自拍照的潛臺詞是什麼?別廢話,直接誇美豎大拇指就可以。是的,我們生活在朋友圈裏,雖然極不情願承認,但已經毋庸置疑。朋友圈經濟已然成爲商家追逐的亮點。



 爲什麼我們這麼喜歡朋友圈?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爲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一一對應不難看出,朋友圈幾乎全可以滿足。基本生活用品可以從其中找到購買信息,不必面對現實問題讓人們感覺很安全,可以頻繁地和不知道算不算是朋友的人們互動,別人點個贊說個好,尊重和自我實現感極度爆棚。現實生活裏找不到的感覺,朋友圈裏全能得到,有什麼理由不愛呢?

 


當然,也有人很理性地分析了其中的緣由和價值,比如美國研究互聯網經濟的著名作家克萊·舍基就說過,人類有消費(接受信息)、分享(傳播信息)、創造(提供新信息)的需求。如果把這些受過教育,有豐富的知識背景,同時有強烈的分享慾望的人的自由時間匯聚在一起,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換句話說,我們過去都把時間給了電影電視等傳統方式來消費,現在我們可以通過朋友圈等一批形式來分享和創造社會價值,而且分享和創造的價值遠遠大於單純消費的價值。

 


那麼怎麼才能讓自己在朋友圈裏脫穎而出呢?弗洛伊德把人分爲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打個比方來說,本我是一口沸騰着慾望的大鍋,不斷冒出享樂的泡泡,而自我則是看着這口鍋的廚子,有一定理性,讓這口鍋不要沸騰得太厲害,超我就是廚子腦中的社會規則和自我理想,指揮限制着他的一切行動。人更傾向於表現自己的自我和超我,把本我掩蓋起來。朋友圈也是一個社會,人們會看一些本能喜歡的東西,但是分享和點讚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符合自己超我要求的,感覺美好的、有內涵的、有價值的內容。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社會責任,朋友圈是一個大型的媒體,看的人大部分也都是自己認識的人,我們發出的內容意味着要對閱讀它的人負責。所以,無論是要表現自己的層次,還是想要提升自我,或是真的希望傳播一些有意義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多閱讀,多思考,把真正代表自己思維的內容傳播出去,那時自然會脫穎而出。

 

讀什麼,希望和大家一起在閱讀中傳播思想,用閱讀讓自己在朋友圈中脫穎而出,用閱讀爲自己點上32個贊!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您想讀什麼,請來讀什麼

請關注公衆帳號:dushenme_ap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